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更深入地弘揚勞模文化、謳歌勞模精神,近日,沈陽玖伍文化城推出“薪火相傳”勞模主題展覽。展覽以圖片和新媒體的形式,謳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遼寧各條戰線涌現出的勞模代表的先進事跡,第一位女火車司機田桂英、發明“萬能工具胎” 的王崇倫、“技術革新大師” 張成哲、“中國機器人之父” 蔣新松等20 多位勞模的事跡悉數亮相。
據悉,本次展覽分為“新時代榜樣人物” 和“致敬英雄之城” 兩個單元。展覽充分利用了高科技手段,每一位勞模的圖片下面都有一個二維碼,觀眾可以通過掃碼的方式登錄手機APP 收聽語音版勞模故事,感悟他們的品格與精神。
談到舉辦此次展覽的初衷,相關負責人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僅沈陽地區獲市級以上勞動模范榮譽稱號者就有近3 萬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默默地奉獻著,不變的,是他們幾十年薪火相傳的勞模精神。
“各位好!歡迎收聽泗洪人民廣播電臺《追星時光——工會會客廳》,本期主嘉賓是宿遷市勞模、泗洪縣郵政分公司青陽支局支局長王清秀。” 近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融媒體中心的電臺直播間內,節目主持人與勞模王清秀通過電波及網絡與聽眾們隔空交流。
據悉,為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入發掘勞動模范、優秀產業工人身上耀眼閃爍的光芒,泗洪縣總工會和泗洪縣融媒體中心合力打造了《追星時光——工會會客廳》訪談節目。目前專欄已開辦16期,19 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走進直播間,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節目中,全國勞模殷勇,省勞模楊庭標、梁建平,宿遷市級勞模陳紅陽、魏芳等,與聽眾和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不少聽眾每周準點收聽收看該節目,一些企業和單位也紛紛組織發動員工收聽收看節目,激發職工愛崗敬業、勇于創造、創先爭優、擔當作為、多作貢獻。
近年來,撫州市總工會一直倡導“讓勞模身邊出勞模、工匠身邊出工匠”,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勞模、學習勞模、關心勞模、爭當勞模的濃厚氛圍。
為了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近日,江西省撫州市總工會選擇人流量大的公交站,在站牌上開辟“勞模宣傳長廊”,展示了59 位事跡突出、代表性強的各級勞模風采。他們當中,有奮戰在工業制造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有扎根“三農”、帶領廣大鄉親致富的帶頭人,也有義無反顧戰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
仔細看完這些勞模工匠的照片和事跡簡介后,市民蔡浙生感慨地說:“這些人都是撫州市各行各業的精英,是全市人民學習的好榜樣,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把勞模事跡展示在公交站的燈箱上,大大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日前,廣東省茂名市成立百家十類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恒珍為領銜人的石油化工類18 家;以全國勞動模范楊芒生為領銜人的電力通信類11 家;以全國先進工作者王茂生為領銜人的醫療衛生類13 家;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鋒為領銜人的鄉村振興類18 家;以省勞動模范林銀善為領銜人的工匠技藝類9 家;以省“南粵工匠” 吳思志為領銜人的文化藝術類8家;以省特級教師吳木琴為領銜人的科研教育類8 家;以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富銘為領銜人的公共服務類7 家;以省勞動模范彭華為領銜人的法律服務類4家;以省土木建筑學會工程檢測與監測專業委員會常委委員彭任為領銜人的工程技術類4 家。
據介紹,聯盟的成立旨在進一步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搭建創新與學習、交流與合作平臺,引領職工譜寫茂名產業強市向海而興濱海綠城新篇章。
日前,甘肅省總工會在蘭州新區舉行“甘肅省勞模(職工)療休養基地” 揭牌儀式,蘭州敦湖溫泉度假酒店成為甘肅省第23 家勞模(職工) 療休養基地。
據悉,去年以來,甘肅省總工會把“組織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生產一線、艱苦崗位、駐村幫扶干部等萬名職工療休養” 納入“為職工辦好10 件實事” 實踐活動中,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推薦申報、審核評定、掛牌命名一批職工療休養基地,不斷完善全省職工療休養基地建設,引導各市州、產業(系統) 等企事業單位組織2.2 萬名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療休養,讓廣大一線職工充分感受職業崇高,提升幸福感、獲得感。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建設命名勞模(職工) 療休養基地,豐富服務職工、服務勞模的特色陣地,為勞模、職工提供更優質更健康的療休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