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 要:社會在不斷進步,為各個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會與可能,建筑行業也在逐漸的興起。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建筑行業越來越重視,建設工程招投標已經成為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自從我國頒布了相應的招投標法律法規之后,招投標活動已逐漸成為了我國建設工程中一種常見的市場交易方式,是建設領域中普遍的一種準入手段。招投標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商品經營方式,通過招投標人之間的公平、良性的競爭,可有效的促進市場經濟體系,提升各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另外隨著招投標活動在建設工程中的滲透與應用,不僅能夠促使各大行業之間的公平競爭,還能夠幫助市場有效的維持市場秩序,從而節約投資成本,促進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實現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從建設工程招投標的重要意義進行入手,通過深入的探討建設工程中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及其形成原因,從而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策略,希望能對招投標活動在建設領域更好的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投標;問題;對策
前言
招投標是建設領域促進競爭的一種全面經濟責任制形式,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之下,能夠有效的促進各大行業與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能力。招投標活動通俗上來講就是很多個施工單位共同參與同一個建設工程的投保,之后由招標單位擇優選擇,根據哪個的施工單位的成本低、工期短、質量較好,招標單位便把工程項目交給誰,通過這樣的交易方式,可有效的促進各大企業之間的公平競爭,節約一些投資建設成本,還能夠有效的保證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如今,建筑行業已取得了蓬勃的發展,作為建筑行業中最重要的內容與環節,招投標活動已被廣泛的運用到了建設工程中去,并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招投標活動開展過程中,建筑市場雖然一直在不斷完善招投標監管機制,但由于其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內容,因此圍繞在招投標活動的問題一直層出不窮,不僅影響了建筑行業的長足發展,更是影響了招投標活動的可信度,使得招投標活動無法順利進行。如今,虛假招標、暗箱操作、行賄受賄等問題已屢見不鮮,不僅破壞了建設工程的市場秩序,更是違反了社會公德,為此各大招投標的管理者應該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管理力度,不斷建立健全招投標制度,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綠色的招投標市場環境。
一、招投標的重要意義
通過對建設工程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建設工程中招投標的重要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可以更好地根據建設項目的招標與投標工作,形成由市場定價的價格機制,使建設工程價格更加趨于合理,降低工程項目成本,更好地提高建設施工項目經濟效益。
二是,通過實行建設項目招投標,能夠更好地降低建設過程中勞動消耗水平,提高建設工程效率,并使工程的價格得到有效的控制,使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更好地節約投資建設成本,有效保障建設工程經濟效益
三是,通過招投標工作,可以實行建設項目的招標選擇更佳廣泛,有利于建設工程供求雙方的相互選擇,使工程價格更加符合價值基礎,進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此外,這種活動的展開更有利于建設行業與工程建設項目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擇優選擇,降低施工單位施工成本,有效促進投資建設成本的降低。同時,合理的招投標工作能夠減少建設施工中的交易費用,壓縮勞動成本,進而促進工程造價的降低,使建設企業的發展得到良好的保障[1] 。
四是,實行建設項目招投標,更有利于規范工程造價的價格行為,使其更加公開、公平、公正,促進各大供應商之間的公平競爭,保證建設施工的經濟效益,使建設施工能夠取得良好的績效,同時,招投標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可以不斷完善,企業招投標監管機制,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規范招投標工作的進行,營造良好的招投標市場環境[2] 。
二、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虛假招標
近年來,為了能夠警示相關的招投標單位,國家對建筑工程中的招投標活動定制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但是在世界的招投標活動過程中,仍存在著虛假招標的現象。一些單位不敢公然的違背國家的法律規定,因此,通常在表面上都會進行一個假象的招標,但其實這項工程早已在私下交給中意的建設工程單位。甚至一些招投標機構會事先找幾家建設單位,在招標和投標的過程中相關配合,以此來蒙騙過關,應付相應的監管部門,實際其早在招標之前就早已指定了相應的承包單位[3] 。
第二,暗箱操作
暗箱操作是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在招標之前,一些建設工程單位在招標文件上做一些手腳,對一些招標條件或者是招標條款等做一些更改,從而能夠更好的滿足提前指定的施工團隊的條件,以此來讓他們順利中標。而招標單位所設立的條件剛好能夠給其他的施工單位的投保帶來困難,使他們喪失投標的資格,最終難以中標,這樣便可以順理成章的讓中意的單位順利入圍。另一種情況,便是在對投標資格預審的是對其他投標單位進行限制,只是根據建設單位的意愿進行資格預審,從而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給其他投標單位設置難度,縮小投標單位的范圍,進而可以成功的讓內定的建設單位入選。
第三,行賄受賂
在目前的建設工程招投標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行賄受賂的不法行為出現。一些投標建設單位為了使自身能夠順利的中標,就會對招標人員進行行賄送禮,以此來獲得中標的資格。還有一部分不符合招標條件的施工單位,你能夠自己能夠順利的入選,就會向有關人員行賄送禮,從而謀取競爭優勢。
三、解決建設工程招投標問題的對策
1. 加強建設市場體系建設
為了更好地解決建設工程招投標中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加強對建設市場體系的行為規范,這是因為現代市場的體系是由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使市場正常運行的保障,完善的市場體系的建設,可以更好的促進商品流通,并且使市場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夠更好的保障建設工程招標工作的進行,從而更好地提高進社會資源的利用率,使加強建設市場體系的建設工作,可以更好地滿足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建設市場的基本要求,不斷推動建設市場的發展,可以更好地消除市場障礙,打破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形成開放公平競爭的市場,另一方面,加強建設市場體系的建設工作,可以更好地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價格形成機制,創造各類市場主體的平等使用和健康的市場環境,更好的規范市場秩序,推動建設市場的發展和進步。
2. 完善建設市場監管機制
對于完善建設市場監督管理機制而言,可以更好的促進建筑市場經濟結構的優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建設市場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建設市場的發展和進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維持市場秩序,對于完善建設市場監管機制而言,通過市場秩序來對市場運行的各項交易進行有效的約束,可以更好地推動建設市場經濟的穩定性發展,并且可以有針對性的對影響市場秩序的因素,加強管理,規范建筑市場交易行為,保障現代市場體系的建設工作可以有序進行。同時,通過完善建設市場監管機制,可以更好地滿足市場改革需求,在我國競爭激烈的市場背景下,能夠更好地在建筑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創新建設產品內容,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優質的選擇。
3. 深化招投標制度改革
通過深化招標制度,可以更好的完善建筑市場,健全建筑市場的服務功能,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嚴格規范建筑市場的收費行為。尤其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健全建設市場,充實建筑市場力量,減少必要經費的浪費,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招標工作質量和效率。同時,深化招標制度的改革工作,更加有利于嚴格執法程序,嚴肅執法紀律,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有利于營造健康的建設市場交易氛圍。此外,通過深化招標制度,可以減少虛假招標事件的出現,避免在建設工程招標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等現象,更好地提高招標工作效率和質量。
4. 加大建設市場監督管理力度
通過對建設工程招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加強建設工程市場監管力度,對于推動建設工程招標工作的進行具有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確定建筑市場監管目標。為了更好地保證在現代市場體系建設過程中,建筑市場監管體制可以更好地發揮有效的作用,對制度所制定的目標進行確定,可以更好地推動市場監管工作的進行,對于建設工程招標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2.明確市場監管原則。對于現代化建設市場體系的建設來說,為了更好地激活建設市場經濟活力,有效的規范市場秩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明確市場監管原則,通過市場監管原則的確立,可以更好地維護建設工程招標工作秩序,使市場監管制度能夠有效地執行并推動建設市場的改革和創新,提高監管制度的執行效力。
3.確認市場監管任務。對于加強建設市場監督管理力度而言,在明確市場監管目標、市場監管原則的確立之后應該明確市場監管任務,此外,明確市場監管任務可以在建筑市場變化過程中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需求,促進建筑市場體系的完善,更好地建立健康的競爭環境,使建筑工程招標工作能夠更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招投標市場環境的好壞對建設工程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為建設工程中重要的環節,招投標是確保各大企業能夠公平競爭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招投標過程中,招投標管理者應該加強對招投標活動的管理,解決招投標過程中虛假招標、行賄受賂等一些問題,并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加強建設市場的體系建設以及監管機制,深化招投標制度改革,并加大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力度,從而有效的阻斷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不規范問題的出現,以致影響到建設工程的順利進行。為此,我們應該加強對建設工程招投標的重視,加大對其管理力度,嚴格禁止虛假招標、暗箱操作等問題的產生,從而為建筑行業打造一個健康、綠色、干凈的市場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子. 淺析當前房屋建設工程招投標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 建筑與裝飾, 2020(14):2.
[2] 裴云, 勇麗慧. 建筑工程招投標管理中常見問題和對策[J]. 中國室內裝飾裝修天地, 2020, 000(003):36.
[3] 胡旺, 龔愛民. 建筑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J]. 決策探索(中), 2020, No.639(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