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 對規范化治療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加以觀察,并研究其對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平邑縣中醫醫院所收治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規范組,每組5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規范組采取規范化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HOMA-β)、自然分娩率、圍產兒及分娩不良事件發生率等情況。結果? 規范組治療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HOMA-IR、FINS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規范組治療后HOMA-β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規范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規范組分娩不良事件發生率及圍產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規范化治療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可臨床應用。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2)-13-00-04
Valu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mellitus
on Pregnancy Outcomes
SHEN Xue
(Department of Maternity, Pingyi County Hospital of TCM, Linyi Shandong, 273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and to explore its influence on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4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Ping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Febr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andard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5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andard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 treatment. Blood glucose index, fasting insulin (FINS),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islet β cell function index (HOMA-β), natural delivery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delivery and Perinatal infa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andard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MA-β in the standard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atural childbirth rate in standar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birth events and perinatal events in normativ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very effective and can improve the pregnancy outcome of patients.It deservesclinical application.27B564D4-0913-40CC-92A2-12390865B452
Keywords: 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egnancy outcomes
作者簡介:沈雪(1972.10-),女,漢族,籍貫:山東省臨沂市,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多見、多發的妊娠期合并癥,是指女性在未懷孕前不存在不耐受糖或高血糖,但在懷孕后發生糖耐受力下降、血糖上升[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女性在妊娠期的營養攝入愈來愈豐富,尤其是糖分的過量攝入,極易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再者,女性在進入妊娠期后,其機體會出現生理性變化,誘發胰島素抵抗,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最終致使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增加。一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療和控制,將引起各種并發癥,如羊水過量、巨大兒、妊娠高血壓等,繼而對母嬰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2]。此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未得到有效的治療與控制,還可能演變成2型糖尿病,最終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負面影響[3]。臨床上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有多種,現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規范化治療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1月平邑縣中醫醫院所收治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規范組,每組57例。對照組患者中,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38±1.83)歲;孕周26~41周,平均孕周(30.43±4.26)周;初產婦29例,經產婦28例。規范組患者中,年齡21~35歲,平均年齡(29.85±2.13)歲;孕周25~41周,平均孕周(30.85±4.71)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研究相關內容后,自愿簽署同意書。本研究已獲得平邑縣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診斷指南(2021)》[4]中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②均為單胎。
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②妊娠前存在糖尿病史者;③妊娠前存在糖耐量異常者;④合并精神障礙者;⑤溝通異常者;⑥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⑦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完善各項檢查,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監測患者的血糖,并依據患者的病情、體質量等,為患者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控制其每日所攝入的熱量。叮囑患者每日應遵守少量多餐的基本原則以及定期做孕檢。如有必要,可結合患者的血糖水平,對其予以胰島素注射治療直到分娩,即12周左右。
規范組患者采取規范化治療。①飲食方面。充分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如病證、體質量、血糖等,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以確保患者妊娠期所需營養。在保證不會導致餐后高血糖,或引發饑餓性酮體的前提下,指導患者的飲食,確保其能攝入足夠的熱量、營養,保障胎兒的正常發育。每天攝入熱量的計算方式:孕產婦標準體質量×30 cal/kg+300 cal。此外,再結合孕產婦的體質量指數、孕周,為其科學配比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等。患者每日熱能供給結構如下,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占25%~30%、蛋白質占15%~20%。在食物選擇上,主要選擇優質蛋白,同時適度食用一些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豆制品、新鮮的水果,多食用一些含有維生素、鈣離子、鐵離子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取量,不可食用過于油膩、辛辣的食物。在烹飪形式上,應盡量選擇蒸、燉的形式。②用藥方面。針對血糖控制情況不理想的患者,可依據其血糖變化,對其予以胰島素治療。最初予以小劑量胰島素,隨后再結合患者的血糖狀況及對胰島素的敏感狀況,再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從而有效控制血糖。③運動方面。醫護人員可結合患者的身體狀況,指導其進行適度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如餐后散步,時間控制在0.5 h/次,且患者心率應維持在120次/min以下,叮囑患者不可進行劇烈運動。若患者存在先兆流產、并發內科疾病,則不建議其做運動。④分娩時機方面。若患者并未使用胰島素,且血糖水平控制較為理想,則建議其在孕39周實施自然分娩。若患者通過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圍,則建議其在38~39周終止妊娠。若患者血糖控制情況不理想,或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時期較晚,則建議其提前終止妊娠。⑤產程方面。患者在分娩中,需嚴密監測其血糖、尿酮體等指標,一般要求監測2 h/次,酌情調整患者所用胰島素劑量,以確保其血糖維持在4.4~6.7 mmol/L之間。此外,還需監測新生兒的血糖,并且留意其是否出現黃疸。
1.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胰島素水平變化情況,包括FINS、HOMA-IR、HOMA-β。其中,以化學免疫分析法,檢測患者的FINS;FPG×FINS/22.5,即為HOMA-IR;FINS×20/(FPG-3.5),即為HOMA-β。③比較兩組患者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剖宮產)、分娩不良事件及圍產兒不良事件發生率等情況。自然分娩率=自然分娩例數/總例數×100%;不良事件發生率=不良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比較27B564D4-0913-40CC-92A2-12390865B452
規范組患者治療后的血糖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胰島素指標比較
治療前的兩組患者胰島素指標(FINS、HOMA-IR、HOMA-β)值相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規范組患者FINS值與對照組相接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OMA-IR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HOMA-β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分娩方式比較
規范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分娩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規范組患者分娩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圍產兒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規范組圍產兒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孕產婦若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將導致其機體代謝率下降,繼而增加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最終對產婦乃至新生兒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以胰島素分泌為例,患病后人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將受到影響,因而患者需通過外力來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這樣易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時患者會由于擔心胎兒而產生不良情緒,引起應激反應,最終威脅患者及胎兒的安全[5-6]。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當前臨床上一般是采取常規治療的方式,如飲食控制等,但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且無法降低患者及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臨床諸多研究指出,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規范化治療,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7-8]。
規范化治療是結合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為其制訂一系列的治療措施,且運用飲食、運動、用藥、分娩時機選擇及產程監測等方法,繼而為母嬰的身體健康提供更為全面、更為系統的保障[9]。在規范化治療中,對患者予以有效的飲食控制,能夠幫助患者在保證機體正常營養攝入量的前提下,控制好血糖水平,避免母體由于血糖偏高而引起巨大兒的發生。予以患者胰島素治療,能夠改善其血糖偏高的狀況,并為其補充胰島素,確保機體的正常代謝,繼而改善機體的血糖控制水平[10-11];胰島素的運用可在一定程度促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機體中脂肪代謝平衡,避免機體因胰島素不足而引起脂代謝異常狀況的發生[12-13]。但是在實施胰島素治療的過程中,應掌握好胰島素的使用劑量,以防無法獲取足夠的營養,且需預防胰島素濃度偏高的狀況[14]。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而言,規范化治療拓展了疾病治療的思路,可為患者制訂更為個性化、更具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從而提升疾病治療的效果,并有助于患者分娩結局的改善[15]。
本研究顯示,采取規范化治療的規范組患者,其治療后的血糖指標(FPG、2 hPG、HbA1c)均低于采取常規治療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期間,采取規范化治療,對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可起到積極作用。在胰島素水平方面,規范組患者治療后的HOMA-IR不但低于本組治療前,且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而其HOMA-β高于本組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規范組所用治療方案,對改善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有積極影響。在分娩方式方面,規范組患者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規范化治療,可提升患者的自然分娩率,減少剖宮產的發生。此外,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規范組患者的分娩不良事件、圍產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取規范化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能改善妊娠結局,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更好地保障母嬰的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糖尿病采取規范化治療,可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不但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還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結局,減少剖宮產的發生,并降低母嬰不良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運用。
參考文獻
[1]卓瑪次仁.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36):47-48.
[2]陸禹,李玉為.規范化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及哺乳期母嬰綜合指標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4):500-503,507.
[3]姜麗濤.規范化治療結合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世界復合醫學,2020,6(12):25-27.
[4]余昕烊,吳俠霏,漆洪波.昆士蘭衛生組織《妊娠期糖尿病指南(2021年版)》要點解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21,37(9):933-936.
[5]范建敏,常寧.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實用糖尿病雜志,2020,16(4):43.
[6]黃月紅.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規范化治療方法及對妊娠結局形成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8(12):103,116.
[7]王仲秋.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9,34(3):338.
[8]雷靜.規范化治療聯合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研究[J].智慧健康,2020,6(8):76-77,89.
[9]王圓圓,鄭藝,王靜靜.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6):81-84.
[10]謝慧君,莫麗芳,尹航.高齡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20):98-101.
[11]戴霄紅,潘善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規范化管理對血糖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16):3716-3718.
[12]錢艷玲.規范化治療措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1):62-64.
[13]于新萍,許晶.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8(10):11-12.
[14]李學紅,沈美榮.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世界復合醫學,2020,6(8):53-55.
[15]李秋梅.規范化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11):168-170.27B564D4-0913-40CC-92A2-12390865B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