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與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當前,大部分教師都將研究重點放在生本理念與高中語文閱讀有機結合的問題上。為促進生本理念與語文閱讀有機結合,高中語文教師應根據當前教學狀況與學生的實際需求,以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有效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文章圍繞“生本理念與語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展開一系列探究活動,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了解析,并根據高中語文教學現狀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措施,力爭促進生本理念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融合。
關鍵詞:生本理念;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7-0066-04
為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師應合理運用生本教育理念,積極將生本理念有效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眾所周知,生本理念可以有效培養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然而,目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還面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與提升,而且也阻礙生本理念的有效落實與運用,所以,教師應對此問題給予高度的關注和重視,需采取必要措施促進生本理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最大化發揮生本教育理念的教育作用。
一、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面臨的問題
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還面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講解方面,一般運用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活動,將整合的知識直接以滿堂灌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非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想象力與判斷力,學生閱讀想象力與判斷力的發展嚴重受到制約與影響,并嚴重限制學生發展語文能力。與此同時,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也不符合目前的教學理念,背離現實生活,而且運用的教學模式不僅陳舊,還缺乏系統與科學性,降低了原本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勢,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當前的評價機制不利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環節中教師普遍沒有從整體上來綜合評價學生,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與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桿,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單純借助考試成績是無法綜合與整體地評價學生能力的,無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語文水平,也不利于后續語文的學習。所以,根據當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狀況,教師應積極融合語文閱讀教學和“生本理念”,保障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語文能力,也為學生提高語文能力提供有利的環境。
二、 基于生本理念下,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具體對策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之一是生本理念,生本理念也叫作生本教學或者生本教育理念。當前,生本理念已經運用于多個學校,也取得了可觀的效果,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下面將詳細解析如何借助“生本理念”來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一)在備課環節滲透生本理念
備課階段是教師進行語文教育工作的基礎階段,是是否能夠完成既定教學目標的先決條件。所以備課環節工作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后續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夠在課堂上發揮出教師教育工作的優勢。想要做到在備課環節滲透生本理念,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一方面,教師在接手一個班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的第一時間就要對班級現階段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除了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程度、文學素養等方面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家庭、社會背景等有所了解,這樣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將分組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教育過程當中去,采取異質分組的教學方式,同一個組的學生從本質上有差異性,但是組與組之間基本上不具備明顯的差異,組一般由四到六個人組成,分組之后引導學生承擔起每個人在組內的不同職責和義務,通過組內互幫互助,組間相互比拼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這種分組教學的模式不光能夠確保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還能保證學生的話語權和主人翁地位,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被調動了起來,實現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1. 探索式學習法
為更好地落實與貫徹生本理念,教師應積極運用探索式學習法,對學生閱讀能力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由此可知,探索式學習法非常適用于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可以帶著問題一邊探索一邊學習,可以逐句逐字的斟酌,然后整合、歸納與總結文章的主旨思想與主要內容,在此學習和探究過程中學生將可以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與掌握文章的本質,保障學生語文閱讀的質量與效果。比如,在開展高中語文《離騷》課程教學時,在閱讀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應根據課本內容為學生布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學生將帶著問題逐句逐字的斟酌文章,一邊閱讀一邊理解,教師還應指引學生自主解析并歸納文章的主旨思想,學生帶著問題經過探究總結出文章的主旨思想為愛國主義,文章中充分的體現了詩人的愛國主義,表達了詩人努力抵制黑暗勢力與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精神。
2. 小組討論式教學法
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式教學法運用到閱讀教學當中,如果一味地借助學生個人力量來研究文章是不夠的,還需要集體合作的力量,所以,小組探討式學習法非常適用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閱讀活動,教師應合理劃分討論小組,以此來探究與解決問題。小組討論式教學法可以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舉個例子,在學習《蜀道難》這節課時,因此篇文章屬于古風的形式,所以,在本節課程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式探究方式開展閱讀時,可以明確與細化小組內部組員的分工,閱讀的工作由小組第一個人負責,尋找注釋由第二個組員負責,翻譯工作指派第三個組員負責,而總結與歸納文章主旨思想的工作指派第四個組員負責。另外,在小組討論式教學法開展環節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引導的作用,為學生解析與了解文章中心思想提供一定的幫助。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
3. 話劇式教學法
教師還可以將話劇式教學法合理引入閱讀教學中,眾所周知,教師運用以往的教學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所以,為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應逐步優化自身的教學模式,善于發掘新穎的教學方法。高中語文閱讀的作品普遍都具備完整的故事情節、人物角色性格比較突出且情節生動,這種作品比較適用于話劇式教學方法,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合理引入話劇式教學法,將作品以話劇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非常有利于學生更加透徹的剖析作品主旨思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思考與探究的機會,保障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度和掌握度。當話劇表演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就文章展開討論,不僅可以增進師生溝通,還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文章的主旨,從而可以在落實生本理念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開展《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學時,因這篇作品屬于敘事題材,借助作品的敘事來表達社會問題,所以,在課后時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該作品表演為話劇,在話劇表演環節中學生將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非常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
(三)善于運用教學技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為推進生本理念和語文閱讀的有機結合,教師需借助多種教學技巧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積極性,具體做法如下:
1. 合理創建問題情境
為有效融合生本理念與閱讀教學,教師應在解析作品環節中積極構建問題情境,該教學方法有利于優化學生的學習習慣,其中包括提問、剖析和處理問題的習慣,以此來優化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技巧。比如,在開展《鴻門宴》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問題技巧來構建問題情境,此文中我們可以將哪個人物作為談論的素材?結合項羽的性格特征解析出不殺劉邦的根本原因?項羽最終未贏得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為沒有殺劉邦嗎?以此問題情境來引發學生思考,最大化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閱讀興趣。
2. 培養學生閱讀技巧
基于生本理念下,閱讀技巧和能力是教學的核心,應為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量與充分的閱讀解析機會。為此,從教師角度,教師應在整體上解析文章、整理文章內容與脈絡、解析文章結構、總結文章主旨內容與中心思想等,在充分了解與掌握文章的基礎上,教師運用合理的方式來指引學生開展閱讀,以培養與提升學生閱讀技巧為根本目的。與此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與主動性,最大化發揮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與作用。比如,在開展《蘭亭集序》課程教學時,學生不太容易能捋清文章脈絡與總結主旨思想,所以,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手段引入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為學生們播放蘭亭集序的有關短視頻,一邊播放此視頻一邊講解,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一個整體文章結構,隨后,教師再利用思維導圖法引導學生整理文章脈絡并解析文章概況,從而總結出文章的主旨內容。
3. 運用生活化教學法
教師應積極將生活教學內容有效引入閱讀課堂教學中,基于生本理念下,教學的基礎與中心是學生,擁有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處理現實生活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合理的生活化教學素材,將生活化教學內容作為學生討論的素材,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語文閱讀能力,這種語文生活理念的教學有利于推動閱讀教學和生本理念的充分結合。例如,在開展《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教學時,教師為幫助學生可以迅速理解作品的主旨思想并學會閱讀技巧,應為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學生遮蔽雙眼,讓學生從教室外走進班級,讓學生親身體驗沒有光明的感覺,讓學生可以親身感覺到失去光明的痛苦,體會到光明對人們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光明的迫切愿望,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加透徹與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文章的主旨內容與中心思想。
(四)結合閱讀教學內容開展延伸教學,讓學生主動閱讀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的教為主,基本上是由教師掌握著課堂的進程,學生的主要職責就是聽。這樣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作用,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是本末倒置,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當中,學生的“閱讀”權利,很容易就被剝奪了,這種做法很明顯就是與生本理論相背離的。想要做到閱讀課堂上堅持以生本理論為導向,那么就應該歸還學生的閱讀權利。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筆者建議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樹立自身正確的閱讀教學觀念,一切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當中,充分認識到,閱讀教學的根本是學生的閱讀,或者說是自主閱讀,并不是教,只有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教師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理解和感悟語文學科的真正內涵。
其次,教師應該為學生拓寬閱讀渠道,增加閱讀量,完善學生閱讀體系的深度和廣度。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是拓寬學生視野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大量的閱讀之后學生們可以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感悟到大量的外部信息,補充語文教材當中的不足,在閱讀過程中摸索出新的閱讀技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輔助,為學生推薦閱讀的素材,在引導當中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除了推薦之外教師的另外一個職責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發現問題,指出問題,幫助學生改進問題。做好連接學生課堂知識與課后拓展閱讀的紐帶,將兩部分知識內容有機鮮活地聯系在一起,為學生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閱讀體系,讓課外閱讀成為課內知識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除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之外,增加教師的閱讀量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大量的知識補充,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拓寬自身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當中為自己拓寬閱讀渠道,比如PC端閱讀、移動端閱讀、媒介閱讀、校內外網的閱讀等,爭取做到與學生共同進步,通過閱讀量的增大,更好的深挖教材內容,解決教材當中的痛點難點問題,為學生的高效閱讀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
簡單地舉個例子,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的學習當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相近內容的閱讀,然后比較兩者在表達上的差異,在思想情感上的異同。通過比較之后,學生們自然而然就能夠體會出每個詩人詞作風格的不同。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再通過網絡或者其他渠道找到相近的內容進行分享、溝通和交流,通過這樣的操作之后,學生不光對課本上的知識點有了深刻地了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我探究能力,比較、歸納和總結的能力等,長此以往學生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五)優化教育理念并完備教學評價系統
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和教師的評價息息相關,完備的教學評價對學生與教師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從學生角度而言,可以給予學生學習的參考,從教師角度來看,能夠在教學方面給予一定的指導作用。然而以往的評價系統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考試成績是以往評價系統的主要評價依據和標準,也就是說考試成績是評價的唯一參考,并沒有將綜合能力列入評價機制中,導致考試成績良好的學生獲得了較好的評價,而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但是綜合能力強的學生沒有得到合理的評價,這將嚴重阻礙學生在整體上綜合能力的發展。所以,為積極落實生本理念,教師應優化自身的教育理念,其中首先應革新以往的評價理念,逐步完備評價機制,用一種新穎完備的評價模式來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能力,在現實教學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首先,應豐富評價內容,將評價內容趨向多元化,基于生本理念下,教師應革新以往的評價理念與知識評價理論,應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思想情感、學習毅力與合作能力給予高度的關注與重視,采用豐富多樣的評價模式來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學習能力與優化情感價值觀念;其次,還應豐富評價方式,將評價方式逐步趨向多元化,教師應逐步優化并革新自身的評價模式,敢于掙脫傳統評價模式的枷鎖,可以積極運用進步記錄檔案與進步訪談的模式來全面評價學生的現實狀況,還應借助合理方法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在學習中需積極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并幫助學生認識與了解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三、 結語
總而言之,生本理念不僅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還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可以推動教學實現最理想的狀態。因此,教師應努力掙脫傳統教育理念的枷鎖,積極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任務,積極將生本理念有效落實在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養的優質人才。經過本次探究發現,基于生本理念下,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具體對策為:以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善于運用教學技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優化教育理念并完備教學評價系統等。
參考文獻:
[1]李永興.“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7-78.
[2]夏海月.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開展[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7):120-121.
[3]仲學.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6(8):92.
[4]朱莉莎.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的認識[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7):107-108.
[5]張志平.生本理念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3):115.
作者簡介:趙學龍(1983~),男,漢族,甘肅隴南人,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實驗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