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妍 趙曉

新使命引領新征程,新目標激發新動能。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闡釋“走在前、開新局”內涵要義,明確未來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提出“六個新躍升”的奮斗目標,為山東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今后五年,山東將有哪些“大動作”?圍繞報告中的“熱詞”“新詞”“關鍵詞”,一起來看山東如何奮力譜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篇章。
熱詞一:“碳達峰”
針對黨代會報告中提及的“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關鍵詞,濟南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韓金峰在參加省黨代會濟南代表團討論時表示,濟南將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注重三次產業結構,著力推進技術創新,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儲能產業,增強固碳能力。
熱詞二:“噸半糧”縣
今年以來,糧食安全問題引發關注,保障糧食生產成為各地黨代會報告的高頻詞。其中,山東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創建“噸半糧”縣。指在有條件的縣開展糧食生產能力提升行動,每畝耕地年可生產1500公斤的糧食。
德州市委書記田衛東在德州代表團集中討論黨代會報告時提出,德州將主動融入黃河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打造天衢新區、食品名市、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三大平臺。堅持“四級書記抓糧”,建設全國第一個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
“圍繞‘噸半糧’示范區建設,爭取利用2-3年時間,實現全域糧田規模化經營、糧食集約化生產。”德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豐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進一步明確時間點。德州將打好“噸半糧”首季開場戰,由當前“豐收在望”成為“豐收到手”,確保顆粒歸倉。
熱詞三:黃河國家戰略
山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以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為牽引,服務和推動各類國家戰略落實。深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要在要緊處發力。
“我們將圍繞現代水網、黃河下游生態廊道、沿黃達海大通道建設等重點領域,謀劃重大政策和試點示范,加強與沿黃省區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科技教育等領域務實合作。”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石愛作說,山東將以更大力度打造生態保護樣板區、長久安瀾示范帶、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
熱詞四:強省會
山東省黨代會報告中對濟南著墨甚多,再次強調“加快省會經濟圈同城化,實施‘強省會’戰略”。
濟南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謝堃透露,加快建設現代化強省會,濟南都市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因素,目前已獲得山東省委、省政府支持。
濟南起步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李國祥表示,起步區是加快實施“強省會”戰略的重大載體支撐,目前已進入加快建設、全面起勢的新階段,將加快重點片區建設,盡快形成示范效應、集成效果,助力濟南加速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
熱詞五:海洋強省
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在今年山東省黨代會報告中,“海洋”出現30處之多,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山東志在打造全國海洋經濟引領區,引領巨輪揚帆駛向深藍。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工程學院院長錢宏亮認為,作為海洋大省,山東在“雙碳”的背景下,發展海上新能源產業至關重要。海上風電、海上光伏發電可與深遠海養殖、海上制氫、海水淡化以及海水抽水儲能等融合發展。
威海市政府副市長、榮成市委書記徐明在會議期間表示,榮成將加快遠洋漁業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培植壯大海洋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創建海洋領域國家農高區,做深做實“榮歸故里”計劃,支持更多企業邁向深藍、向海圖強。
熱詞六:山東手造
“山東手造”是山東發揮文化資源豐厚、傳統工藝品類齊全優勢,創新打造的文化創意區域公共品牌,是山東探索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的具體表現。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王磊曾在今年3月舉行的“山東手造”推進工程視頻會議上表示,“手造”蘊含歷史基因,承載時代精神,是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重要抓手。文旅廳將扎實推進“山東手造”工程,著力做強“山東手造”,叫響“中華手造”。
熱詞七:鄉村振興
黨代會報告中明確了今后五年山東在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具體要求,尤為受到基層黨代表關注。
臨沂市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說,山東應鼓勵支持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推進小城鎮建設,縣域統籌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以縣域分類統籌整合資源,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建設,形成地方特色產業鏈條。
在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看來,鄉村振興的路子不能“一刀切”,要充分整合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充分利用農村閑置的自然資源,把農村資源變成資產,資產變成資金;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和創造性,逐漸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走出一條農民錢包鼓起來、腦袋“富起來”,鄉村產業旺起來的振興之路。
熱詞八:預制菜
預制菜,一種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經預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如今正席卷消費者餐桌。山東省黨代會報告提出,支持預制菜等產業發展。作為蔬菜之鄉的山東,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
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滕雙興在會議期間表示,濰坊將打造優勢產業品牌,全力打造“中國種子谷”“國際食品谷”“中國農機谷”和“中華預制菜產業第一城”,加快集聚資源要素,助推農業提質增效。
山東壽光蔬菜產業控股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丁俊洋說,今后五年,公司將做大做強預制菜產業,提升蔬菜全產業鏈的運營綜合效益,特別是建設好占地500畝的蔬菜食品加工園,進一步擴大預制菜產能,為全省人民提供更豐富的蔬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