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怡
摘 要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應用,我國數字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重中之重,通過數字經濟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擴大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空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簡單介紹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戰略,指出數字經濟對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分析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困境;為讓數字經濟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提出加快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轉變觀念,提升整體數字素養;注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建設安全兩手抓,保障農村數字化網絡安全等措施。
關鍵詞 數字經濟;鄉村振興;困境;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40
鄉村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是固本之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中之重。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各行業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也賦予了農業農村發展強大的動力。要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的優勢,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解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困境,重塑農業經濟結構,實現鄉村全要素的數字化轉型,建成社會主義美麗新農村。
1 內涵
1.1 數字經濟
所謂數字經濟,就是通過大數據應用,識別各種有用的知識信息,并應用到各行各業中,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從技術層面上來講,數字經濟以各種數據資源為主要要素,包括大數據、云計算、5G網絡、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各種新興技術,重塑了各種要素資源的利用方式,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1]。數字經濟具有與傳統經濟明顯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3個方面。1)高速性。數字經濟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將人們通過互聯網聯系在一起,信息傳遞和經濟往來更加便捷,大大加快了信息處理的節奏。
2)高度融合性。數字經濟下,以往傳統三大產業之間的邊界更加模糊,相互融合的速度加快。3)直接性。數字經濟的發展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直接,組織結構也趨于扁平化,減少了中間組織存在的必要性,有助于節約交易成本。
1.2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上提出的重點戰略。我國經濟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我國仍然是傳統農業大國,“三農”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2]。在此背景下,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中央和國務院連續發布一號文件,將鄉村振興戰略提升到國家層面。具體來說,鄉村振興就是要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鄉村建設道路。
1.3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近年來,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速度加快,農村網民數量快速增加,這也為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網絡直播、微商、農村電商等推動了農村地區互聯網營銷的模式創新,減少了農副產品的流通環節,形成了農副產品流通新業態。2021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9 549.3億元,而2016年全年農村網絡零售額才8 945.4億元,短短幾年時間取得跨越式發展,這也是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促進農民增收的最直觀體現,說明數字經濟在農村地區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宏觀上,國家也高度重視農村數字經濟的發展。2018年,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實施數字鄉村的戰略;2019年,發布了《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為農村地區數字經濟發展進行了整體規劃設計,數字鄉村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
2 體現
2.1 產業振興
產業振興、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和根基,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只有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鄉村發展問題。數字經濟背景下,通過加大鄉村地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快網絡通信建設,不僅能夠帶動農業產業的升級,還能激發農業產業發展活力,推動農業產業向智能化、規模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為鄉村產業振興擴寬路徑。如通過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搭建農業產銷體系、農村電商平臺,都是數字經濟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體現。
2.2 人才振興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石,任何產業的發展,人才都是關鍵。鄉村振興的實現,離不開人才的引領和支持,鄉村人才供需的矛盾也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數字經濟的發展則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優途徑。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廣泛應用,不僅擴大了農村地區的營銷渠道,提供了便捷的客戶服務,更為重要的是為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創造了便利的條件。通過互聯網,在農村也可以接受最先進的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提高了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了低成本和低門檻的創業就業機會,有利于減少農村地區人才流失,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2.3 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要走文化興盛的道路,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要充分建立文化自信,在鄉村振興中傳承和發展農耕文明,促進鄉村文化興盛,賦予鄉村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充分挖掘鄉村文化的價值,使鄉村文化能夠成為鄉村振興的強有力支撐,同樣離不開數字經濟支持。通過“互聯網+鄉村文化”的形式,依托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的強大傳播力量,有助于文化資源在農村地區的廣泛傳播,同時也有助于農村文化資源的傳承和保護,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2.4 生態振興
鄉村振興必須要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新農村。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基礎設施的城鎮化與觀念意識的城鎮化不同步問題突出,放大了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問題。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有助于鄉村生態的全面振興。例如,通過數字技術在農村重點區域搭建環境自動監測平臺,能夠對環境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全程監控,從而倒逼人們環境觀念的轉變;“區塊鏈+物聯網”技術對農產品生產流程精準溯源,確保來源可溯、責任可究,真正實現農產品的無公害化,有利于生態農業建設。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
2.5 組織振興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實現治理有效的總要求,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振興,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振興才有真正的“主心骨”。數字經濟對于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重要作用。基層黨建工作與互聯網技術有效融合,保障了農村基層工作的更高效運轉。通過線上智能化管理,數字化應用和基層治理緊密結合,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提升農村基層組織服務水平,實現鄉村組織振興。
3 困境
3.1 數字基礎建設仍顯薄弱
在廣大農村地區,互聯網已經不再是新鮮事物,據資料統計,截至2021年6月,農村網民人口達2.97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9.2%,網絡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仍要認識到,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仍然存在,農村地區的數字基礎建設與城市相比仍很薄弱。在5G大力普及的新時代下,很多農村地區4G信號都不穩定,更不要說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普及和應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3.2 數字化意識仍需提高
在廣大農村地區,雖然互聯網普及的速度很快,但大多數農民沒有數字化服務鄉村振興的意識,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數字化可能給農村帶來的影響。在城市居民通過網絡學習和工作已經成為常態的今天,農村地區大多數居民上網仍只是刷短視頻、追網劇,數字化意識遠遠落后于城市。數字經濟無疑會給農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農村基層工作人員和農民思想比較傳統,認為虛擬數字化的風險太高,對相關政策理解不深,對數字經濟不理解、不信任,數字經濟發展建設速度有待提高[3]。
3.3 高端數字化應用人才嚴重不足
與城市相比,農村高端數字化應用人才在數量上存在明顯的差距,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是目前城鄉差距的最突出表現,也是鄉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在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上都處于明顯劣勢,難以吸引人才,不能發揮高端數字化人才的支撐作用。特別是很多農村地區“空心化”嚴重,很多高素質人才在走出農村后往往不愿意返鄉工作,留守的往往是老人和兒童,針對農村數字化人才的培訓工作也無法得到切實開展,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地區數字化人才缺失的問題[4]。
3.4 網絡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在農村地區,數字經濟依托互聯網等技術對農業產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匿名性,所產生的網絡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1)農村地區的數字化基礎建設不到位,網絡監督機制不健全。如近年來農村電商發展迅猛,但網絡電商平臺尚未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監管標準,對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保障機制還未形成規范化和制度化,具有一些潛在風險。2)農村地區普遍缺乏數字化管理人才,大多數農民沒有網絡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增加了網絡安全問題帶來的社會隱患。
4 路徑
4.1 加快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首先要打好數字化基礎,加快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1)政府要做好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優化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和環境。設立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偏遠落后農村地區的數字基建。2)要積極培育當地數字化龍頭企業,引導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通過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的下沉,推動農業產業化升級改造。以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載體,逐漸縮小城鄉數字化差距。
4.2 轉變觀念,提升整體數字素養
無論是農村地區基層政府,還是廣大農民群體,都要積極轉變觀念,培養形成數字化意識。政府要認真學習黨中央下發的關于數字鄉村發展的相關文件精神,并在農村地區廣泛宣傳,形成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農民是鄉村數字經濟發展的直接參與者,要通過各種形式培養他們的數字化意識,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字化素養,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數字經濟建設中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開設培訓班,通過專業引導,切實提升農民的數字化意識和素養。
4.3 注重數字化人才的培養
數字經濟對鄉村振興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讓“數字”真正轉換為鄉村振興的力量,離不開數字化人才的支持。1)要充分利用農村現有的教育資源,并積極吸收外部優質資源,培育“新型數字農民”,在農村地區普遍開展數字化培訓工作,提升農民的整體數字化水平。2)要“引進來、留得住”,通過提高待遇、改善數字化環境等一系列工作,為高素質數字化人才扎根農村提供豐厚待遇,為數字鄉村提供人才支撐[5]。
4.4 建設安全兩手抓,保障農村數字化網絡安全
數字鄉村建設過程中,網絡安全關系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要做到建設安全兩手抓,切實保障農村數字化網絡安全。1)相關政府部門要做好監督和網絡安全宣傳工作,對網絡詐騙等違法行為給予堅決打擊,凈化網絡環境。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保障。2)農民也要提高自身網絡安全意識,不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6]。
5 結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離不開數字化技術的支持。在數字經濟的驅動下,能夠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收入水平,推動鄉村治理的現代化。要進一步推動鄉村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讓數字經濟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 郭嵐.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快數字鄉村建設研究[J].江南論壇,2022(2):10-13.
[2] 楊志萍.數字賦能鄉村產業振興的內在邏輯與現實選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9(3):32-36.
[3] 李凱悅,韓越.“十四五”時期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挑戰與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24):
101-103.
[4] 龐國光,伍國勇,盧鳳雛.鄉村數字經濟發展困境及路徑探析[J].新疆農墾經濟,2022(1):25-32.
[5] 劉宗童.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9):147-151.
[6] 溫毓敏.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與對策分析[J]. 商展經濟,2022(4):27-29.
(責任編輯:劉寧寧)07F06353-6576-46B1-95D4-CB256A4DC9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