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梅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內職業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出現新業態和新職業,研學旅行指導師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基于Haken的協同創新鏈理論,從國家政策的宏觀支撐、教育產業的巨大變化和研學旅行的備受關注分析研學旅行指導師這一職業的優勢所在,以便堅定基于EEPM下培養高職院校未來的研學旅行指導師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EEPM? ?研學旅行指導師? ?研學旅行
2020年4月《關于做好國家第三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由國家正式出臺,其中研學旅行策劃與管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以下簡稱EEPM)也在了國家第三批1+X證書中,EEPM由親子貓(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起草的。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EEPM是鼓勵他們參與到研學旅行的助力神器,旨在促進他們多學科和跨學科的學習能力。但是EEPM培訓的研學旅行人才在社會認同度有待考究。2022年6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官網發布了“研學旅行指導師”等18個新職業信息,這一社會公示不僅及時、全面、準確反映當前社會職業發展的實際狀況,而且快捷、積極、有效推進高職院校基于EEPM培養研學旅行指導師的教學研究。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職業屬性和職業工作任務反作用于EEPM的等級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因而新職業和EEPM相輔相成才能最大化驅動學生積極加入到專業化的研學旅行指導師隊伍中,孕育著大家對高質量生活的需要和追求。
一、國內研學旅行人才研究現狀
2016年12月19日國家旅游局出臺了《研學旅行服務規范》,其中明確“研學導師是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具體制定或實施研學旅行教育方案,策劃開展研學旅行活動的專業人員。”“研學旅行指導師”新職業的實錘落地是對研學導師的明朗化詮釋,作為研學旅行設計和實施的主導者,具備旅游服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的復合型旅游人才。
以“研學旅行人才”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CNKI)進行檢索,截至2022年6月18日,共檢索到了563條結果,學術關注度從發文量看,2014年1篇;2016年1篇;2017年16篇;2018年54篇;2019年98篇;2020年165篇;2021年185篇;2022年(預估值)239篇,呈持續增長趨勢,說明研學旅行人才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了我國學者的關注。
本文響應國家的號召,以EEPM為抓手, 精準旅游產業新業態發展需求,對研學旅行指導師新職業進行研究分析,探索EEPM育訓結合和書證融通,實現精準育人和高端育人,真正培養出產業亟須的研學旅行指導師。
二、理論依據
1971年,Haken出版著作《社會協同學》,他談到,在一個開放的部門中,各個子部門將會以某種非線性的相互作用—協同的方式推動部門向有序的方向發展,成為協同創新最早來源。教師、教材和教法是學校與企業協同創新鏈運轉的基礎, 已經存在且形成了一個資源存量。通過EEPM的加入使得協同創新鏈的有效運轉,而創新資源的共享成為可能在協同創新鏈正式運轉之前的新動力。在當前發生巨大變化的職業教育改革中,EEPM代表著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新趨勢和新動力,教師、教材和教法的改革促進EEPM育訓結合和書證融通,最終協同創新培養出高質量的研學旅行指導師。
三、職業發展分析
(一)國家政策的宏觀支撐
近期國家“雙減”政策打破了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的藩籬,研學旅行指導師順應這一趨勢,應運而生。我國自2001年課改以來,嘗試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加強學科融合和發展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但是綜合實踐內容一直存有爭議。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其中涉及到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研學旅行指導師開展豐富多彩的科學、文化、藝術、勞動、體育等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為學習欲望強烈的學生帶來一次次學習體驗的機會。
(二)研學旅行的備受關注
當前是我國跨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時刻,教育行業正處在縱深度的發展機遇期,各地把教育多元化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攜程《2021暑期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暑期定制游以休閑親子游、研學旅行體驗為主。從供給側角度看,研學旅行產品較2020年暑期增長超過650%,研學類產品搜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小豬民宿報告也顯示,帶有研學功能的民宿產品同比2020年增長超450%,搜索量同比增長超3倍。顯而易見,隨著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為主深入人心和旅游產業跨界融合,2021年研學企業已達到3萬多家,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超千億元,成為旅游市場的“主力軍”未來可期,潛力巨大。研學旅行逐漸成為旅游的剛需產品,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把研學旅行已經納入到教學計劃。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之后,研學旅行在未來3-5年將作為學校綜合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研學旅行指導師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機遇。
(三)教育產業的巨大變化
“雙減”前的課外教育情況:補習語數英的培訓機構眾多,學生的課余時間被這些培訓班占用,他們活動有限,壓力大。“雙減”后的課外教育情況:補習語數英的培訓機構被迫關閉,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孩子尋找替代“補習”的產品。
如今的社會消費水平總體上在持續上升,教育文化消費模式、休閑旅游消費模式、醫療健康消費模式等不僅出現多元化,而且支出費用也在上升。最主要表現為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除保證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他們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錢,基本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有的家長不惜砸鍋賣鐵買學區房;有的家長暑假花3萬給孩子報補習班等等,他們的初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提升孩子的成績。研學旅行高品質的活動課程,正好符合家長的需求,使得這些家長愿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更優質的課程,研學旅行指導師將會供不應求。
目前,我國正處于第三次消費結構的多元升級模式,教育服務型消費模式為多元化的常態消費方式的典型代表,寓教于樂的研學旅行越來越得到家長認同,據調查,約3/4的學生家長表示已經了解研學旅行,4/5以上的家長表現愿意讓孩子參加研學旅行;消費需求旺盛,近9/10的家長能接受人均研究旅行花費在3000-10000元。因此研學旅行成為“雙減”后義務教育的熱饃饃,這為研學旅行指導師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機遇。
四、EEPM助力培養研學旅行指導師
(一)助推跨學科和多學科
研學旅行是政策催生的產業,在其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是跨學科和多學科的結合。例如,旅游管理專業有效融入EEPM,根據該證書涉及的職業標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按照研學旅行指導師崗位需求選擇不同的知識模塊組合,不斷拓寬崗位培訓廣度;開發研學旅行特色課程包,倡導研學旅行實踐,把學生的各學科知識理論體系融合成整體的實踐體系;跨界交叉相關知識與技能學習點,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學以致創,契合研學市場對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培養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研學旅行指導師。
(二)助推早就業和多創業
EEPM是針對高職院校培養研學旅行指導師的最佳載體。隨著數字經濟的到來,旅游產業和教育產業結構發生了顛覆式轉變,研學旅行指導師強調“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人力資源需求,EEPM與專業課程協同配合實踐,與時俱進地適應新職業發展需求,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旅游+教育的適應能力,讓他們學習的機會越加寬泛,無縫對接人力資源供給側與需求側結構要素。研學旅行的服務對象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高職院校的學生秉持知行合一的研學理念,用科學、嚴謹的專業精神開展各類研究性學習和體驗活動,引導孩子寓教于樂,做到有求必應、有應必答,優質高效地做好研學服務,為他們的就業和創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助推高協同和多評價
研學旅行指導師的職業屬性和職業任務決定了其職業的培養途徑的廣泛性和協同性,指向現代旅游業教育技能培養中仍需拓展、強化、完善、創新的能力組合。EEPM以培養研學旅行指導師為導向,實施“三教”改革,按照產業—行業—專業—職業崗位群—課程的協同順序,創新研學旅行活動課程設計的模塊化組合,將EEPM的安全標準、道德標準、知識標準、技能標準等融入模塊化組合的任務目標,使這些標準在一次一次的研學實踐和體驗中得到不斷修訂完善,進而優化成為研學旅行指導師的培養標準。EEPM作為多元協同育才的評價機制,能夠更加高效全面地觀察、引導和評價。一旦學生明晰這些標準后,就可以獲得協同創新實踐的最大化效果。
小結
EEPM堅持“正規、專業、實用”,成為開展研學旅行指導師培訓和評價的重要基礎性依據。此次的“研學旅行指導師”新職業信息的公開發布,對于增強高職院校EEPM培訓的社會認同度、促進就業創業,引領高職院校專業改革、推進職業教育縱深發展等,都具有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 國家旅游局.《研學旅行服務規范》(LB/T054-2016)[Z].2016-12-19.
[2] 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Z].2019-01-24.
[3] 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教職成〔2019〕6號[Z].2019-04-16.
[4] 教育部等十一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教基〔2016〕8號)[Z].2016-12-02.
[5]魏巴德等.研學旅行實操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國家1+X證書制度試點的高職院校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的探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GZJG2020B160)和2020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基于“1+X證書”高職院校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的探究與實踐》(項目編號:JGA2020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