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婷 徐桂鳳
“你廠區存在次密接員工,請立即安排全體員工做一次核酸檢測。”接到信息后,北侖新碶街道大港工業社區微網格層層響應,微網格長繆宇桐快速串聯出一條“社區—微網格—企業”之間的信息鏈,僅4個小時就落實好重點人員管控、廠區應急消殺等工作。這是大港社區針對轄區500多家企業、10萬名職工,以微網格為抓手,實行動態追蹤、分類管理,織密疫情防護網的生動縮影。
基層治理,貴在精準。北侖在落實疫情防控機制的基礎上,針對原有基礎網格過大、負荷超載的問題,探索構建“最小單元”防疫作戰體系,開發扁平化指揮、立體化服務的最小作戰單元數字化指揮應用,打造微網格2.0版本。目前,一張“平戰一體”、權責到端的基層治理網正在北侖全面鋪開。
“今天早上可以去街道北廣場做核酸,未參加本輪核酸檢測的將被賦黃碼,麻煩通知一下。”4月9日凌晨,一接到梅港村茶廠黨支部的電話,微網格長高振良立刻行動起來,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對網格內所有村民的通知。
北侖按照“1網格管50到100戶、聯200人左右”的規模,將原有的629個基礎網格細化為4469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3名網格員和若干名志愿者,創新性組建“1+3+N”工作模式, 大大提高了網格靈敏度,縮短了應急響應時間。
在疫情防控中,北侖微網格長、微網格員依托“大腳板+熟人社會”,走街串巷,開展重點地區來侖返侖人員大排查、督促商戶使用場所碼、引導居民和企業職工做好核酸檢測等工作,讓微網格的觸角延伸到社區的角角落落,形成了“居民吹哨、網格報到”“網格吹哨、社區報到”的機制,為社區疫情防控注入了強大的動能。
針對少數微網格員經驗不足、能力不強等問題,北侖發動部門和街道干部定點“聯格”,1.8萬名黨員和志愿者定期“沉格”,吸納情況熟、威望高的老黨員、老干部常態“進格”,切實提升網格員主動識別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自擔任微網格長以來,大碶街道城灣村黨員陳娜每天都會到村民家中收集訴求,還手把手教老人上“云醫院”配藥,用手機購物等。陳娜說,她和3名微網格員服務198名村民,與過去5名村干部服務全村1500多人相比,進村入戶時間充裕了許多。
北侖以微網格為抓手,堅持資源下沉、服務前移,打造“平戰一體”、權責到端、高效協同的基層治理網。微網格長、微網格員平時履行好“宣傳員”“信息員”“服務員”的職責,做好信息采集、民意收集、鄰里互助等工作;戰時履行好“沖鋒員”“戰斗員”“攻堅員”的職責,做好人員核查、管控服務和重大行動配合等工作,確保“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平戰結合”、下沉資源、前移服務,網格變小了,服務更貼心。
“房東要掌握好租客的信息,有問題及時向社區報備。”“轄區有不少生態河埠頭,大家要自覺維護、文明使用相關設施。”前不久,在戚家山街道渡頭社區居民瞿毛寧家中小院,社區微網格長、微網格員、房東代表圍坐在一起,就制定微網格公約各抒己見。渡頭社區將7個基礎網格細化為27個微網格,再由微網格長牽頭把各個網格內的房東組織起來,組建“筑寧家”房東聯盟,將“小院議事會”融入微網格工作,切實為居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大碶街道巖河社區創新性設立了博地影秀城專屬網格,將企業組織框架與社區網格框架有效融合,劃分了2個單身公寓網格、1個文創網格、2個劇組公寓網格和1個文旅網格。“我們創新實施了劇組防疫‘五個一’工作法,即每個劇組一張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流程表、一個劇組防疫群、一支保障服務團隊、一個劇組群體碼、一條24小時服務熱線,全天候多維度為影視產業發展助力。”巖河社區黨委書記陳紅萍介紹說,通過“劇組群體碼”,每個場地每天的進出人員都能做到可視及可控,一旦某個場地出現疫情,即可迅速導出人員進出數據。
“謝謝你們對企業這么關心。”看著柴橋街道青年干部邱男送來的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寧波旭升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鋁鍛制造中心總監陳立兵表示由衷的感謝。連日來,柴橋街道開展助企服務工作,青年干部分頭指導企業建立并完善復工復產專項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案。10名“85后”青年干部成為主力軍,奔走在生產經營一線,為企業解難答疑,成為企業發展“小助手”。
在探索“最小單元”防疫作戰體系過程中,北侖將微網格理念應用到經濟工作領域,嚴格貫徹落實“專班運作”工作方法,瞄準“半年紅”,沖刺“全年紅”,強化“一對一”破難題、優服務,全力助力企業發展。

北侖區柴橋街道微網格員引導居民進小區主動掃碼。 張雪娜|攝
重大項目是區域發展的“生命線”。北侖按政府投資項目、產業項目、企業上市倍增專項攻堅行動3個細分專項,優化組建10個招商工作專班和76個項目責任網格化小專班,厘清權責、掛圖作戰、比拼進度,狠抓項目招引落地。今年一季度,完成實際利用外資5.2億美元,包括極氪智能科技全球總部、海高醫療產業總部基地等在內的20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400億元。
在寧波繼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義平眼里,保姆式貼心服務是讓企業愿意扎根的重要原因。在北侖“246”示范產業園,繼峰格拉默寧波總部項目前期進程一度停滯。北侖投促局、營商環境改革局、資規局、工投公司等部門和單位主動下沉,積極介入,為企業出謀劃策,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幫助企業優化布局,最終形成滿意的實施方案。
同時,北侖還按照專班運作方式,推出“鋒領企服”2.0模式,常態化開展助企穩企活動,并以全域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試點為契機,成立12個突擊小分隊,啟動集卡“兩場”整治、城中村拆遷、低效地改造等行動,為強港建設、產業發展拓展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