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看到一位上海白領發的短視頻,她有點不敢相信地說,單位通知她第二天就上班了,這感覺就像是正專注于游戲升級打怪時,忽然一下就通關了。
筆者也有同感,“中國速度”真的“超乎想象”啊。上海宣布復工復產的6月1日0時剛過,伴著遠方星星點點的煙花,大量機動車已急不可耐地在路面奔馳,煙火氣重新在城市中蒸騰起來。工信部在5月27日舉行的提振工業經濟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截至5月25日,1722家部級“白名單”企業復工率達92%,上海5872家“白名單”企業整體復工率達到75.4%,吉林監測的重點企業全部復工。
朝游北海暮蒼梧,袖里青蛇膽氣粗。子虛先生又豈是凡人。他看破紅塵,一心向道,道成世界,周流不息,不息不停之中,凡人認命,得道者造命罷了。棋在棋盤上,棋也在天地星宇里。他與烏有先生已經悟出了今夜天地之間的“媼婦譜”,遂明白東方宇軒諸人布置萬花因隧道的關鍵,他們這兩個牛頭馬面老家伙,庶幾可不辱使命矣。
①加強對運輸車輛的管控,嚴格執行相關要求,不管是運輸土方,建筑材料,建筑設備或者是建筑垃圾,都必須對車廂進行全密閉的遮蓋,減小運輸過程中對道路和空氣造成的污染。②施工中的運輸車輛,都要符合國家的尾氣排放標準。③在施工現場,要設置車輛清洗場地,對運輸車輛進行清洗,減少車輛攜帶的污染物轉移到大氣中,造成大氣污染。④在開挖土方的施工階段,設置坡道鋼筋網格,使運輸車輛震動從而減少車輛攜帶更多的泥土污染大氣,在已經硬化處理的地段鋪設淋濕地氈,增加車輛夾帶的粉塵濕潤度,從而改善施工現場及周邊的空氣質量。⑤對于施工量較大的工程,可以安裝智能洗車系統,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車輛清洗效率和質量。
為什么在中國能夠做到“疫”刻不停、全力以“復”按下復工復產的“加速鍵”,“中國速度”說明了什么?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兩點:
第一,“中國速度”體現了無可比擬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衡量一個國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優越,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如何應對突發性重大危機。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突發重大危機時,我們國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一指揮和調度下,以最科學的方式號召民眾共同防疫,以最優的動員能力拯救每個疫情暴發的城市,以最大的財政投入和最強的毅力堅持以人為本、動態清零。在企業復工時,國家又給予全面照顧。今年以來,我國宏觀政策靠前發力,從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到出臺23條舉措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金融服務,再到推出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直指企業復工路上的各種難題,助力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水平。所有這些舉措為企業迅速復工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第二,就是我國產業鏈體系完整、擁有強大的內驅力量。以央地國企為主體、各大民營企業、外資合資企業協調發展,使得我國工業體系上下游產業鏈相對比較完整,只要疫情得到及時控制,上下游企業就能迅速復工復產。以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的武漢為例,1月23日封城,武漢東風本田汽車公司3月11日就已經開始復工,生產出了第一批20輛轎車,震驚世界;聯想武漢工廠,萬余人規模零感染,3月底實現萬人到崗,4月初即滿產,堪稱奇跡。這些在外國看似無解的社會學、經濟學雙重難題,在中國卻能交出完美答卷。應該說,作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我們國家的產業鏈配套非常完備,即使個別供應商斷貨,也很容易找到備份,再加上強大的供應鏈配合,物料下午到工廠,晚上就能上生產線。
這次疫情讓不少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人士感慨,中國人對自由的理解是辯證的而不是僵化死板的,中國政府與人民是一體的而不是對立的。正因如此,所以我們總能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