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劍華
(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廣東 中山 528425)
指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上肢骨折。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手指腫痛、畸形、活動受限、有骨擦音等[1-2]。此病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進行手術治療能達到復位、固定病變骨骼的目的。但術后患者骨折愈合的時間普遍較長。因此,目前臨床上常會采用紅光治療儀對骨折術后患者進行輔助治療,以促進其骨折處的愈合。肢傷一號方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絡、強壯筋骨的作用。本文對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46 例指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用肢傷一號方聯合紅光治療儀對指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選擇2019 年3 月至2021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46 例指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中醫骨傷科常見病診療指南》[3]中關于指骨骨折的診斷標準,且接受了手術治療;2)病情經X 線檢查被確診為指骨骨折;3)存在手指腫脹、瘀斑、疼痛、活動受限、畸形、感覺異常、舌苔紫暗、脈弦澀等表現;4)其本人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因腫瘤、結核所致的骨折;2)對本研究中所用的中藥材存在嚴重的過敏反應;3)治療配合度過低;4)存在陳舊性骨折;5)基線資料不全。按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23例)和對照組(23 例)。觀察組23 例患者中有女9 例,男14 例;其年齡為18 ~70 歲,平均年齡(44.03±3.72)歲;其中有開放性骨折患者17 例,閉合性骨折患者6 例。對照組23 例患者中有女11 例,男12 例;其年齡為18 ~72 歲,平均年齡(45.06±3.99)歲;其中有開放性骨折患者20例,閉合性骨折患者3 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性別組成、年齡、骨折類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治療方法 在術后,為對照組患者采用紅光治療儀〔生產廠家:重慶名希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批準文號:渝食藥監械(準)字2014 第2260129號,執行標準號:YZB/ 渝0121-2014,型號:MGZ-L1〕進行治療,方法是:將紅光治療儀的輸出波長設置為620 ~640 nm,對患者的患肢進行紅光照射治療。燈頭至手術切口的距離為35 ~55 cm,每天治療2 次,每次治療30 min。在照射過程中,患者若有明顯的不適感,需及時停止治療。連續治療12 d。為觀察組患者采用肢傷一號方聯合紅光治療儀進行治療。肢傷一號方的方劑組成和用法是:當歸、赤芍、生地黃各12 g,桃仁、黃柏、防風、木通各10 g,紅花、甘草各6 g,乳香5 g。水煎服,每天1 劑(250 mL),分早晚兩次溫服。連續治療12 d。采用紅光治療儀進行治療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一致。
1.2.2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和治療前后其手指功能的評分。分別在治療前后采用手指功能評分量表對患者的手指功能進行評價。該量表的總分為100 分,評分與手指功能呈正相關。2)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骨折部位疼痛、手指關節功能障礙、腫脹等)的發生情況。3)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將患者的臨床療效分為顯著、一般和無效。顯著:治療后,患者的手指功能評分≥75 分,其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均較短,且未發生手指關節功能障礙等不良事件;一般:治療后,患者的手指功能評分為60 ~74 分,其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均較短;無效:治療后,患者的手指功能評分≤59 分,其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均較長。總有效率=(顯著例數+一般例數)/ 總例數×100%。
1.2.3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數據錄入至統計學軟件SPSS 22.0 中進行處理,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手指功能的評分等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治療的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和骨折愈合的時間分別為(8.83±1.53)d、(7.82±1.05)周,對照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和骨折愈合的時間分別為(11.05±1.89)d、(12.05±1.43)周;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和骨折愈合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53.35±2.64)分,對照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54.06±2.88)分;兩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75.03±3.86)分,對照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62.64±3.15)分;觀察組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和治療前后其手指功能的評分(± 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骨折愈合的時間和治療前后其手指功能的評分(± s)
組別 手術切口愈合時間(d) 骨折愈合時間(周)手指功能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23) 8.83±1.53 7.82±1.05 53.35±2.64 75.03±3.86對照組(n=23) 11.05±1.89 12.05±1.43 54.06±2.88 62.64±3.15 t 值 4.378 11.435 0.872 11.927 P 值 0.001 0.001 0.388 0.001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8.7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對比[ 例(%)]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例(%)]
指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上肢骨折。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在所有上肢骨折中,指骨骨折占12.5% 左右。刀砍傷、擠壓傷、暴力扭轉等直接、間接暴力因素均易引起指骨骨折[4-5]。中醫認為,發生骨折可導致患者出現氣血凝滯、脈絡受損的情況。這會對患者的筋骨愈合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對骨折患者進行中醫治療時,需以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和營續損、舒筋活絡、補益氣血、強壯筋骨為主要治療原則[6-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時間和骨折愈合的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用肢傷一號方聯合紅光治療儀對指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促進其骨折處的愈合。這主要是因為紅光治療儀可通過發出紅色可見光來對機體產生光化學作用,從而可達到增加過氧化氫酶活性、促進患者機體代謝、細胞新生及創傷愈合的目的。同時,紅光還有改善患肢血液循環、增強患者免疫力的作用,對促進患者手術創傷的愈合和骨折愈合有積極的影響。但有研究指出,單純使用紅光治療儀對指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欠佳(對患者患肢神經功能的恢復無明顯療效)。肢傷一號方中的當歸有補血活血之效,赤芍、生地黃、紅花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之效,桃仁有活血祛瘀之效,黃柏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效,防風有解表祛風之效,木通有通利血脈、瀉火行水之效,乳香有活血止痛之效,甘草有調和諸藥之效[8]。上述諸藥合用可起到活血祛瘀、舒筋活絡、強壯筋骨的作用。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82.6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8.7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34.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用肢傷一號方聯合紅光治療儀對指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較為理想的療效,能夠有效降低其術后骨折愈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這主要是因為,紅光治療對患者患肢經脈無明顯療效,而肢傷一號方除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絡、強壯筋骨的作用外,還具有改善微循環,糾正缺氧,降低血栓發生風險的作用,故可促進患肢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用肢傷一號方聯合紅光治療儀對指骨骨折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有效促進其骨折處的愈合和手指功能的恢復。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