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龍
朋友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優秀,到現在在985學校碩博連讀,善讀書并善于和人交流,是同齡中孩子的榜樣。和朋友經常交流發現,朋友善于和孩子溝通、交流并及時發現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讓孩子養成了好的性格和習慣是孩子成長、成才的關鍵。
教育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生活,它沒有固定的格局,而是因人而變因時而變的,是不能復制的。家長能在孩子成長路上、不同的時期及時、用心和孩子溝通是最重要的。
一、3歲左右時,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導師
這個時期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性格,若家長不及時糾正,此時的性格將會跟著孩子一輩子。家長應和孩子增進感情交流,對不好的行為及時說“不”,此時可以分四步來跟孩子溝通:第一步,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為,第二步,幫助孩子把他的感受描述出來,第三步,描述爸爸媽媽自己的感受,第四步,說明影響的后果。
二、9歲左右時,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嚴師
這個時期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孩子心理和大腦變化的關鍵期,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此時和孩子做好如下溝通:一是做好孩子的榜樣,二是傾聽及回答孩子的問題,不管多忙多累,三是和孩子共讀,讀孩子讀的書,四是和孩子一起聽故事,聽孩子喜歡聽的故事,五是放下身子,欣賞和相信孩子。
三、13歲左右時,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做孩子的朋友
這時孩子們正處青春發育期,我們盡量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和孩子發生正面沖突。大多數家長應該有這樣的體會:假如孩子就某一件事征求你的意見時,我們若是用大人的口氣和他交談,估計談不上幾句,就會不歡而散。此時我們應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有句古話說的好“3歲看大,9歲看老”。孩子各有不同,教育沒有統一標準,更不可能從書本中找到適合每個孩子的方法。家長與其抱著書本焦慮,不如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多交流、多溝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和習慣,相信孩子一定能成人成才。6308F156-C97E-4FCE-B561-67E3CF593F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