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 張立全 周玉松
摘 要 現代農業背景下,加強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可以起到保障糧食安全、保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等作用。然而聯系實際,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還面臨著農田基礎設施薄弱、各地建設水平不平衡、社會參與程度較低、項目后期管護不足等問題,無法保證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質量。針對這些問題展開深入分析,并結合實際采用適宜模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活動,通過科學籌劃,合理設計;強化制度,嚴管資金;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引進技術,打造平臺;加快融合,鏈式發展;落實管護,長效受益等措施,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 現代農業;高標準農田;整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3.211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0.076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國加大了農業扶持力度,特別是大規模地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對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和促進農村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加強現代農業背景下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對策研究也顯得十分必要[1]。聯系加強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的重要意義,對現代農業背景下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面臨的問題進行細致分析,并圍繞高標準農田整治常見模式,從規劃設計、制度建設、資金投入、技術研發等方面入手,提出行之有效的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對策。
1 重要意義
1.1 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隨著城鎮現代化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急劇減少,對現代農業發展造成極大影響,再加上人們對農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僅靠傳統模式進行農產品生產,不僅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農產品需求,還可能會引發國家糧食危機,而大力開展農田整治工作,就可以通過對高標準農田進行建設,使糧食生產效率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也能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1.2 保證市場農產品供給充足
在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高品質等特征,這無疑對現代農業發展帶來極大挑戰,尤其是市場上所供給的農產品還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種類、質量提出的要求。加強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結合市場農產品需求信息,充分整合現有耕地資源,并對多樣化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既能夠滿足市場農產品供給實際需求,又能夠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1.3 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農村經濟發展,并對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先進機械技術推廣等工作尤為關注,以便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持。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的展開,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模式改革創新,并在各項資源、先進技術等支持下,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更好條件,并在創新升級中找到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2]。
2 面臨的問題
2.1 農田基礎設施薄弱
要確保高標準農田整治效果,需要良好的基礎設施提供支持,但是聯系實際發現,一些地區農田基礎設施還較為薄弱,特別是在科學技術應用方面,與現代化還有較大的差距。
2.2 建設水平不均衡
雖然我國建立了統一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范,但是從最終取得的效果來看,建成效益難以進行科學評估;再加上一些地區對農業發展重視不夠,最終高標準農田整治水平也體現出參差不齊的特點。
2.3 社會參與程度不夠
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需要政府、社會、群眾等都參與其中,在更好解決項目資金問題的同時,提升實際整治工作效率與質量,然而目前社會參與程度還比較低,特別是在社會組織和基層群眾方面,投資建設和管護積極性還不足。
2.4 項目后期管護不足
在完成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以后,要想獲得持續的效益,要高度重視管理維護工作,但是相關機構往往將更多精力放在怎樣建設高標準農田上,項目后續管護工作沒有跟上,嚴重制約了農業現代化發展[3]。
3 常用模式
現代農業背景下,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較常采用模式主要有以下3種。
3.1 良田改造
這一模式在耕地自然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較為適用,實際整治主要是圍繞田地基礎設施,采用深耕細作、機械化作業等方式,對其進行升級改造,并積極推廣農田適度規模經營,既能夠保證耕地數量和質量,又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3.2 產業引領
這一模式在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中運用,主要是以市場作為指導,詳細了解所在地區的農業發展狀況,并從推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方面入手,明確地區農業主導產業及未來發展方向;同時注意培育發展特色農產品產業,使所在地區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土地利用格局;進一步完善農田建設方案,并積極引入科學技術,大力培育優質土地生產要素。
3.3 水資源引導
高標準農田整治中,水資源占據著重要地位,特別是在我國水資源總量大、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需要各地在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時結合本地區實際,充分發揮水資源利用價值,如西部地區可以采用渠道防滲、節水灌溉等措施,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并在此過程中注意加強農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而東部地區就可以利用天然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灌溉農業,努力實現增產增收[4]。
4 有效對策
4.1 科學籌劃,合理設計
在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前,需要安排專業人員深入當地,對地區農業發展、土壤水源等狀況進行系統了解,并根據所得地區農業發展基本情況數據信息,科學制定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實施計劃,相關措施有以下3方面。
4.1.1 合理布局
對所在地區的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主導產業等進行全面綜合考慮以后,可以選擇潛力較大村鎮作為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的重點,并由此輻射帶動周邊村鎮進行高標準農田規劃建設。38698C84-FB71-4D14-9709-9E53DE65E42C
4.1.2 綜合配套
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要將田間排灌工程建設和改善耕地數量質量放在首要位置,并采用多項措施加強綜合治理,最終形成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設施配套、農藝農機先進等良好局面,為現代化農業經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4.1.3 整體推進
根據實際農田分布和自然條件情況,確定農田連片規模,并融入集中投入、整體推進等工作模式,提高農田整治工作效率,切實保障農田改造質量[5]。
4.2 強化制度,嚴管資金
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眾多部門及人員參與其中,涉及的項目資金數額也較為龐大,若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進行約束和規范,職責履行不清、資金使用不合理等發生概率也會明顯提高,并嚴重影響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順利開展和最終取得成效。為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4.2.1 制定科學工作實施方案
在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之前,要圍繞實際工作目標,對涉及的工作內容、實施流程、參與部門等進行認真梳理,并在此基礎上科學制定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各部門職能,使其開展工作做到各司其職的同時,各項工作任務也能真正落到實處。
4.2.2 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制度
在統籌各類資金以后,要安排專人對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進行管理,并做好項目開發資金合理分配工作,避免出現缺口較大、浪費嚴重等問題。
4.3 政府推動,社會參與
田地規模多是以家庭單位進行劃分,這就給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帶來極大困難,并且這一項目推進也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才能夠保證最終工作成效。具體措施如下。
4.3.1 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能
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相關政府部門要率先參與進來,并通過做好地區高標準農田宣傳下沉活動、制定頒布更多相關扶持政策等工作,讓更多農民群眾參與進來,在促進土地流轉中不斷擴大農田經營規模,最終為高標準農田規模化經營打下堅實基礎。
4.3.2 引導社會企業參與其中
在深化地區農戶高標準農田建設重要性認識以后,采用因勢利導方式,吸引更多社會企業參與投資,既能夠解決地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資金不足問題,又能夠為地區發展現代化農業創造更好條件[6]。
4.4 引進技術,打造平臺
將現代農業機械設備、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等引入到高標準農田整治中,不僅可以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還能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具體措施如下。
4.4.1 積極引入新設備和新技術
可以從種植、施肥、灌溉等方面入手,將最新農業種植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化設備應用到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中,使之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進行規模化應用,使農業生產更加貼合農業現代化發展標準。
4.4.2 打造信息網絡平臺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農產品銷售網絡平臺進行打造,不僅可以將農產品市場需求信息及時傳遞給農戶,還能指導農戶對自身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并通過網絡平臺對自身生產的農產品進行快捷銷售,最終農戶的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也能得到明顯提高,并促進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7]。
4.5 加快融合,鏈式發展
將農業現代化與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有效結合起來,為現代化農業發展提供更多新路徑,推動現代化農業更好更快發展。具體措施如下。
4.5.1 加強農田深化改造
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能夠發展農業種植經濟,還能夠結合地區環境和生態,延伸和拓展相關產業鏈,如發展特色農業、建立示范園區、打造生態旅游等,將這些相關產業發展與高標準農田整治相結合,使農田改造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同時提升經濟收入。
4.5.2 拓寬上下游產業鏈
在明確地區農業發展規劃目標后,對上下游的產業鏈進行有效延伸和拓展,執行時也要注意對道路、網絡、水利等基礎配套設施加快完善,為農業產業鏈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4.6 落實管護,長效受益
在完成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后,要想取得長效受益效果,還要對高標準農田管護工作給予重視。相關措施如下。
4.6.1 明確管護職責
在完成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后,可以將水利設施、硬化道路等主要工程移交給當地政府組織進行使用和管護,也可以堅持誰使用、誰管護,誰破壞、誰維修等原則,明確管護各方利益和責任,執行時也要注意簽訂管護合同,避免出現履職不積極、開展工作未落實等狀況。
4.6.2 引入市場機制
鼓勵采用承包、租賃等方式,讓更多專業的社會組織機構對高標準農田工程進行管理和維護,保證項目穩定持續運營。
4.6.3 加強宣傳教育
從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立項起,當地政府部門就要貫徹落實各項公告制度,并充分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對公告制度內容進行廣泛宣傳,并吸引當地農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高標準農田整治活動中,在項目完成后當地群眾也能自覺參與到管護工作中。
5 結語
現代農業背景下,開展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需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高標準農田整治的現實意義,并深入到實地對地區農業發展基本情況進行細致了解,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的高標準農田整治模式,操作中也要注意做好合理布局、綜合配套、技術集成、落實管護等工作,確保高標準農田整治工作開展效果,并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 甘秀萍.高標準農田土地整治規劃設計分析[J].農家參謀,2018(2):29.
[2] 凌靜.四川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區域潛力、投入產出特征與績效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7.
[3] 李玥.土地整治與農業綜合開發建設高標準農田的實踐與思考[J].新農業,2022(5):55-57.
[4]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廣東省農田整治提升行動方案(2021—2025年)[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1(8):12-15.
[5] 殷海燕,汪靜,阿拉騰圖樂嘎.淺議青海省土地整治工作現狀[J].青海國土經略,2017(4):30-32.
[6] 張子旭,盧兆鑫,韓海英.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助力現代農業發展[J].地球,2017(6):66-68.
[7] 湯舜玲.基于現代農業背景下對高標準農田整治模式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2):19-20.
(責任編輯:劉寧寧)38698C84-FB71-4D14-9709-9E53DE65E4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