自3月23日起,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守安全、穩價格”專項監督管理行動,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零容忍”,從嚴、從快、從重查處食品安全違法、價格欺詐、哄抬物價等行為。截至5月15日,短短54天時間內,上海市累計查辦市場監管領域案件1121件,已移送公安部門19件。其中,價格類案件800件,食品安全類案件233件,價格、食品類案件數占比超過總案件數的90%。
本輪疫情防控以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對方艙醫院和隔離點集中供餐的采購、加工、分裝、供應各個環節、流程的食品安全監管;與衛生健康委、合作交流辦等部門協調溝通,
對重點供餐單位分類實行分級監管,對供應方艙醫院的盒飯企業還實施駐場監管;督促指導企業加強食品加工過程管理,繼續采取幫扶企業復工復產、支持擴大產能、支持征用集體食堂等措施,引導市場進一步提升供餐保障能力。
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會同商務委等部門,加強政府保供食品安全檢查,加快對居民反映的問題食品調查回應速度;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零容忍”。
截至5月15日,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查辦食品安全類違法案件233件。自4月23日進一步加強政府保供生活物資管理以來,已查處涉保供物資食品案件40件,其中生產經營禁止銷售食品案件16件、生產經營虛假標注生產日期食品案件3件、生產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案件2件。
3月23日以來,上海市場監管部門根據市場運行情況和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動態調整全市價格監管重點,持續關注主副食品等重要民生商品等價格監管,加碼線上線下執法力度,對菜場、商超、網絡平臺、社區團購等領域,綜合運用提醒告誡、政策指導、誠信自律、行政處罰等措施,做好與哄抬價格、價格欺詐、明碼標價等相關的價格法律法規解讀,讓老百姓感受到穩穩的“菜籃子”。
截至5月15日,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查辦價格類違法案件800件,其中哄抬價格類案件131件、價格欺詐類案件51件、價外加價類案件32件、未明碼標價或未按規定明碼標價類案件586件。
疫情防控期間,部分經營者利用社區團購模式,實施哄抬物價、價格欺詐、生產經營虛
假標注生產日期食品等違法行為。
5月2日,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舉報某團購哄抬蔬菜價格。涉事人員朱某、肖某自4月6日起,以65~68元/份的價格購進小份蔬菜包(每份5千克),以60~65元/份的價格購進大份蔬菜包(每份6.5千克),同時肖某自行種植的大份蔬菜包折算成本價為70元/份。之后,朱某、肖某以83元/份的價格銷售小份蔬菜包,以115~120元/份的價格銷售大份蔬菜包。至案發,朱某、肖某非法獲利12萬余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截至5月15日,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查辦社區團購領域的價格、食品違法案件124件。其中,價格類違法案件97件,違法主體以個體經營者、個人團長為主,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大幅抬高蔬菜價格、短斤缺兩,通過篡改拔高團購套餐快餐食品價格謊稱不加價來誤導居民購買;食品類違法案件27件,違法行為類型主要包括生產經營禁止銷售食品、未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義務、運輸條件不符合要求等。
上海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做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資供應,助力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來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