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文 臨沭縣商務局
臨沂革命老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現有人口1200萬人,總面積1.7萬平方公里,是山東省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市。革命戰爭年代,臨沂老區人民有120多萬人擁軍支前,22萬人參軍參戰,10萬多名革命烈士英勇犧牲,黨政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是黨和國家寶貴精神財富。臨沂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和新中國建立建設做出了杰出貢獻。
自改革開放以來,臨沂老區人民繼續弘揚沂蒙精神,搶抓發展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開拓進取,創造了一個個新的驕人成績。1995年在全國18個連片扶貧地區中率先整體脫貧,2000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小康,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臨沂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2020年臨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0億元,三次產業比為9.2:36.5:54.3。一般財政收入350億元,進出口總額170億美元,其中出口140億美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其中,城鎮居民3.9萬元、農村居民1.6萬元,臨沂老區人民已實現連片貧困到整體脫貧,再到全面小康“三級跳”,臨沂商城的建設和發展對老區整體脫貧和全面小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臨沂商城經過四十年發展,由曾被形容為“四塞之固,舟車不通,內貨不出,外貨不入”;如今已成為“商貿物流之都”,擁有北方最大物流基地,獲“南有義烏,北有臨沂”美譽。臨沂商城專業市場120多處、經營面積100萬平方米、商鋪7萬個、經營業戶5萬戶、20萬從業人員。2020年臨沂商城市場交易額4500億元,其中電商1000億元,出口100億美元。“中國臨沂,物流天下”,成就了“中國物流之都”美譽。近十年來,臨沂發展采取臨沂商城國際化戰略,但是,臨沂商城國際化速度慢,國際化效果不明顯。
1.經濟規模總量較小,臨沂商城貢獻率低
2020年臨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00億元,其中三產2600億元,位全省16個市第5位,列青島、濟南、煙臺、濰坊之后,比第4位濰坊少1000億元,比第6位濟寧多300億元,三產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4.3%,比全省平均高0.7個百分點,比濟南低7.3個百分點,比青島6.6個百分點。從而看出,臨沂第三產業在地區經濟總量的貢獻率比青島和濟南低,主要原因第三產業發展主要載體的臨沂商城規模小、貢獻率低。
2.臨沂商城市場多而全,缺少高、專、精市場
臨沂商城擁有120多處市場,多而全,多數分散在市區城中心位置,所謂臨沂商城轉型升級,也是由處于“農村大集市”轉為“城市大集市”,沒有高標準、專業化、精尖特的國際化專業市場,沒有鮮明特色市場。相比較擁有營業面積260多萬平方米、商位5萬余個、從業人員20萬、日客流量20多萬人次的義烏市場已經歷四次搬遷八次擴建,形成高標準化定位的義烏國際小商品市場,而臨沂缺少與義烏國際小商品商城有區別的特色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
3.臨沂專業市場分散,國際化程度較低
臨沂商城市場分散而國際化程度低,地市級的臨沂商城與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稱”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縣級市義烏國際商城差距大。臨沂商城年市交額比義烏低1500億元,電商低2000億元,出口額低400億美元,占市交總額僅為15%,比義烏低45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僅為義烏1/5,出口額占市場交易額比重僅為義烏的1/4,國際采購商人數不到義烏的1/10,因此,臨沂商城國際化程度低。
4.臨沂商城國際化設計理念缺失,國際化速度緩慢
臨沂商城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發展為“ 中國物流之都”、“中國市場名城”等稱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一帶一路”等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內外經濟發生深刻變革,經過四十年發展的臨沂商城,缺少國際商業中心設計理念,臨沂商城國際化速度慢,效果不明顯。
5.臨沂國際會展少,缺乏臨沂國際化商城
國際會展引領國際商城發展,臨沂商城缺乏國際會展,國際會展應有國際商城為依托,國際會展應有國際知名的國際會展主體,知名國際會展主體才能招攬參加國際會供應商和采購商,只有國際商城能夠提供參展供應商和采購商的會展服務。現有120多個的臨沂商城,缺乏規模大、理念新、服務全、品種多、交通便捷的開展國際會展的國際商城。臨沂商城現狀是通堵塞嚴重,缺少大型停車場和物流疏通大道等基礎服務設施,國際會展的環境和條件不足。
1.臨沂國際化商城建設必要性
臨沂經過二十多年建設,外延式大臨沂、新臨沂已建成,但效益型、內涵式臨沂發展模式沒形成。雖然,臨沂已實現商貿與物流互相促進,國內貿易出現“南有義烏,北有臨沂”局面,形成國內北方最大貿易中心。近十多年來,臨沂商城采取國際化戰略,但是,國際化推動遲緩,目前還沒有一座新業態、新模式、新理念、服務全、交通便捷的國際化商城,因此,臨沂商城國際化速度慢,效果不明顯。而義烏國際化經濟發展經驗是以國際化小商品為主體的國際商城發展模式。
根據臨沂現狀,臨沂產業結構調整需走國際化之路,走內涵式經濟發展之路,走臨沂特色國際化發展之路。因此,臨沂需建設獨立性、規模大、商品國際化程度高、交通便捷的特色臨沂國際商城,以大規模、大流通、大特色的新業態、新模式特色臨沂國際化商城建設推動臨沂國際化。
2.工藝品行業是建設國際商城立足點
推進臨沂國際化,需新建一個現代臨沂國際商城,建設臨沂國際商城,從國際化程度高的工藝品行業入手,建設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從最具特色柳編工藝品行業入手,建設臨沂最具特色、最具國際性、最能引起高度關注的柳編國際商城為切入點。因此,建設臨沂國際商城應從建設臨沂特色柳編國際商城為起點,建設集柳、草、藤、竹、紙、皮、陶、鐵、布等各種工藝品于一體的綜合性工藝品國際商城。
3.國際化商城是地區產業升級載體
當今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產業結構逐步提高,經濟發展重點由一產向二、三產業逐次轉移加快,一產比重下降,二產發展中國家上升、發達國家下降,三產發展中國家快速上升。2020年我國第三產比重54.5%,發達國家高達80%以上。各地區順應世界潮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選準結構調整方向,由工業化、后工業化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措施和步伐加快。為此,我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歷史必然趨勢。商城是第三產業主要載體,而國際商城是第三產業發展綜合載體,大力發展國際化商城,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4.臨沂國際化商城建設思路
一是綜合性,建設集會展、商貿、電商、旅游、文化、養老于一體,融新業態、新模式的總部經濟國際化商城。
二是便利性,建設交通四通八達、物流、人流、車流暢通的國際化商城。
三是特色性,建設以柳編特色工藝品國際商城,能引起國際專業采購商的高度關注。
四是大規模,建設總投資120億元,規劃占地5000畝,總建筑面積500萬平方米、容納5萬以上業戶,20萬人從業人員的國際化商城。
五是文旅化,建設適宜旅游、文化、康養與商貿為一體國際交易平臺商城。
通過建設“一路一帶”東橋頭堡標志性工程—《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促進臨沂“中國物流之都”向“世界物流之都轉變”,在國內通過輻射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內各主要經濟區,形成魯南經濟中心,形成歐亞大陸橋東橋頭堡貿易中心,在國際上通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以歐美、東盟、中東、非洲為主要貿易方向,積極發展臨沂商城境外營銷體系,打造做實“國際工藝品貿易中心”,帶動臨沂經濟一二三產業全面增長,實現臨沂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經濟發展,實現臨沂革命老區振興的目標。
1.“一帶一路”東橋頭堡
臨沂地處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是“一帶一路”國際貿易起始地,近臨青島、日照、嵐山、連云港四大港口;京滬、日東、青蘭、長深、臨棗五條高速公路、兗石、膠新鐵路貫穿其中,臨沂中歐、中亞班列已開通20多個國家和地區,橫貫整個歐亞大陸,魯南高鐵、京滬高鐵二線、濟臨高鐵、臨連城際鐵路以及濱臨快速鐵路等5條高速鐵路已在建設中;臨沂機場已開通50多條國內和10條國際航線;費縣通用機場和臨沭通用機場即將建成,臨沂港及臨港良好運行,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的綜合保稅區高效運行,已形成了公鐵空海立體化物流格局,將臨沂與國際市場聯結得更加緊密,為臨沂國際商城運行插上強有力翅膀。
2.“中國物流之都”優勢
臨沂至義烏、福州、南寧、廣州、深圳、鄭州、西安、沈陽、哈爾濱等地國內貨運班列全國物流網絡已全面建成,“臨新歐”、“臨滿歐”的國際貨運快速班開列,臨沂通往歐洲、中亞等國際物流通道全方位打通,已建成的航空物流基地、魯南鐵路物流園區、金蘭國際物流港、臨港物流園、臨沂機場貨運樞紐等重點國際物流園區項目已成為國際物流園區,集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為一體的綜合保稅區物流園區,已成為臨沂國際貿易及物流、跨境電商和保稅加工基地,提供國際物流及周轉、保稅倉儲出租及管理、外貿出口拼箱以及保稅加工、供應鏈等一系列服務100多家重點國際物流企業輻射國內外。
臨沂已成為國內物流園區分布最廣、物流企業最多、物流項目最全、物流服務最優、物流成本最低的國際物流優勢。
3.國際商城位置定位
“沭河生態旅游商城”定位《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一是在習總書記視察的臨沭縣朱村紅色文化旅游區以北、臨沂經開區梅埠社區以南、郯城李莊鎮以東,河東區朝陽社區以西的沭河于沂河之間,即沭河西岸的臨沭、郯城、臨沂經開區、河東區的四縣區交界處,二是位于沭河東岸的327國道以北、西朱崔以南、青石路以西的臨沭青云鎮沭河岸邊,建設集會展、商貿、電商、旅游、文化、養老于一體國際化商城,吸納全球采購商、專家、學者和環球旅游愛好者參展、采購、論壇、休閑和旅游。
位于沭河岸邊的《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距“臨沂商城”半小時里程,距河西岸保稅區10分鐘里程,臨沂作為未來全國50個重點鐵路樞紐形成,國際物流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克服“臨沂商城”改建難度大、交通擁擠缺點,同時,蘭山區、河東區、羅莊區、經濟開發區已沒有建設“臨沂國際商城”發展空間。“臨沂國際商城”將是臨沂重點打造沂沭兩岸經濟區的重點工程,“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世界工藝品會展”、“一帶一路論壇”、“亞洲論壇”、“世界經濟論壇”所在地工程。
1.悠久的歷史文化
臨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不僅孕育“十大人文圣地”,如中華夏文化源頭地、舜帝等“十孝”、“五賢”中華孝友文化圣地、中國兵法發祥地、中國儒學圣地、中國商圣之地、珠算圣地、書畫圣地、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發源地。而且留下千古文化古遺址,如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王羲之故居、荀子墓、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馬陵山古道、古河古道、夾谷山齊魯會盟遺址、鄭山北溝頭古遺址、利城郡古遺址、瑯琊王古墓等。
2.濃厚的革命文化
臨沂人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和革命建設時期不僅留下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如“紅嫂精神”、“支前精神”、“厲家寨精神”、“九間棚精神”、“沈泉莊精神”和“蘭田商城精神”,還留下眾多革命文化資源遺產,如紅嫂精神紀念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八路軍115師舊址、華東革命烈士紀念館、山東省政府舊址、劉少奇紀念館、新華社山東分社舊址等紅色文化學習基地。
3.豐富的旅游資源
臨沂不僅有悠久歷史文化和革命文化,還有豐富的天然自然度假旅游資源,如“坦然氧吧 ”的蒙山風景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臨沭蒼馬山旅游區、郯城萬畝銀杏園,“世界奇觀”的沂水地下大峽谷、莒南天然臥佛景區、天馬島休閑度假景區、桃源式的古村落竹泉村、朱村古村落;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的“中國柳編之都”朱村柳潤田園綜合體、“中國蔬菜之鄉”蘭陵國家農業公園代村、“中國金銀花之鄉”平邑鄭城金銀花生態園、沂水茶博園等,反映了老區人民原生態的生活環境和世外桃源。
沂沭河兩畔沖積平原,孕育了悠久的杞柳編織文化和數以萬計的工藝品編織能工巧匠,柳編工藝品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傳統性、藝術性,柳編產業主要分布在沭河兩岸的臨沭、郯城、莒南、河東等縣區。柳編產業具有富民、外銷、創匯、綠色四大特色。沭河兩岸是中國杞柳之鄉,杞柳編織已有1400多年歷史,是中國柳編之都,國家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國家級柳編出口質量示范區和國家級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具有傳統文化產業之地建設臨沂國際化商城,具有重要意義。
柳編工藝品國際化程度高,產業特產明顯,國際采購商對柳編的國際化認同程度高。柳編工藝品是臨沂唯一以出口為主而且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標志性產品。2020年臨沂工藝品企業2000多家,其中柳編工藝品生產企業500多家,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多個國際采購商有常年業務交流,出口總額達到10億美元,以柳編為特色的《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建設,能較快形成臨沂的一個國際地標。
建設“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是對臨沂商城建設的重要補充和完善,是促進臨沂國際化重要途徑,對振興臨沂革命老區起到決定性作用。
1.“中國柳編之都”向“世界柳編之都”轉變
臨沂已是“中國柳編之都”,500多家臨沂柳編工藝品企業出口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購外商達到10萬多家,臨沂柳編工藝品國際知名度高,以柳編產品以切入點,積極打造以柳編特色的“世界柳編之都”,通過柳編工藝品國際化,推進臨沂工藝品國際化,打造臨沂柳編國際知名度,推進臨沂國際化。
2.“世界柳編之都”向“世界工藝品之都”轉變
隨著產品科技創新,以柳、草、藤、竹、紙、皮、陶、鐵、布等各種工藝品的臨沂工藝品企業2000多家,國外采購商達到10萬多家,臨沂工藝品出口占全國80%,為促進臨沂工藝品國際化更進一步發展,宣傳和推進《臨沂工藝品商城》國際化,實現由“中國柳編之都”向“世界工藝品之都”,提高臨沂工藝品商城知名度和競爭力,推進“世界物流之都”進程。
3.“世界工藝品之都”向“世界物流之都”轉變
建設和大力宣傳“臨沂工藝品商城”,促進臨沂柳編國際化,通過500多家柳編企業,帶動2000多家臨沂工藝品企業的10萬多家外商,促進20萬家臨沂中小企業的地產品和小商品走出國門,推動臨沂“世界物流之都”建設。
1.充分利用文旅資源,吸納世界八方來客
利用臨沂悠久歷史文化、濃厚革命文化和自然景色等文化旅游資源,建設集休閑觀光、文化娛樂、采購旅游、商貿旅游、電商直播、商務旅游、觀光度假、影視拍攝為一體的“臨沂柳編文化國際化商城”。通過大力推進新臨沂新旅游的特色革命紅色文化、歷史考古文化與生態綠色環保為一體的特色旅游勝地,體驗“在旅游中體驗購物,在購物中了解旅游”的商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吸納世界八方商客50萬人,成為“一帶一路”起始點承擔大型國際會務及休閑旅游、商貿會展、文化娛樂的向往之地。
2.體現特色產品元素,提高臨沂國際競爭力
臨沂國際商城,體現柳編特色元素,建設國際工藝品綜合交易平臺,通協過舉辦特色國際會展,吸納外商20000個,2000家以上境內外工藝品企業常年展、10萬人從業,交通順暢的國際商城,建成國內工藝品企業總部經濟所在地,成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建成“ 買全國、賣全球”集會展、研發、交易、商務、拍賣、娛樂、培訓、餐飲、倉儲、物流為一體《臨沂國際商城》。
3.建設臨沂新地標,創建國際會展品牌
建筑以臨沂地方特色新地標“臨沂國際商城”展現在世界面前,體現臨沂特色專業館式和建筑,展現柳編元素,臨沂國際商城定期舉辦臨沂國際藝品展會,引進數家國際知名會展企業,在沭河岸邊規劃建設綜合國際會展中心、建設集文旅與商貿為一體的國際工藝品綜合交易平臺,國際直播電商基地和跨境電商基地,年吸納國際客商5個,2000家以上境內外工藝品企業常年展、20萬人從業,建成國際最大工藝品展覽和綜合交易市場,商貿和旅游互為促進特色國際商城。
通過臨沂國際化商城建設,定期舉辦臨沂國際工藝品專業會展,成為世界工藝品會展品牌,定期舉辦“一帶一路”經濟“臨沂論壇”,推動臨沂國際化,帶動臨沂產業全面發展,實現臨沂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臨沂老區全面振興。
1.老區生態環境巨大改善
在沭河岸邊以柳編產品特色為主的生態旅游《臨沂國際商城》,促進沭河流域全面治理,實現臨沂城鄉商貿物流、生態旅游融合發展,實現農業生態、文化景觀、休閑聚集、商貿物流完美融合,推進農業產業與旅游、商貿、文化、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的有機統一和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2.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確立
臨沂國際商城,吸納國內外5萬商戶及國內外2000家工藝品出口企業,年市場交易總額達到5000億元,其中出口額500億美元以上,貢獻地區生產總值1000億元,新增從業人員10萬人。臨沂國際商城項目全面投產后,實現年市場交易額5000億元,年進出口總額500億元美元,實現利稅總額500億元,臨沂國際化商城成為世界商貿物流集散中。
3.第二產業現代化全面提升
一是直接帶動全市500多家柳編工藝品,推動2000家工藝品中小企業,解決直接從業人員10萬人,節約出口企業每年兩屆廣交會參展費及業務費用5億多元,工藝品行業產值由500億元提高到1000億元,工藝品出口額由30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促進臨沂工藝品行業國際化、規模化快速發展。
二是提高“臨沂國際會展”品牌,促進工藝品行業以外的機械、肥料、醫藥、食品、陶瓷、化工、鑄造、五金工具等地方重點出口行業發展,地產品國際化提高,使臨沂企業不出家門、即走出國門,促進臨沂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地產品工業總產值年增加5000億,臨沂地產品貢獻地區生產總值1500億元,新增第二產業就業人員50萬人。
4.促進全市城鄉居民就業增收
臨沂國際商城直接帶動城鄉居民就業20萬人,帶動全市全產業鏈社會就業100萬人,穩固已脫貧5萬人增收,使農村居民年人均增收25000元,城鎮居民人均增收40000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000元,使老區人民生活水平達到新高度。
5.魯南經濟發展中心
《臨沂國際商城》建設,國內外商貿中心地位確立,帶動日照、泰安、濟寧、棗莊、青島等山東境內和連云港、宿遷、徐州、宿州、商丘等省外文化旅游、交通運輸、住宿餐飲等三產業全面發展,國際商城市場交易總額超過10000億元。1200萬人大臨沂實現跨越式發展,年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000億元,進出口總額超1500億美元,其中出口1000億美元,“一帶一路”東橋頭堡商貿中心形成,超越濟南,向青島看齊,臨沂成為魯南經濟中心,成為中國和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大城市。
6.“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中心
“臨沂(工藝品)國際展會”打造臨沂會展國際品牌、國際直播電商和跨境電商基地,集會展、文旅、商務、拍賣、娛樂、餐飲、倉儲、物流為一體“臨沂國際商城”,“臨沂國際”地位確立,大型國際專業會議及“一帶一路”國際性會議和世界經濟“臨沂論壇”定期召開,招引3萬國外采購商、10億人次國內采購商、投資商及旅游者進行商品采購、投資開發、文化旅游等,將帶動全市綜合旅游、住宿餐飲、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商品采購、交通運輸、郵電通迅、社會保險等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帶動國內消費總額達到10000億元,帶動全市三產就業200萬人,全市第三產業比重由52%,提高到75%以上,臨沂沖進萬億地區生產總值俱樂部,臨沂國際商城地位和國際物流之都優勢,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臨沂,臨沂成為世界物流、資金流、人流、人才流高地,促進臨沂產業全面升級,“一帶一路”國際物流中心和商貿中心地位確立。
綜上所述:通過臨沂(工藝品)國際商城建設,商貿和旅游互為促進的特色國際商城,實現“大臨沂,新臨沂”外延式向內涵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在新時代起點上,立足新環境、順應新趨勢、創建新商城,樹立新地標,臨沂作為中國和全球最為耀眼和魔力城市,登上國際新舞臺,展示新作為,實現臨沂老區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