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發英 秦開祿
(涼山州寧南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寧南 615400)
為了提高烤煙種植區單位面積的產值,20 世紀90 年代初就在煙區試驗、示范、推廣種植秋豌豆。但由于品種更新換代、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經營等方面的缺失,其輪作模式的效益發揮不出來。為此,寧南縣農業農村局與寧南煙草公司聯合,于2019 年在六鐵鎮中坪村、樹基村等開展了“烤煙—秋豌豆”輪作模式標準化示范,取得了一定實際效果。現簡要總結如下,以期在生產中推廣。
本示范安排在寧南縣六鐵鎮中坪村6、8 社,樹基村2、3、8 社。海拔1710—1943m 之間,土質為砂壤土和紅壤,交通便利,水源條件一般。
烤煙品種為云煙85(由寧南縣煙草公司提供),秋豌豆品種有中豌6 號、中豌9 號、田豐9 號、雙豐9 號、紫葉6 號等(由種子經營戶提供)。
本示范共設烤煙—秋豌豆+標準化生產(簡稱標準化)、烤煙—秋豌豆+標準生產(簡稱標準生產)、烤煙—秋豌豆+常規管理(CK)等兩個處理一個對照。其中標準化安排在樹基村3 組趙窩崇、趙窩宗家煙地中進行,面積7.5 畝;標準生產安排在中坪村、樹基村吉李日初、阿西友吉等15 戶農戶的煙地中進行,面積158 畝;對照常規種植戶共計98 戶,面積764 畝。
標準化采用技術是:秋豌豆于9 月上中旬播種,每畝播種量為12.5 kg,采用小窩點播和小廂撒播,在播種時,每畝用25kg“烤煙專用肥”作底肥,在10 月中下旬開始,按苗架強弱,分別對二、三類苗作根外追肥,每次每畝尿素用量控制在2.5—3.3kg 范圍內、磷酸二氫鉀控制在0.1—0.25kg 的范圍內,每隔10d 噴一次;同時,從10 月中下旬開始,每采摘一批(鮮莢)豌豆后,按病蟲監測情況,每次每畝用0.15kg 樂果+100g 粉銹寧兌水50kg 預防蚜蟲和白粉病,每隔7d 噴一次,共計防治1-2 次;標準生產方法:秋豌豆于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播種,每畝播種量為12.5 kg,采用小窩點播和小廂撒播,在播種時,每畝用25kg“烤煙專用肥”作底肥,在11 月上旬,按苗架強弱,分別對二、三類苗作根外追肥,每次每畝尿素用量控制在2.5—3.3kg 范圍內、磷酸二氫鉀控制在0.1—0.25kg的范圍內,每隔10d 噴一次;同時,從11 月上旬開始,每采摘一批(鮮莢)豌豆后,按病蟲監測情況,每次每畝用0.15kg 樂果+100g 粉銹寧兌水50kg 預防蚜蟲和白粉病,每隔7d 噴一次,共計防治三次;常規(ck)于9 月下旬至10 上旬播種,每畝播種量為12.5 kg,采用小窩點播和小廂撒播,在播種時不施底肥,在結莢期和采摘期不根外追肥和病蟲防治。
一是收集示范區2019 年烤煙面積、產值和成本;二是按(秋豌豆鮮莢)采摘批次,分別記載標準化、標準生產和常規對照的鮮莢采摘日期、重量、單價、銷售收入等。其整理數據列入表1、表2、表3、表4 和圖1。

表1 標準化生產示范結果記載表

表2 標準化生產對秋豌豆產量影響測定表

表3 標準化生產效益核算表

表4 品種比較表
經生產示范結果表明:由于標準化的播種期提早了20 天左右,其采摘銷售時間相應提前,從表1 中可以看出,標準化采摘銷售時間能保證在12月底前結束,即在收秤(1月1 日)前結束,其商品率達到了100%,而標準生產、常規的第二批次或三批次采摘時間均在收秤后,其商品率在33%以下。從上分析結果表明:標準化生產對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效果明顯。
從田間測定結果(表2)統計表明:在秋豌豆品種、底肥及用量、追肥及用量、病蟲防治等相同的條件下,標準化的鮮莢采摘批次、鮮莢平均畝產、鮮莢商品率分別為三次、601kg、100%;標準生產的鮮莢采摘批次、鮮莢平均畝產、鮮莢商品率分別為三次、526.9kg、30.8%;以常規對照(ck)的鮮莢采摘批次、鮮莢平均畝產、鮮莢商品率分別為二次、337.4kg、33.4%相比,鮮莢單產分別增產了263.6kg 和189.5kg,說明采用標準化及標準生產對秋豌豆鮮莢產量都有明顯的作用,但秋豌豆是以經濟效益為目的,不僅要看產量,關鍵還要看市場價和商品率,經計算可知,標準化的商品率分別比標準生產、常規提高了69.2%、66.6%,從而說明標準化達到了種植秋豌豆的目標,換言之,達到了煙區輪作的目的。
經采摘、銷售結果(表2、表3)統計表明:標準化生產的商品量、商品率、產值、純收入分別為601.0kg ∕畝、100%、3101.2 元∕畝、2820.4 元∕畝,與標準生產的162.3kg ∕畝、30.8%、1027.6 元∕畝、746.8 元∕畝相比,分別提高了438.7kg ∕畝、69.2%、2073.6 元∕畝、2073.6 元∕畝;與常規112.7kg ∕畝、33.4%、789.5 元∕畝、639.5 元∕畝相比,分別提高了488.3kg ∕畝、66.6%、2311.7 元∕畝、2180.9 元∕畝。從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標準化生產對提高秋豌豆的經濟效益有明顯的作用。
經田間測定結果(表4)表明:從產量角度來看,產量從高到低的排列順序是中豌6 號、雙豐9 號、中豌9 號、紫葉6 號、田豐9 號、疏域9 號,即位次分別為1、2、3、4、5、6,但從秋豌豆品種的選擇角度來看,秋豌豆品種不僅要看它的產量,還要看它的市場競爭力和銷售價。經示范結果和銷售結果表明:紫葉6 號雖然產量排第三位,但單價、畝產值排位第一,因此,在生產中推廣紫葉6 號為宜。同時也得到了廣大種植戶的認可。

經示范戶銷售記錄結果(圖1)統計表明:秋豌豆在每年11 月下旬開始采摘(鮮莢),其收購價從12 月10日開始達到峰值,并平穩運行到12 月27 日,平均單價穩定在每公斤7.0 元以上,到12 月底后,其單價逐漸向下運行。因此,秋豌豆鮮莢采摘結束期盡量安排在12 月下旬前為宜,從而達到提高商品率和經濟效益的目的,換言之,才能發揮烤煙輪作秋豌豆的最大效益。從標準化示范戶記載結果(表1)來看,均在10 月中下旬開始采摘,到12 月下旬采摘結束,完全復合市場變化要求,而標準生產則是在11月下旬末才開始采摘,到2月底才采摘結束;常規(對照)僅在11 月下旬末采摘一批。從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標準生產和常規(對照)均錯過了收購價峰值期,沒有達到推廣烤煙輪作秋豌豆的真實意圖。因此,根據秋豌豆生育特點和煙區山地特點,為提高煙區輪作模式綜合效益和鮮莢豌豆經濟效益,建議煙區廣大種植戶采用標準化生產,重點是把播種期安排在9 月上中旬為宜。
經統計,2019 年六鐵鎮中坪村6、8 社、樹基村2、3、8 社共計種植烤煙2139 畝,實現產值417.2 萬元,即畝產值1950.5 元,扣除成本,畝純收入為 1380.5 元。因此,烤煙+秋豌豆標準化的畝純收入為4200.9 元,以標準生產的畝純收入2127.3 元相比,其純收入增加了2073.6 元,即增了97.48%;以常規的畝純收入2020 元相比,畝純收入提高了1.08 倍。由上計算結果顯示:“烤煙—秋豌豆+標準化生產”模式的經濟效益顯著高于標準生產、常規。從而證明了標準化輪作模式在煙區生產上推廣的可靠度。
寧南縣烤煙輪作秋豌豆的面積常年保持在5000 畝左右,占烤煙面積的10%。由于秋豌豆品種更新換代、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經營等方面的缺失,其輪作模式的效益發揮不出來,廣大種植戶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了煙區秋豌豆發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做大做強秋豌豆產業,提高煙區輪作模式綜合效益,2019 年在寧南縣六鐵鎮開展了標準化示范。示范結果表明:采取標準化生產,延長了秋豌豆鮮莢的采摘期,保障了收購價峰值期采摘結束,使單產、商品率、畝純收入、模式綜合純收入分別達到了601kg、100%、2820.4 元、4200.9 元,以標準生產的526.9kg、30.8%、746.8 元、2127.3 元相比,分別提高了14.1%、69.2%、277.6%、96.47%;以常規337.4kg、33.4%、639.5 元、2020 元相比,分別提高了78.1%、66.6%、346.4%、107.9%。從上示范結果表明:標準化模式可以向廣大煙農推薦,同時也為煙區冬閑地改制提供了依據。
雖然標準化模式示范效果明顯,但模式的綜合畝產值、畝純收入不高,建議引進高產、名優品種在煙區進行試驗示范,如大力推廣紫葉6 號、水果豌豆等高產、優質和市場競爭力強的特色品種;其次是加大烤煙、秋豌豆栽培技術改進和創新,如把秋豌豆的播種期調到9 月上中旬,加強病蟲害防治等;另外要加強水果豌豆不同海拔區域、不同播期的試驗,達到延長產業鏈條、銷售鏈條、填補烤煙移栽前的空檔期、發揮水果豌豆價格優勢、煙農增收的目的。是做大做強煙區輪作模式的關鍵。
在煙區的輪作模式中,把秋豌豆的傳統播種期從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調到9 月上中旬;把“白種白吃”轉變為施足底肥、適時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標準化技術改制,使煙區的輪作模式的單位面積的純收入從2020 元∕畝,提高到了4200.9 元∕畝。已得到廣大煙農的認可,建議在大面積生產上推廣。
參與示范的秋豌豆品種中沒有水果豌豆。目前水果豌豆單產、市場競爭力、單價、產業鏈條、銷售鏈條等均比傳統秋豌豆品種更有競爭優勢。建議在煙區進一步搞好水果豌豆的適應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