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貴州遵義仁懷市茅臺鎮位于赤水河畔,有“中國第一酒鎮”之稱。因多家酒企存在破壞生態、未批先建等問題,當地近期被中央點名。
去年以來,仁懷市通過關停一些“小散弱”酒企、要求酒企投資升級環保設施等措施,生態得到一定改善。一些未批先建項目,目前還處在停工狀態。但在此過程中,茅臺鎮如何在這場“生態大考”中過關仍面臨諸多考驗。
支流曾發黑發臭
仁懷白酒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赤水河的污染問題卻屢見報端。“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違法建設、破壞生態問題時有發生,對流域生態環境造成威脅。”今年3月18日,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貴州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赤水河干流水質總體穩定在地表水Ⅱ類標準,但一些流域、區域生態環境問題還比較突出。赤水河流經遵義市茅臺鎮的11條支流中,有4條水質為劣V類。
2021年4月,貴州省第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遵義市督察時發現,仁懷市白酒行業無序發展,污染治理推進不力,溪溝污染依舊,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省督察組指出,仁懷市共有白酒企業1690家,其中2021年在產778家。在2021年,仁懷市在產的白酒企業中,冷卻水主要采用水冷方式。按照相關標準規范要求,冷卻水必須收集處理后回用,回用率不低于80%。
“但除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數企業按要求建設冷卻水循環處理系統外,其余白酒企業大多數因陋就簡,在屋頂、廠區等修建簡易冷卻水池,達不到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高溫、高濃度冷卻水直接排入外環境,加重各溪溝污染負荷。”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官網上點名了幾家企業:仁懷市文洋酒業有限公司冷卻水直排,水質發黑;酒城酒業冷卻水管網布局雜亂,設置外排管道;金茅古酒廠冷卻水收集池存在廢水外溢。
仁溪溝屬于赤水河支流,屬于茅臺鎮巖灘村。仁懷市冠醇釀酒作坊老板吳明勇表示,原來的窖池都是泥土和砂石結構,容易滲漏,導致外溢污染。一些污水很容易滲透到馬路,進入仁溪溝。
在他印象里,過去一些環保設備比較落后,思想觀念也跟不上。巖灘村還有一家酒企的高管表示,前些年,的確有一些酒企環保設施不規范,甚至偷排污水,導致仁溪溝的水有時都是黑的。茅臺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杰也記得,之前仁溪溝的水有時非常渾濁,甚至發臭。
官方監測數據顯示,仁懷市赤水河支流石壩河、仁溪溝、蘭家灣、元木巖、勝利溝等水質均存在超標。2021年1~3月,蘭家灣COD(化學需氧量)最高達251mg/L;仁溪溝水質COD高達165mg/L,均為劣Ⅴ類水質。督察組認為,部分白酒企業環保意識淡薄,違法違規問題頻發,赤水河仁懷段部分溪溝水污染防治形勢嚴峻。
去年被貴州省環保廳通報后,仁懷市開展了新一輪治污運動。2021年8月,仁懷市啟動醬香型白酒生產企業“四改一建設”工程。該工程是指:冷卻水系統改造、窖池改造、接酒池改造、廠區管網改造、廢水應急池建設。
位于仁溪溝的茅臺鎮漢王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杰表示,為了通過政府驗收,去年,漢王酒業總共投資了900多萬元,其中為了把40臺老式冰缸改成干濕水冷設備,就花費了470余萬元。
歐杰稱,目前仁懷市的生產型的酒企還有900多家。“這些企業都是經過改造后順利通過政府驗收,允許繼續投產的企業。”改造后,仁溪溝變清澈了,現在里面還能經常看到小魚。“誰污染誰治理,治污是我們酒企的主體責任。”
“小散弱”整治難題
為集約土地、便于監管、治理污染,仁懷市政府正在對“小散弱”酒企采取兼并重組等舉措。仁懷市將之視為白酒產業的“瘦身革命”。
2021年9月7日,仁懷市政府辦印發《仁懷市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其中明確目標為,通過推進白酒企業兼并重組工作,使重組后的白酒企業證照齊全、手續合法、安全可靠、生態環保高質高效,且企業獨立年產大曲醬香達400噸以上,新增白酒企業項目建設能力在年產大曲醬香白酒2000噸以上。文件還明確了仁懷醬酒產業的階段性產業集群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白酒產量達到45萬千升,白酒工業總產值達1500億元以上,稅收突破600億元。初步形成千億級企業1家、百億級企業3家、十億級企業10家以上、億元級企業40家的白酒產業集群,白酒上下游產業鏈進一步健全完善。
仁懷市在對白酒企業的兼并重組過程中,“小散弱”如何有序退出,仍然面臨重重阻礙。
在仁溪溝,除了漢王酒業等少數幾家酒企,其他多為規模較小的酒廠或作坊。對這些企業老板而言,他們更擔心的是,今后是否會面臨被直接關停的命運。酒企老板們不滿之處在于,去年為了支持“四改”工作,也為繼續生產,他們投入了大量資金,但現在公司卻再次面臨生存問題。“政府為了做大做強一家企業,為什么要滅掉這里的十多家企業?企業不論大小,只要合法合規,就不應該受到歧視。”
吳明勇提供的相關視頻顯示,今年3月2日,仁懷市政府召集仁溪溝18家企業負責人,開了一次“仁溪溝白酒開發利用項目企業座談會”。會上,政府還未明確搬遷方案和補償方案。多位仁溪溝酒企負責人表示,地域對醬香酒品質影響很大,相比經濟補償,他們更擔心的是如果離開這里,今后是否還能釀出與仁溪溝相同品質的酒。
2021年9月,公眾號“懂酒諦”發過一篇《仁懷酒企兼并重組山雨欲來》的文章。該文援引一位仁懷市知情者的話稱,如果不是疫情原因,此項工作在2021年初就全面啟動了。
“兼并重組,做大做強是仁懷幾代領導的夢想,然而政府的強介入和市場配置資源的靈活性是仁懷酒企艱難抉擇的兩面,仁懷的酒企除了茅臺集團等極少數國有控股企業之外,大都是規模偏小的民營企業。”文章分析,他們更希望政府少做“拉郎配”式的強整合,而是讓市場進行資源配置。但如果不進行兼并重組,政府對小、散、亂酒企的監管困難重重。一旦赤水河出現大的環境污染,仁懷醬酒產業將難以抵御生態系統風險。
有分析認為,仁懷市政府對當地酒企采取的改造提升、兼并重組等舉措,是大勢所趨,有利于培育壯大白酒骨干企業集群,規范白酒生產經營秩序。但在此過程中,如何考慮好企業的正當訴求,也考驗著政府的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