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八角用途廣泛,既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香料,又具有藥用效果,還是制造化妝品、啤酒等的重要原料,其經濟價值高,發展前景廣闊,八角種植深受廣大林農喜歡。以廣西樂業縣為例,分析了八角林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及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調整種植密度、清除枯枝雜草、科學修剪、合理墾復、補足水肥、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和主要病害及蟲害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 八角樹;病蟲害;防治措施;廣西樂業縣
中圖分類號:S57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14
八角樹是木蘭科八角屬的一種喬木,四季常青,樹冠呈塔狀形,枝葉茂密;適合生長在土質肥沃、土層較深、土壤濕潤、呈弱酸性、排水較好的砂質土壤上,在易積水的低洼地塊或貧瘠土地上種植則生長不良。一年開花結果兩次:第一次開花時間在3—5月,果熟時間在9—10月;第二次春季開花時間在8—10月,果熟時間在第二年3—4月。八角樹主要生長于亞熱帶濕暖山谷中,國內主要分布于福建省、廣東省、廣西、貴州省、云南省等省區[1]。廣西八角種植面積和產量約占全國的85%以上,占世界的70%以上[2]。八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香料,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八角還有驅風、健胃、祛痰、止咳等藥用效果;八角果皮、種子、葉含芳香油,是制造化妝品、啤酒等的重要原料。八角可作為果材兩用的經濟樹種來發展,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發展前景廣闊,八角種植深受廣大林農喜歡。
1 基本情況
樂業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地處黔桂兩省三市7縣接合部,東臨天峨縣,南接鳳山、凌云兩縣,西連田林縣和貴州省冊亨縣,北靠貴州省望謨縣,屬于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巖溶群地區,被譽為“天坑之都”,先后獲“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長壽之鄉”等稱號。樂業縣平均海拔1 128 m,縣城所在地海拔為970 m,是廣西境內海拔最高的縣區,屬于亞熱帶濕潤季候區[3]。境內四季溫潤,水質優良,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3%,年降水量1 100~1 500 mm,相對濕度83%,年平均氣溫在16.3 ℃左右,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八角樹生長。樂業縣八角種植歷史悠久,是廣西八角的主產區之一[2]。近年來八角市場收購價高,人們種植八角積極性高,八角種植面積不斷增加,據統計,樂業縣八角種植面積已達9 512.9 hm2。由于管理跟不上,八角病蟲害發生次數不斷上升,涉及的面積不斷擴大,據調查樂業縣八角病蟲害的發生面積約1 025.3 hm2,占比達10.8%。病蟲害造成八角產量質量逐年下降,林農收益減少,影響林農對八角經營的積極性,嚴重制約了八角產業的發展。
2 病蟲害防治的必要性
人們種植八角樹的初衷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居住條件,致富奔小康,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采取科學種植,精耕細作,及時清除林間雜草雜灌、修剪、施肥、墾復、病蟲害防治等。病蟲害防治在整個八角種植管護過程中十分重要,一旦發生病蟲害而沒有及時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將會使病蟲害植株生理機能受損,養分輸送不暢,植株逐漸衰弱,影響八角樹的正常生長、開花、結果。病蟲害嚴重的甚至整株整片八角樹葉子掉光、不結果或死亡。八角質量降低和產量減少,人們收入自然也減少,從而使人們喪失了種植管護八角的信心,最終種植八角的初衷也無法實現,因此,在八角種植管護過程中應格外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八角病蟲害防治須貫穿整個種植過程,提高對其重視程度,時刻留意觀察,出現病蟲害及時防治。
3 病蟲害發生原因
3.1 種植密度過大
八角種植規格株行距一般為4 m×5 m,種植密度500株·hm-2。而在人們種植過程中,由于缺乏八角種植技術指導,一般都是按株行距3 m×3 m的規格進行種植,種植密度1 112株·hm-2。人們一味地認為種多種密產量就高,收入就增加,然而種植過密會降低林內通風性,影響透光率。林內密度過大,空氣不暢,土壤潮濕,光照不足,極易滋生細菌,引起八角植株病蟲害的發生。
3.2 管理粗放
3.2.1 未清理林地
由于人們生產經營管理觀念落后,在八角林種植過程中重種植、輕管護,大部分采取粗放式的經營管理模式,八角種植后任其生長,林內雜草叢生,小灌木橫生,增加了林木密集度,降低了林內通風性和透光率,同時雜草雜樹與八角樹競爭水分和養料,影響八角樹的正常生長。此外,林內腐爛枯枝樹葉和郁閉的環境極易滋生細菌繁殖害蟲,從而引起八角林病蟲害發生。
3.2.2 缺乏墾復
人們種植八角時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種后未對林地進行墾復,土壤未翻起,得不到太陽光中紫外線消毒殺菌,在潮濕環境下,土壤內易滋生大量病菌,感染八角植株根系,從而導致八角樹發生病蟲害。
3.2.3 缺乏修剪
科學修剪是培養樹形、提高產量和預防病蟲害的一種有效手段。粗放式的管理,任由八角樹自由生長,枝葉交叉重疊,通風不暢、光照不足;不及時對植株進行科學合理的修剪,部分枝條被感染病菌后未及時剪掉清理,在適宜的條件下病菌感染速度加快,最初從一根枝條發展到病害傳染整株八角樹,如采取的措施不及時有效,最終整片八角林都可能被病害感染,輕則八角產量下降,重則不結果或植株死亡,嚴重影響經濟收益。
3.2.4 養分不足
八角進入結果期后對養分需求量大,一年結果兩次——春果和秋果,樹體內的營養消耗較多,土壤中的大量元素(氮、磷、鉀)和微量元素隨著果實采收及落葉大量流失,應給予八角樹科學合理地追施氮磷鉀復合肥以補充養分,如不能及時人工補充養分,土壤中原有的養分將隨著八角樹的生長消耗變得越來越少,八角樹生長處于半停止狀態,樹勢變弱,樹葉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嚴重影響八角樹的正常生長、開花和結果,導致八角樹抵抗病蟲害能力降低,增加病蟲害感染率。2C2BCF93-6A25-4765-87B2-28DD418F2B89
3.3 缺乏技術支撐
掌握八角種植技術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投入與產出比。廣大林農對八角種植技術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后,普遍存在憑經驗種植,只種不管,種后等收,靠天吃飯的思想,從而淡化了技術的重要性,影響了學習掌握八角科學種植技術的積極性,同時缺乏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指導提供技術服務。林農對病蟲害的種類、發生規律、防治措施等了解不夠,認識不到位,粗放管理,病蟲害發生后無從下手,不懂用什么方法、用什么藥物去防治,沒有在第一時間選擇正確的方法和合適的藥物去防治,而是憑經驗盲目濫用化學農藥進行治理,不但沒有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嚴重污染生態環境,不利于八角樹的健康生長,從而使病蟲害蔓延擴大,八角林損失嚴重。
4 病蟲害預防措施
4.1 調整種植密度
根據林內實際情況,對種植過密的植株進行間伐變稀,伐去被壓株及衰弱株、病株,去弱留強,留優去劣,每667 m2保留33株左右,植株樹冠間隔1.0~1.5 m,
使植株的枝葉向四面八方伸展,不擁擠,不重疊,保持較好的通風性和透光性。對種植過稀的林地進行補植補種,補植時間選擇在冬天,減少水分蒸發有利于苗木成活。在缺株的地方用帶土移植或帶營養杯的苗木進行補植,提高苗木成活率。調整種植密度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林地內的通風、透光、營養環境,增強樹勢,抑制病蟲害滋生,減少病蟲害發生。
4.2 清除枯枝雜草
對林地內的枯枝雜灌雜草定期進行清除是預防和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有效措施,每年在7—8月進行一次全面砍草或鏟草,或用除草劑噴殺,把小樹、小藤一起砍掉。冬季把林內的枯枝干雜草爛樹葉清掃干凈,把修剪掉的病害枝條一起帶出林地集中燒毀,把林地內的蟻窩、鼠穴挖掉或噴灑專用農藥進行滅殺,切斷病蟲害滋生源,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
4.3 科學修剪
科學合理的修剪是培養樹形、減少病蟲害、提高八角產量的有效措施。修剪時,一般在冬季整形重剪,春季輕剪。當八角樹植株長到2 m高時及時打頂,利用修剪和拉枝等技術培養樹形,使樹形結構合理,剪除一些徒長枝、病蟲枝,樹枝之間不交錯、不重疊,以保證樹體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培養豐產樹形。進入結果期后應剪除過密枝、徒長枝、不結果枝、枯枝、纖弱枝及病蟲害枝條等,調節枝條的密度和分布,保持八角樹良好的冠狀樹形。掛果少密度大的枝條適當重剪,稀疏的輕剪或不剪;以整個樹冠為參考,靠下部中間的枝條適當重剪,靠中部和上部中間的樹條及外圍枝條適當輕剪;病蟲枝、僵化枝、枯樹枝重剪,生長健壯的枝條輕剪。及時合理剪掉八角樹上新萌生的枝條,把樹上蜘蛛網打掃干凈,清掃林地上的枯枝落葉、雜物等,提高通風性和透光性。
4.4 合理墾復
沒有清理過的林地,第一年要全面墾復一次,然后每隔3年墾復一次,墾復的深度為10~15 cm。在坡度小于15°的林地可采用全墾,墾復時盡量不傷根,保證八角根系對水肥的吸收,同時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保肥保水能力,促使新根萌發[2]。在坡度在15°~25°的林地,一般不宜進行全面墾復,可改帶狀墾復,在行與行之間隔一行墾一行,留一行不墾,依次進行,樹冠滴水線內全墾,來年再輪替墾復,有利于保持水土。坡度在25°以上的八角林地要進行塊墾,沿樹冠垂直投影做方形深墾,將表土、青草翻埋在下面,上面再培上新土。
4.5 補足水肥
八角一年結果兩次,花果不離枝,對養分需求量大,為了確保八角連年豐產穩產,就必須根據八角樹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地進行人工施肥,供應充足的養分,以促使其四季葉、梢、花、果的不斷生長。第一次在八角采收后的11—12月進行。此次施肥,能及時補充養分,增強幼果越冬的抗逆性,保果、壯果,防止春季大量生理落果,促進幼果生長壯大;并能有效促使春梢老熟后成為秋季的結果枝,新抽生的健壯枝梢是次年豐收、連年穩產的保證,亦有一定的防蟲防病作用。第二次施肥在5-6月進行,此時是八角果實生長發育和花芽分化萌動期,此次施肥能提高著果率和掛果量,提高品質,促進花芽分化,為來年增產增收打下基礎。施肥以磷肥和鉀肥為主,硼肥為輔,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或施八角專用肥料。大樹每株施2 kg左右,小樹每株施1 kg左右。采用挖環形溝方式施肥,即沿樹冠滴水線挖一環狀溝,溝長深15~20 cm、寬20 cm左右,將肥料均勻地撒在挖好的溝內,然后復好土。
4.6 加大技術培訓力度
針對林農缺乏八角種植技術這一難題,政府和相關農林科技部門應高度重視,制定相關培訓幫扶政策,配套相應資金,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到各村屯開展八角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手把手傳授,使經營者熟練掌握八角種植技術。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為林農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建立一幫一帶機制,定期回訪,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建立技術指導服務微信群,成立技術互助小組,及時解決林農生產中遇的技術難題,做好八角病蟲害防治工作,疏通技術瓶頸,提高八角產量,增加林農收入。
5 病蟲害治理措施
5.1 病害
八角樹常感染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煤煙病[4]。炭疽病具有傳染性強、易感染、難根治的特點,常在夏季和雨季發病,主要為害八角的葉子、枝梢、果柄和果實,被害部位呈現褐黑色、烤焦炭化樣,嚴重影響植株生長、開花、結果,嚴重時整株死亡。煤煙病是葉片兩面均有黑色煤污狀物,由真菌中的子囊菌引起的葉部病害,此病是介殼蟲、蚜蟲在吸取八角葉片汁液的過程中傳播病菌并蔓延的,影響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同時為害枝條和嫩梢,減少八角產量[5]。防治方法如下3方面。1)加強林地管護,及時清除雜草雜灌,調節疏密度,保證林地有充足光照,把感染炭疽病的植株挖除并集中到較遠地方燒掉,減少感染源。2)用百菌清1 000倍液+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炭疽福鎂1 500倍液或0.5%波爾多液進行噴灑防治炭疽病。3)用白僵菌粉劑和蘇云桿菌粉劑交替噴灑,或用40%樂果乳劑1 000~2 000倍液或50%的敵敵畏乳油500~1 000倍液噴灑,或在樹干打孔注射農藥,噴殺八角介殼蟲,使煤煙病失去傳播媒介,消除病害。
5.2 蟲害
八角樹主要蟲害有八角尺蠖、金花蟲、介殼蟲和象鼻蟲,主要為害八角葉片、嫩梢、枝干、果實,引起枯枝、落葉、落花、落果,被介殼蟲為害的植株還可誘發煤煙病,削弱樹勢,導致八角產量減少。防治方法如下。1)加強林地管理,及時砍草墾復,剪除病蟲害枝及枯枝并集中燒毀。2)通過物理方式進行防治,如安置殺蟲燈、捕蟲設備等,同時采取人工捉成蟲、挖蟲繭和刮出蟲卵等措施進行防治。3)交替使用白僵和蘇云桿菌進行噴殺,或用敵百蟲800倍液、功夫
2 000倍液、樂斯本1 000倍液等藥液噴殺,可收到較好效果。
6 結語
近年來,市場上八角收購價格一直處在高位,許多八角種植戶獲得了豐厚的收入,從而吸引了更多的農戶種植八角,八角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在此背景下,當地政府和農林科技部門應制定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大科學種植引導力度和病蟲害防治宣傳力度,提高人們對八角病蟲害防治重要性的認識,做好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特別是要加強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對開展大面積病蟲害防治的林農給予資金和藥物支持,減輕種植戶負擔,減少病蟲害傳染源,提高管護積極性,切實推動八角產業穩步健康發展,使之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好產業。
參考文獻:
[1] 匡桂蘭.八角林低產原因及改造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11):167.
[2] 楊國勝.八角低產林改造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2):184.
[3] 黃朝桂,王穎,李待幸,等.生物有機肥在有機獼猴桃種植中的應用研究[J].吉林農業C版,
2013(3):89-90.
[4] 劉瑞新.六萬林場八角林病蟲害為害結構調查初報[J].廣西農學報,2015,30(6):50-53.
[5] 陸善旦.八角肉桂金銀花高產栽培與加工[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張春雨)2C2BCF93-6A25-4765-87B2-28DD418F2B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