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岸其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1。在墾荒精神的激勵下,浙江省臺州市大陳島以獨具當各地特色的“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為全國海島鄉村治理提供了藍本,圍繞墾荒精神,將自治、法治和德治有機融合,大陳形成了以法治為基礎、德治為約束的特色治理建設體系,推動了當地高質量發展。其獨到措施與不足之處都值得鄉村工作者加以借鑒。
關鍵詞:鄉村振興;“三治融合”;鄉村治理
一、大陳島“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實踐探索
1自治
鄉村自治,即通過充分發揮鄉村自治條例、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培養村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2。大陳島將治理“對象”--村民轉變為治理鄉村的主體力量,充分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初步形成了從村委到村民同心同德,上下一心的四個“自我”基層社會自治體系。
1.1創建“百姓議事堂”(百事堂)。臺州市大陳島創建了百事堂的村民自治的新方式。村民可以在議事堂內提出自己的想法、顧慮以及對村子的意見和建議。而村干部則對村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協商并給出解決方案。該方式堅持“百姓事,百姓議”原則,基于村規民約等的約束,積極推進村民自治的實踐探索,擴大受益面,促進村民自治、管理的完善。
1.2組建自我服務隊伍。大陳島位于浙江省臺州灣,距最近的沿海城市椒江29海里,面積不大,不到12平方公里。大陳島與內陸的往來依靠的是每日只有三班,每趟近兩個小時的郵輪。大陳鎮居民出行極為不便,長期存在出門辦事難或者回島辦事難的問題。為破除該改革痛點,當地專門打造了以鎮村干部為主體的“漁小二”隊伍,為居民代辦各種事務。島上居民真正實現了“零跑腿”目標,成為海島“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樣本。近年來,大陳島大力發展旅游業,提出了“全島旅游化、旅游全島化”戰略,用全域旅游助推鄉村振興。基于此,隊員來自各行各業,主要有志愿服務隊、民宿(餐飲)服務隊、紅色講解服務隊、環境整治隊和園藝美容隊五支服務分隊,她們恪盡職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參與便民服務,宣傳政策理論,為鄉村振興貢獻自治力量。臺州市大陳島通過對自治體制的創新,發動群眾服務群眾,實現自我服務。
1.3實行鄉賢提議制度。大陳島設立了鄉賢館,定期舉行鄉賢會議,為家鄉的治理建言獻策。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鄉賢作用,使其切實參與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中來,對鄉村自治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一,鄉賢往往也是村民推崇,百姓信得過的人。他們的建議在村民中往往最具代表性,使決策能集思廣益,最大可能地聽取公眾意見,贏得村民支持。其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鄉賢顧問團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其三,鄉賢顧問團也為一些矛盾沖突提供了協調的緩沖地帶。慢慢地,大陳島形成了上下同欲共謀發展的風氣。在關于大陳島的重大問題決策與項目實施上,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推動上下良性互動。
1.4精細化自我管理工作。平臺對內聯動,熱線對外服務,“網格”全民參與,這是大陳島治理的獨創模式。所謂“網格”就是將每個村莊作更為精細的劃分,小則七八戶,多則十來戶。每一個“網格”設置專人負責,稱為“網格員”。所謂基層治理是政府的看不見的手,每一個網格員就是這只無形大手上敏感的末梢神經。網格員多為本地人兼職擔任,對大陳的風土人情以及鄉里關系都有深入的了解。他們每一天的工作并不算繁重,就是多在自己網格里走走轉轉。上到消防安全隱患、漁船污染的排查、禁魚工作的監督,下到鄰里間的摩擦矛盾、垃圾分類、占到經營,都是他們關注的對象。在特殊的情況下,如浙江沿海常見的臺風天氣,他們更是上傳下達的排頭兵。一個個網格就像是大陳的細胞,網格員的工作雖然細小,但是關注著每一戶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將無數的風險防范于未然,是大陳島自治的有力支撐。
1.5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陳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在保護中開發。近年來加大背街小巷整治,推進“美麗庭院”建設;開展房前屋后綠化提升,推進苗圃基地建設;加快完成美麗公路二期建設,全面實施海島岸線修復工程;加快完成污水“零直排”鎮創建工作,實施水庫增殖放流提質工程,加強海洋牧場建設,建好“生態島”,在大陳百姓的努力下,大陳成為踐行“兩山理論”的典范。
2、法治
大陳毗鄰公海,有大量的船舶于附近經過,船舶漏油造成海域污染,破壞海洋環境,危害珊瑚等海洋生物的情況時有發生;大陳島附近是優良的漁場,島上世代有捕魚為業的傳統,在禁漁期非法小網捕撈的行為也屢見不鮮。大陳島這兩年發展十分迅速,島民的收入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快速的發展也給島內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如:遍布島內的工程建設帶來的安全隱患、游客激增所導致的抗疫壓力等。
面對這一個個海島鄉村具有共性的問題,大陳采取了普法宣傳加嚴格監管的模式。在普法宣傳方面,大陳不僅采取了傳統的教學式普法,邀請各個執法部門的工作人員,結合島內容易遇到的法律問題,在鄉村振興大講堂針對所有村民送去了精彩的講座;還別開生面地開展了“家訪”式普法教育。普法宣傳隊于去年走訪3000多人次,針對防疫工作、非法捕撈等與村民生息息相關的話題展開教育。用村民們聽得懂、學得會的方式引導他們正確學法、守法、用法。其次,針對反詐騙、掃黑除惡等重點工作領域,大陳還開展了“擺攤式”普法工作。分發紀念品300余份、普法手冊2000余份,增加了村民學習法律的熱情。
在監管層面,大陳成立了行政執法中隊,其中有兩名隊員專職工作于大陳,并常駐海島。椒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也派出了四名人員組成執法核心力量。由于長期生活在大陳,他們和島上的兩千多名村民建立了緊密的聯系。由于人口較少,大陳百姓大多相互熟識、十分團結,民風純樸、堅毅。在這種環境下,恰當的執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經綜合行政執法局的胡珂溢介紹,“老百姓賣得正歡,你硬上去勸說、強制搬離?那是行不通的,會得到白眼。”與其采用命令式的執法方式,不如“搭把手、幫幫忙”,為百姓糾正違法行為提供方便。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
通過多渠道宣傳、人性化執法雙管齊下,大陳在“法治”建設中成績斐然。行政案件逐年下降的同時,近年來刑事案件數量為零。
3、德治
大陳德治與墾荒精神緊密結合,獨具特色。1956年初,第一批來自溫州、黃巖等地區的青年墾荒隊員合計227人放棄了故鄉安穩的生活,來到大陳島與駐島的官兵一起開展了艱苦的墾荒工作。從那時起,墾荒精神就深深扎根于這片海島上,扎根于每一個大陳百姓的心里。“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墾荒精神,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陳德治工作最為重要的一環。作為全國上下廣泛學習的“墾荒精神”的發源地,大陳在弘揚傳統方面的工作可謂卓有成效。地標性的大陳島墾荒紀念碑、墾荒精神紀念館,除了吸引了各地游客、學者前來參觀,更是有很多當地人常來學習。許多人更是將墾荒精神中的“艱苦創業”作為家訓,世代相傳。依托于當地特有的優秀傳統精神、家風家訓,大陳島定期會舉行墾荒精神宣講活動、優秀家風家訓征集活動。在新征程上,大陳始終以墾荒精神蓄力,積極建設海島紅色黨建工程。以與臺州學院、臺州建行聯合打造黨建共同體為契機,進一步高水平建設黨建示范帶;實施“紅色領航”工程,推進建設民宿黨建示范圈和黃魚養殖協會黨支部;實施基層組織“引領力提升”工程,不斷夯實基層組織,完善陸島兩地黨員活動模式。面對日新月異的環境,大陳島墾荒精神研究中心,進一步升華了墾荒精神。在新時期,大陳堅持做好“形象提升”工程,結合海島實際完善文化設施,積極培樹踐行墾荒精神先進典型,持續做好“醉美大陳”公眾號建設,加強輿論管控,全面唱響大陳品牌;實施 “海島清風”工程,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兩個責任”,深入推進“清廉村居”建設和“清風除弊”行動,重點盯牢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扶貧 領域、小微工程微腐敗,鞏固農村基層組織作風巡察全覆蓋工作,嚴格村帳鎮管。新時代的墾荒精神將價值追求和道德要求深埋島民的思想中,時刻激勵他們不僅要艱苦創業、也要開拓創新。
二、總結
在自治方面,大陳島通過開設“百姓議事堂”和任命“網格員”等舉措,激活了公眾參與,凝聚了人民力量,提高了治理效果,促進鄉村文明建設,提升了大陳島的發展質量。在德治方面,大陳島以獨特的墾荒精神為主線,依托居民的優良家風家訓,形成了特色的德治建設體系。在法治方面,大陳島面對傳統問題和發展中的新問題的雙重考驗,交出了全方位普法、人性化執法的答卷,為大陳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德治、法治、自治,三者緊密融合。大陳開展的三治融合工作,以法治為基礎,德治為靈魂,自治為血液使居民對島內事務的參與態度更主動,參與程度更深,另一方面也促使他們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他們的參與能力。德治與法治共同構建了自治的界限。而三者又緊密結合,事實上鄉村中許多優秀的政策都不是針對三者中的某一個具體提出的,大陳提出的不少自治措施也能很好地體現法治精神弘揚優良品質。在大陳島決定實施“全島旅游化、旅游全島化”戰略后,治理模式發揮了顯著的作用,促進了產業的興旺。產業的興旺不僅為治理模式創新提供了物質前提,還助推了鄉村振興的實現。同時,在法治與德治的約束下又促進自治,適度地拓展自治的彈性空間,有力地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進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N].光明日報,2018-10-23(06).
[2] 何陽,孫萍.“三治合一”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邏輯理路[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版) ,2018( 6) : 205-210.
[3] 何顯明.“三治合一”探索的意蘊及深化路徑[J].黨政視野,2016( 7) : 12-13.
[4] 楊開峰.桐鄉“三治”實踐的解讀[J].黨政視野,2016( 7) : 7-9.
[5] 張文顯,徐勇,何顯明,等.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J].治理研究,2018( 6) : 5-16.
[1]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 人民日報,2017-10-28(001).
[2]王麗敏.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鄉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實踐探索——基于河南省先進村鎮的實證分析[J].領導科學,2019(14):110-113.
基金項目;本文為浙江農林大學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編號:2020kx0215)研究成果。1B7CB290-21F6-4747-A092-4D6A15BB37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