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祺
摘? 要:確保民航飛行安全是整個民航工作的核心,在經濟的發展助力下,民航事業也取得了飛快的進步,但是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安全隱患。所以為了確保民航可持續發展,不可忽視安全問題。本文主要圍繞三個層面展開分析,首先分析在民航安全管理中對人文因素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影響民航安全的人文因素。最后,提出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人為因素
引言:縱觀國內外因人為因素而引發的民航安全飛行事故屢見不鮮。如國外因巴西空管對飛行系統操作不熟練,對一架ERJ-145公務機的飛行高度產生認知錯誤,其與戈爾航空1907號航班的航路與高度重疊時相向飛行,導致戈爾航空1907 號航班墜毀。因此,應加強對人為因素的管理,做好航空事故預防與研究。
一、人為因素對民航安全的重要性
多數造成民航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人。不管是整個航空企業的管理,還是飛行員的專業培訓與工作量的分配,都體現了人的操作與專業知識與技能對于飛行安全的影響與意義。飛機飛行不是簡單的起飛與降落的行動過程,其中涉及的人員管理與資源分配涉及諸多復雜要素。如空中交通管制反正按照飛行高度和距離,劃分為塔臺管制、進近管制和區調管制。所以,飛機起飛的時間和降落的時間、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飛行狀態以及出現故障問題進行的信息反饋、飛機與其他飛機以及障礙物是否存在相撞的情況、飛機在發生故障或者處于不利飛行狀態等情況時,都需要空管進行管理。同時在飛機起飛之前還要落實好每一項檢查,
檢查每一個報文、以及所有設施設備、軟件系統是否運行正常,還要了解氣象環境,科學分析當天的機場天氣是否滿足飛機飛行以及降落的標準,了解飛機滑行跑道是否正常,有無存在故障問題,跑道燈亮度是否正常,在檢查完這些管控要素,做好管理預案,確保航班能夠按照預期飛行計劃圓滿完成任務[1]。
二、淺析影響空管安全的人為因素
民航的管理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安全管理,而人為因素更是影響管理質量以及效率的重要因素,若是能夠有效的對其進行管理不僅能夠增強工作人員與管制人員之間的配合與信息流通,還能夠降低安全隱患,確保民航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然而在現階段,民航安全管理中依舊缺少對人為因素的重視,以至于二者之間存在嚴重的溝通不足,難以確保運行質量。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管制人員與飛行人員之間的理念不合。對于管制人員來講,認為自身的工作較為高端,與飛行工作不是相同的級別;而對于飛行人員來說,則認為自己的工作具有風險性與特殊性。目前,在民航中依舊為管制人員管理飛行人員,而若二者之間存在溝通不當或觀念不同,則會使二者的聯系越來越遠,難以高效的進行安全管理工作,這對于民航的日常管理來講十分不利。
此外,對于管制工作來講,需要嚴格地按照管理規范進行。但是現階段民航沒有結合實際需要進行規范制度的修改與完善,以至于在出現意外事故時,不能夠高效的進行事故處理與責任人獎懲,這不僅會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會降低民航管理工作的力度。與此同時,很多規章制度出現了“形式大于實際”的情況,進而導致制度建設無法被落實,在出現問題時不能從根本上進行解決,嚴重制約了民航的可持續發展。
三、降低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空管不安全的措施
(一)提升管理人員認知水平
為消除人為因素對于民航空管安全構成的隱患,首要前提是提升安全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水平,引導其明確認識到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強對空管人員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的雙重培訓,引導其明確掌握雷達輔助操作要點,強化民航管制人員通話操作技能培訓,督促其嚴格遵循通訊標準執行管制過程中的通話任務,并面向緊急情況建立常態化演練與演習機制,確保依托日常訓練提升管制人員的應急水平與綜合能力,從而在未來面對事故時最大限度保證乘客及自身安全。與此同時,還應強化對管制人員職業道德意識、人文關懷素養的培訓與教育,通過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引導管制人員樹立正確的工作理念與價值觀,并秉持責任意識將安全管理責任分解落實至具體人員身上,由此建立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閉環[2]。
(二)落實空管人員發展保障
鑒于新時期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面臨的形勢日漸復雜化、嚴峻化,對于管制人員的發展潛能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還需注重從人才培養體系入手予以健全、創新,結合現行制度、政策進行人才選拔標準的嚴格設計,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健全人力資源管理與保障機制,完善薪酬管理、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配合職工精神文化活動的定期舉辦,更好地為管制人員創設良好的工作環境,服務于個體成長與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人機和諧
在查閱資料后得知,國內民航系統在近些年引入的新技術較多,設備和工作方法也同樣如此,導致人對機械設備的依賴程度愈發加深,在思維定勢的影響下,一旦機械設備出現故障,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故要求民航部門在配置設備的過程中,將人為因素作為重點考關注對象,避免因人為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促使其全面深入地了解設備性能,并充分發揮設備的利用率,促進人機統一。與此同時,還要通過培訓的方式,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素養不斷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整個工作流程中,工作技能和素養至關重要,屬于不可或缺的條件。雖然在進入公司之前,已經進行了嚴格篩選,但不能因為工作時間的延長而不重視技能學習,故建議公司實施獎懲制度,督促工作人員加強學習。比如:可以設立定期考試,對于考試成績不合格者,給予一定的懲罰。
(四)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
民航部門在進行安全管理時,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立足于系統,構建科學合理的機構,促使各部門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加強聯系的方式,實現各部門職能間的互補,使各自優勢充分發揮,避免因各部門各自為政帶來的影響,通過集體合作,使個體工作不足被有效彌補,盡可能地降低風險概率,保證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效果。
結語:綜合上述分析,民航空管人為因素關系著飛行過程的安全,只有有效控制人為因素,才能盡可能減少人為操作不當對航班飛行安全造成的影響,通過規范化管理以及完善其責任制度,促使工作人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且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夯實自身專業知識,提高人員技能及綜合素質,從而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穩定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欣彤,張欣慰.民航空管運行中危險源的識別及安全管理[J].民航管理,2021(11):74-76.
[2]賈順輝.探究民航空管人為因素對安全的影響[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9(01):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