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于2021年7月1日正式發行(下文簡稱《等級標準》),它是一部全新的、面向全球的、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等級劃分標準;是國際中文教育事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的頂層設計與基本建設;同時,也是國際中文教育走向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的重要標志,它將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從整體上劃分為三等九級。三個級別為一個等級水平,即一級到三級為初等水平;四級到六級為中等水平;七級到九級為高等水平。對語言的量化指標的描述遵循“四維基準”的原則,即對學習者達到每一級漢語水平需要掌握的量化指標都是從音節、漢字、詞匯、語法四個維度進行規定的。詞匯是“思維基準”中的重要指標,詞匯中的兒化詞不僅是一種語音現象,還涉及語音、詞匯和語法等問題,因此,《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的編排方式不容忽視。本文對《等級標準》中的兒化詞進行統計,從兒化詞的作用出發,對兒化詞的不同情況加以分析,同時,對《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的編排提出相應建議。
二、《等級標準》中兒化詞分布統計
《等級標準》共收入58個兒化詞語。這些兒化詞從分布的等級看,初等有26個(一級14個/二級10個/三級2個);中等有13個(四級5個/五級6個/六級2個);高等(七/九級)有19個。從詞性上看,名詞性較多,有26個;其次是代詞(6個)、副詞(5個)、動詞(4個)、形容詞(1個)、動賓短語(8個)、兼類詞(1個)、沒有標記詞類的有7個。
從表1可見,兼類詞“一塊兒”標注了名詞和副詞兩個詞性。“一會兒”出現在一級詞匯中,但沒有任何標記,同時,作為副詞又出現在二級詞匯中;作為名詞出現在五級詞匯中的“個兒”和七/九級詞匯中的“個頭兒”在詞義和詞性上是一致的?!翱諆骸弊鳛槊~出現在三級詞匯中,“有空兒”作為動詞出現在二級詞匯中。“活兒”作為名詞出現在七/九級詞匯中;“干活兒”作為短語出現在二級詞匯中。另外,在《等級標準》中,一級兒化詞“一會兒、一下兒、一點兒”,二級兒化詞“不一會兒”“快點兒”;六級兒化詞“待會兒”;七/九級兒化詞“鬧著玩兒”沒有做任何標注。
三、《等級標準》中的兒化詞分析
普通話中的兒化現象,是在長期的語流音變中產生的帶有卷舌動作的音變現象,這種語音變化主要存在于普通話的口語詞匯系統中。普通話的兒化不是一種單純的語音現象,它還具有辨別詞義、區別詞性和表達感情色彩的作用。按照兒化的作用,將《等級標準》中的兒化詞分為以下幾類:
(一)區別詞義。兒化詞與非兒化詞的詞義不同。例如:哪兒(詢問位置)/哪(指代哪個);那兒(遠指地點)/那(指代那個);一塊兒(一起,同一個地方)/一塊(錢數,數量);一點兒(數量)/一點(時間);這兒(地點)/這(這個);沒法兒(沒有辦法)/沒法(沒天)(不遵守法律);個兒(身高)/個(量);活兒(一般指體力工作)/活(活的,活著);這會兒(時間)/這會(這個會議);空兒(時間,空間)/空(騰出來,使里邊缺少東西);沒準兒(不一定,說不定)/沒準(沒有準許)……
(二)區別詞性。兒化詞與非兒化詞的詞性不同,用法不同。例如:一塊兒(副詞)/一塊(數量詞);個兒(名詞)/個(量詞);活兒(名詞)/活(動詞,形容詞);空兒(名詞)/空(動詞);畫兒(名詞)/畫(動詞);兜兒(名詞)/兜(動詞);笑話兒(名詞)/笑話(動詞);小偷兒(名詞)/小偷(動詞)……
以上兩類兒化詞起到區分詞義和詞性的作用,如果不兒化,會產生歧義,因此,屬于必讀兒化詞。
(三)表達感情色彩。兒化詞在普通話里具有一定的語用功能,可以表達小、可愛、喜歡、親切或者輕蔑、鄙視的感情色彩。例如:男孩兒、女孩兒、小孩兒、冰棍兒、老伴兒、小偷兒……這些兒化詞都是出于感情色彩的需要,相反,如果不需要附加感情色彩,可以不用兒化。從感情色彩這個角度,《等級標準》中有相當多的詞都可以列入“兒化詞”的范圍,比如:蓋兒、座兒、歌兒,等等。
四、《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編排的建議
依據《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的分布情況及對兒化詞的統計與分析結果,對《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的編排方式提出如下建議:
(一)有些兒化詞的詞綴“兒”,可以用詞綴“子”替代,比如:空兒(空子)、兜兒(兜子)、個兒(個子)、一下兒(一下子)、沒法兒(沒法子)、老頭兒(老頭子)、小孩兒(小孩子)、男孩兒(男孩子)、女孩兒(女孩子)……雖然替換后,在感情色彩上會有變化,但詞義和詞性沒有任何變化。因此,建議在《等級標準》中,詞綴“兒”和詞綴“子”同時進行標注,這樣就不會有“個兒”和“個子”出現在不同等級中的情況,這樣標注不僅便于學習者對詞匯的理解,更便于學習者對書面語詞匯和口語詞匯的直觀認知和掌握。
(二)有些兒化詞作為附加式合成詞的構詞能力非常強,可以派生出很多同類的詞,比如:會兒、活兒、空兒、點兒、館兒、譜兒、伴兒、事兒、下兒……把這些附加式合成詞直接作為名詞列出,這樣就可以避免出現“空兒”作為名詞出現在三級詞匯中,而“有空兒”卻作為動詞出現在二級詞匯中;“活兒”作為名詞出現在七/九級詞匯中,而“干活兒”卻出現在二級詞匯中;更不會出現列出了“茶館兒”,而沒有列出“飯館兒”的情況。如表2。
至于一些由于其特殊的形式結構而具有不同意義的兒化詞,在語法大綱中體現會更好一些,比如“一會兒”和否定形式“不一會兒”都表示時間短暫,“一會兒adj/V一會兒adj/V”表示兩種情況交替出現;“差一點兒”和“差一點兒沒”;“鬧著玩兒、貪玩兒、好玩兒”……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形式結構可以在語法大綱中體現出來。
(三)在《等級標準》中列出的一些兒化詞,比如:名牌(兒)、模特(兒)、味(兒)、面條(兒)、玩(兒)、男孩(兒)、女孩(兒)、小孩(兒)、人緣(兒)、餡(兒)、心眼(兒)、玩意(兒)、老頭(兒)、打盹(兒)、大腕(兒)、冰棍(兒)、離譜(兒)等,兒化與不兒化,其詞性和意義都沒有任何變化,不影響其語法和語義功能。針對這些不區分詞義和詞性的兒化詞,有兩點建議:一是全部取消兒化,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減輕漢語學習者的負擔。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取消了兒化,并不能解決真實交際中兒化詞使用的現實問題。二是可以在《等級標準》中將兒化詞與非兒化詞同時列出,這樣的好處是既可以體現兒化詞的交際性和現實性原則;也可以讓學習者很好地區分兒化詞的口語與書面語形式。
兒化詞是一種客觀存在,它不僅具有獨特的表現風格,而且在語音、詞匯、語法中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對《等級標準》中兒化詞的編排加以重視,從語言的實際出發,找出兒化詞的內在規律,使之更適于國際中文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劉英林.《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的研制與應用[J].國際漢語教學研究,2021(01):6-8.
[2]錢學烈.談談《漢語詞匯等級大綱》(試行)中的輕聲詞和兒化詞[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01):26-36.
(作者簡介:婁秀榮,女,碩士研究生,沈陽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對外漢語詞匯和教學法)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