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芳
(修文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 貴州 修文 550200)
近年來,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此病主要是由胰腺中的消化酶被激活,引發胰腺自身炎癥反應所致[1]。可引發胰腺炎的原因較多,暴飲暴食、酗酒、膽結石、胰管堵塞、外傷、甚至持續多年的高血壓和血脂異常都可誘發胰腺炎[2]。胰腺炎發作時表現為上腹嚴重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現嘔吐(吐后疼痛不緩解)、心悸、低血壓、休克等情況[3]。重癥胰腺炎會影響其他臟器的功能。對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盡早控制住其病情的進展,以降低其死亡率[4-5]。進行營養支持是臨床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6-7]。合理的早期營養支持可促進患者胰腺組織損傷的修復,并可使其盡早過渡到低脂飲食。有研究指出,對于不耐受經胃營養或有反流和誤吸高風險的危重癥患者,宜對其進行小腸營養支持。空腸營養管是進行小腸營養支持的管道。但有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空腸營養管置入的患者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8 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研究,旨在分析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選 擇2019 年4 月 至2020 年4 月 我 院 收 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58 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9 例患者。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5 例,女性14 例;其年齡為35 ~70 歲,平均年齡為(52.5±3.1)歲。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3 例,女性16 例;其年齡為36 ~71 歲,平均年齡為(53.5±2.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空腸營養管的置入。為觀察組患者采用床旁徒手法進行空腸營養管的置入,方法是:1)置管前先為患者靜推10 mg 的胃復安,讓其保持右斜臥位,將床頭抬高30 ~45°。2)用生理鹽水浸泡空腸營養管的前端,用20 mL 的生理鹽水沖洗管腔(可在起到消毒作用的同時增加潤滑性)。3)經鼻腔置入空腸營養管,置入50 ~60 cm 后進行胃液的回抽,如抽出胃液則提示營養管已插入胃內。插管過程中,可采用聽診法+ 注氣法判斷營養管的位置。4)在營養管中放入導絲,以均速推進導絲,每次推進2 cm,共推進70 ~80 cm。在有落空感后,用聽診法+ 回抽法判斷營養管是否已跨過幽門(右上腹的氣過水聲比左上腹的氣過水聲大,且回抽有膽汁樣液體表明營養管已跨過幽門)。在導絲的引導下繼續插入營養管。在營養管經過Treitz 韌帶后,采用聽診法確定其位置。如左中腹的氣過水聲比右中腹的氣過水聲大,且注入20 mL 水后回抽液少于5 mL,則表明營養管已置入空腸內(置入深度通常在110 ~120 cm 之間)。完成置管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置管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治療前后的營養指標(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并統計其治療后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的置管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分別為(20.14±5.78)min、(15.26±3.21)d、(2.71±1.05)萬元。觀察組患者的置管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分別為(19.31±6.82)min、(8.14±4.23)d、(2.02±1.08)萬元。兩組患者的置管時間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置管時間(min) 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萬元)對照組(n=29) 20.14±5.78 15.26±3.21 2.71±1.05觀察組(n=29) 19.31±6.82 8.14±4.23 2.02±1.08 t 值 2.214 5.121 4.264 P 值 >0.05 <0.05 <0.05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中有2 例患者發生腹脹,有3 例患者發生腹瀉,有2 例患者發生反流,有1 例患者發生吸入性肺炎,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7.6%(8/29);觀察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腹脹,有1 例患者發生腹瀉,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為6.9%(2/29);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的對比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分別為(35.26±4.21)g/L、(203.11±14.3)mg/L、(113.24±15.6)g/L, 觀察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分別為(35.26±4.26)g/L、(202.09±15.5)mg/L、(113.27±14.8)g/L ;兩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分別為(31.26±5.12)g/L、(173.48±20.3)mg/L、(104.34±11.6)g/L, 觀察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分別為(33.51±5.09)g/L、(196.14±19.4)mg/L、(110.15±12.6)g/L ;觀察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的對比(± 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營養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前清蛋白(g/L) 清蛋白(mg/L) 血紅蛋白(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9) 35.26±4.21 31.26±5.12 203.11±14.3 173.48±20.3 113.24±15.6 104.34±11.6觀察組(n=29) 35.26±4.26 33.51±5.09 202.09±15.5 196.14±19.4 113.27±14.8 110.15±12.6 t 值 0.315 4.258 0.364 4.349 0.124 4.235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急性胰腺炎大多是由長期酗酒、熬夜、暴飲暴食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8]。此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嘔吐、發熱等,病情嚴重者可發生休克、黃疸等并發癥[9]。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較高[10]。此類患者不適宜經口進食,臨床上應盡早對其進行腸內營養支持。由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危重、不易搬動,為其置入空腸營養管的難度較大,常會出現置管效果不理想的情況。有研究發現,采用常規方法進行空腸營養管置入的患者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法是一種新興起的空腸營養管置入方法。此法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置管成功率高等多種優點。有研究表明,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降低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其住院時間,減少其住院費用。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符。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前清蛋白、清蛋白及血紅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費用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顯著降低患者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康復。
綜上所述,床旁徒手空腸營養管置入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降低其腸內營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