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玲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識字教學任務重,實際教學效果并不佳。筆者認為,趣味識字教學可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一)趣味性原則
趣味識字教學方法的側重點本身就在于趣味,因為趣味性既是趣味識字教學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實現趣味識字教學的必然要求,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趣味識字教學就必須秉持趣味性原則,通過各種趣味化手段來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以達到激發小學生興趣的目的。
(二)科學性原則
字與字之間的聯系、字形的特點等并不是教師胡亂編造的,而是根據造字法來進行的,也就是說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一些趣味化手段是完全符合漢字本身的含義的,這也是趣味化識字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因而在進行趣味化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秉持科學性原則,采用合理的趣味化手段。
(三)融合性原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各種教學方式之間并不是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關系,識字教學也是如此。趣味識字教學作為識字教學的方法之一,其在識字教學的應用過程中可以與其他識字教學方法相融合,以實現更好的識字教學效果。
(一)依據造字法進行趣味教學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教師可以從漢字的這一特點入手,通過追本溯源的方式開展趣味識字教學活動。
1.象形字
象形是六種造字方法中的一種,也是最為簡單形象的一種,其關鍵就在于“畫成其物”,因此字形與實物存在相似性。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占據主要地位的形象思維,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來向小學生講解象形字。
在使用圖文對照的方式講解象形字的過程中,教師都會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展示實物的圖片及漢字,但是不少教師都忽略了對漢字演變過程的展示。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變化,有些字的字形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比較難從當下使用的漢字中找到與實物非常相似的形狀,因而教師有必要在講解象形字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展示一下該字在演變過程中所出現的其他字體,以便學生進行更好的觀察。
2.指事字
指事字的一種類型就是在象形字上加一些具體的指事符號,從而讓這些指事字產生新的含義。針對這種類型的指事字,教師可以利用其與象形字之間的聯系,通過字義聯想法進行趣味識字教學。例如,“本”字就是在“木”這個象形字上加了一橫,首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放映“木”的本字以及樹的圖片,然后對“木”進行講解,讓小學生明白“木”即代表樹木。其次,教師要在黑板上寫下“木”字與“本”字,讓學生觀察二者存在的區別,等學生發言之后,教師仍然用多媒體展示樹木的圖片,讓學生聯想在樹的下端畫上一橫指的是樹的哪個位置,引導學生從“木”字像樹根之形聯想到“本”就是指樹根。該類型的指事字都可以借助字義聯想的方式進行趣味識字教學,如“刃”就是在“刀”上加了一點,指刀刃。
(二)采用游戲識字法
1.猜謎語
猜謎語可以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猜字謎的方式引導學生識字。一方面,教師可以對漢字進行拆分。如“生”字就可以拆分成一頭牛,讓“一頭牛”成為謎面,讓學生猜測是哪一個字。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網絡上選擇字謎,如“狗仗人勢”,謎底是“伏”。
其次,針對象形字,教師可以用事物的抽象形象來讓學生猜測是哪一個字。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象形字的本字,讓學生觀察這些象形字與哪些事物相像,達到輕松識字的目的。
2.動作表演法
首先,動作表演法在多個形聲字辨析中的應用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飄、瓢、漂”三個字就是形聲字,也有相同的部件,學生區分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飄揚的視頻,讓學生理解“飄”要借助風,因而這個漢字中要出現“風”這個部件;之后再放映瓢的制作過程,讓學生明白瓢是由一種瓜制作而成的,因此要有“瓜”這個部件;而“漂”這個字就可以借助小船在大海中航行的視頻讓學生記住漢字中應該有水的存在。這種識字方式,不僅增加了趣味性,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其次,教師還可以借助動作表演法,帶領學生識記一些動詞。縱觀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漢字,我們可以發現動詞的占比非常大,可以采用動作表演法來進行教學。例如“跑”“跳”“叫”等都是動詞,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中都由一個學生來書寫漢字,另一個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依托現實生活
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進行識字。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逐漸減輕,自由支配的活動時間也隨之增多。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參與校園活動的過程中滲透趣味識字教育,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課外活動的時候,可以就學校的一些宣傳標語、宣傳欄中的字等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學習生字。
其次,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中識字。在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中,教師是缺席的,因此教師一方面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來提高趣味識字教學的效果。如教師可以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問學生商品、圖書等物品上的漢字怎么讀,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識字,培養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
總之,教師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輕松識字,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