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張苗苗
10.3969/j.issn.1671-489X.2022.03.125
摘 要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醫學院基礎醫學
教學模式改革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被引入課堂,人體解剖學教學也在發生深刻變化。“國希望云解剖”作為國內首家以真實標本為依托的平臺,搭載三維重建技術,在人體解剖學教學實施中深受廣大師生喜愛。
關鍵詞 國希望云解剖;人體解剖學;數字化教學;教育
信息化;智能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2)03-125-03
0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字化處理和數字化資源建設成為教育行業發展的主流。在網絡技術的推動下,以《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為基準[1],各個學校都在深化教學改革。數字化智能教學一定是21世紀現代化教學模式的主流[2]。國希望云解剖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智能教學模式,為新型智能化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數字化平臺。
1 智能教學模式概述
傳統的智能教學模式隨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產生,多媒體PPT的產生是信息化時代教學模式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多媒體PPT的運用一直延續至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化的智能教學模式、3D模型、3D軟件(比如3Dbody等),以及云課堂[3]、雨課堂[4]、職教云[5]、智慧課堂等智能平臺的產生發展,為醫學教學模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學習的第一門醫學課程,是所有課程的基礎。由于該課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它不只是讓學生看到人體大體的形態與結構這么簡單,還能夠讓學生更真實深刻地理解和了解人體形態結構的層次感和立體感,以及每一部分結構的毗鄰關系和功能聯系。當然,僅僅靠人造實體模型和虛擬3D平臺以及大體老師的貢獻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國希望云解剖”數字化教學應運而生,且將會成為新時代醫學教學模式改革的推動者。
2 國希望云解剖數字化教學
2.1 國希望云解剖教學系統
在眾多專家和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國希望云解剖”軟件和人解解剖學教學大綱緊密結合,不再全部依靠大體老師和模型,而是主要依托真實標本借助三維技術制作出人體解剖學的各大系統。3D標本的制作過程相當復雜,為了達到標本的真實還原度,“國希望云解剖”的標本創建采用進口三維掃描儀進行精密的三維重建,可以使標本在紋理和結構上都與真實標本一致。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引進交互式觸控一體機,并且搭載“國希望云解剖”數字化教學系統,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獲得相當不錯的體驗。在教師端,教師在講授人體每一個系統的時候,可以采用分屏模式(左右兩屏),分階段展示此系統某部分內容,比如左側可觀察3D真實標本,右側可觀察3D虛擬標本。除此之外,此部分有許多自帶功能,包括截圖、背景切換、畫筆、透明、拆分、隱藏、雙語、注釋等。而在學生端,學生可以自主操作分屏幕上的標本任意旋轉、任意拆分,甚至可以無限放大或縮小真實和虛擬標本,以達到清晰地觀看人體各部分和各結構位置關系的目的,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人體解剖學智能教學中“虛”與“實”的結合。借助該系統,大部分學生都可以自主獨立地完成人體解剖學的學習。
同時,無論是系統解剖學還是局部解剖學,“國希望云解剖”都配備了專業的教學課件、微課、臨床相關視頻與案例分析,以及相應的題庫、隨堂檢測、自主練習、階段考試和評估等。所有醫學院教師可以借助此系統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一鍵開啟“金課”旅程。“國希望云解剖”緊貼教材和大綱,編程嚴謹,操作相當方便。每一個系統都配備詳細的章節目錄板塊并按順序排列,每打開一個章節,會出現相應的子目錄。除了知識點的構建,還增設學習空間和雨課堂模塊,從而完美地引領線上線下教學。三維數字標本與相應解剖大綱一致,緊密貼合。比如局部解剖學需要局部逐層解剖,觀看結構的層次變化,則此系統配備了大量的結構層次圖譜以方便學生學習。
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每個系統都配備了很多精品教學PPT課件,并且每個章節都有對應的名師講解視頻,非常便于學生課下自己預習和復習相應的課堂內容。當然,針對相應章節的知識點、難點和考點,可以啟用隨堂練習和自我檢測模塊,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同時,對于每個解剖知識點,也可以采取動畫演示的方法進行講解,更能提高學生對人體解剖學的興趣。云解剖題庫板塊則收集各大醫學院校題庫,由專業教師確保題庫中試題的精準性,其中包括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兩部分題庫,每部分也分為兩個板塊(開始練習+開始考試)。當然,“國希望云解剖”系統也可以應用在多種終端上,比如手機和電腦,便于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
2.2 國希望云解剖教學特色
“國希望云解剖”針對不同專業的解剖課本,配備了不同的解剖學內容。系統解剖學模塊主要展示人體不同系統的大體形態和結構;而局部解剖學在人體不同系統大體結構上又添加了人體局部解剖的層次解剖和立體解剖,使知識點更細微化;護理解剖學在模型、實物、視頻及動畫上緊貼護理教學大綱,同時設有護理臨床操作動畫和視頻模塊;運動解剖學則以運動科學為出發點,科學全面地介紹運動解剖的理論和方法,利用三維重建技術制作運動教學系統。無論哪種解剖課本,都大量設置臨床應用和實際操作模塊。臨床教學演示可以通過對臨床病例的了解,加深對人體結構的理解和掌握臨床相應技術。對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真人護理實操演示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臨床操作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有更好的護理學習體驗。運動解剖中大量的運動模擬動畫采用虛擬數字技術,使每部分肌肉和關節都能達到人體真實運動效果,針對不同運動產生的不同損傷,都設有專門的模塊對其進行詳細的描述。
2.3 國希望云解剖其他建設
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數字處理技術和數字信息資源建設被人們高度重視。在人體解剖學的發展中,“國希望云解剖”這樣專業的數字化教學平臺是不可或缺的好伙伴。當然,數字化生命也是醫學教學改革中的主要發展方向,這一模式和概念的提出,為21世紀數字化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技術支持。“國希望云解剖”中VR技術的發展和建設,將會沖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為教學開拓新的空間,完全刷新學生的認知,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科技圖書館建設也是“國希望云解剖”的發展方向,使圖書館越來越數字化,越來越現代化。而數字化解剖實驗室的建成,則由數字化解剖系統教師端與學生端、高清錄播解剖互助系統、平衡臂式無影燈、全自動式空氣凈化系統組成,完全使解剖教學邁向一個新的時代。除了數字化解剖實驗室,還可以推廣數字化教室的建設。當然,這種模式適合小班制教學,可打破多人一機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一人一機的全新數字化教學。
3 結束語
“國希望云解剖”在21世紀基礎醫學數字化教學改革中無疑走在了最前沿。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存在很多年,已經不適用于當今基礎醫學的教學。隨著人體解剖學中的大體老師不斷缺損,導致出現資源緊張以及標本不足等問題。信息時代智能設備的飛速發展,不斷孕育出先進的平臺,使得教學模式改革深入推進。云課堂、雨課堂、職教云、智慧課堂等智能平臺的出現,確實增強了人體解剖學的教學效果,也得到廣大師生的肯定。這些平臺的使用方法大多一致,并沒有給人體解剖學教學帶來更優質的智能化體驗,因此,人體解剖學數字化教學模式的出現就顯得意義重大。此外,歐美國家醫學圖書館在20世紀末的時候就已經開發出相關解剖數字化系統,為醫學數字化教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幫助[6]。
“國希望云解剖”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其采用全新的數字化教學模式,達到三維重建真實人體標本的數字化效果,成為非常具有特色的系統和平臺。當然,“新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不斷前進,不斷推陳出新。數字化生命、數字化實驗室、數字化科技圖書館、數字化教室、數字化展館等代表著新時代基礎醫學教學的發展方向,在數字化教學全面到來之前,幾乎所有學校都存在資源流失、學習不便等問題,而數字化建設促進了資源數字化整理,使得知識調用方便,充分拓展學生的認知,開拓教學新空間。VR互動等多元化教學互動也在不斷沖擊傳統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數字化教學將是提高醫學院校整體教學水平的有效手段。雖然“國希望云解剖”有些模塊還在孕育中,但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全國醫學院校就能夠全面普及數字化虛實一體教學。
參考文獻
[1] 蔡寶來.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教學:理念、
特質及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9(11):56-61.
[2] 張少杰,高尚,王星,等.數字三維可視化人體解
剖軟件在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內蒙古醫科
大學學報,2014,36(S2):815-818.
[3] 張穎.基于云課堂運動解剖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探
索[J].福建茶葉,2020,42(2):201-202.
[4] 何紅云,鄧儀昊.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
人體解剖學實地解剖中的應用初探[J].基礎醫學與
臨床,2020,40(12):1749-1752.
[5] 瞿良琴,羅夢娜,林嘉琪,等.職教云聯合維薩里
3D軟件在解剖實驗教學中的設計與實踐:以胃大體
結構的教學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22):
109-110.
[6] 卓斯敏.信息化技術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
究[J].教育現代化,2020,7(31):175-177.
*課題項目:“云解剖”數字化交互式智能教學在人體解剖學中的研究(證書編號:2021007號)。
作者:張曉,河南護理職業學院基礎醫學部解剖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為聽覺生理與病理;張苗苗,河南護理職業學院基礎醫學部,助教(4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