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摘 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量越來越高,水產養殖行業的發展規模也因此在不斷擴大。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于水產養殖行業中,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水產養殖行業中水產品的質量,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還能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養殖環境的可循環利用,滿足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行業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應用
引言
水產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擴大了我國的水產品需求市場,水產養殖行業也因此獲得了較大發展,并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助推力。但也正是由于水產養殖規模的擴大,許多養殖戶缺乏生態養殖理念和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給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此,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到水產養殖中去,不僅是對生態環境的一種保護,也是提高水產品質量和安全的重要舉措[1]。
一、水產養殖注意事項
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于水產養殖中,主要需要側重于以下幾點:水產養殖的品種選擇、養殖環境、飼料選擇等。只有嚴格把控水產養殖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更有效地提高養殖效果,實現科學增產和養殖環境的可持續利用。
(一)水產養殖品種的科學選擇
想要從源頭上提高水產品的質量,首先要科學選擇水產養殖的品種。生態養殖技術跟傳統的養殖技術不同,在生態養殖技術中,水產養殖品種的選擇不但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調整,還要注重水體環境與所選水產養殖品種的適應性。在選擇水產養殖品種苗種時,相關養殖人員要根據養殖地區的水體環境來規劃好養殖計劃,根據養殖計劃來合理挑選水產養殖苗種,優化水產養殖的整體生態環境。在規劃好養殖水域的水產養殖品種生態環境基本形式后,再來根據所定水產類別,挑選質量更高,存活率好的苗種進行投放。
(二)優化水產養殖環境
1.養殖池位置的合理選擇
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體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水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因此養殖人員要重視水產養殖環境。為了提高水產品的產量,便于對大規模的水產養殖進行管理,一般養殖戶都會選擇在養殖池中進行水產養殖。因此,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到水產養殖過程中去,需要科學地規劃好養殖池的水體生態環境,優化水源水質。在確定養殖池位置前,相關人員需要對周邊環境進行詳細調查,確保水源附近沒有工廠污水排放。同時,選擇養殖池位置也要注意其地理位置和運輸條件。因為水產品作為一種鮮商品,保質期短,人們對其新鮮程度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因此養殖池需要具備良好的運輸條件,確保商品魚能夠及時運輸至供應市場[2]。
2.養殖池生態環境的構建
將生態養殖技術應用于水產養殖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創造出更接近于自然環境的養殖池生態環境,給水產提供更加綠色健康的生存環境。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養殖戶可以在養殖池中種植一些可以凈化水質的水生植物,比如水草。種植的水生植物需要控制在合理數量,避免植物過多,反而影響水產品品質。合理的水草種植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養殖池的菌群環境,凈化水源的同時,還可以優化水產品質量。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先借助先進的生態養殖技術對養殖池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對水池的生態環境、水質、水產品生長情況等有具體的了解,以便及時發現各種隱患等問題。
(三)科學選擇喂養的飼料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其飼料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許多養殖戶為了提高產量,往往會增加飼料投放數量,甚至投喂化學類增產藥物。過量的飼料投放會影響養殖池生態環境,給生態水源造成環境污染,過量投喂化學增產藥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水產質量。因此,在投放飼料時,養殖人員要根據水產品的生產情況去合理把控飼料投放的種類和數量。當水產品處于不同生長時期時,要選擇營養成分不同的飼料,確保水產品的生長。不能為了增產去選擇含有抗生素或者其他添加激素的飼料,以免影響水產質量,污染環境。
二、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具體應用
(一)多營養層級生態養殖
多營養層級生態養殖就是充分利用水體和各養殖生物之間和諧共生的原理進行養殖的一種模式。該生產生態養殖技術在我國水產生態養殖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這一技術主要是遵循綠色發展、生態養殖理念,在環境的選擇、池塘的建造、苗種的選擇,水質的調控,餌料、魚藥等投入品的選擇和投喂及養殖尾水的排放等都要嚴格按照生態養殖要求進行養殖。
(二)魚-稻式生態養殖
魚-稻式生態養殖,顧名思義,將養殖池塘設置成一池兩用的“田”字形式,通過“田”字劃分,將養殖池塘一半面基用于養水產,另一半則用于種植水稻。由于水稻種植和水產養殖在同一片水域,水稻在水體中產生的營養物質能夠被水產魚類所食用,從而提高水產類的天然綠色營養供給量。而水產養殖過程中,水產產生的各種糞便在水中堆積發酵,也能為水稻提供天然的養料。利用魚-稻養殖技術,能夠有效提高養殖的生態環保性,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水產飼養的化學飼料使用,從而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3]。
(三)建立科學水體菌群環境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建立科學的水體菌群環境,也能對養殖池的生態環境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因為菌群的建立,需要健康綠色的養殖池水體環境。因此,在水產品養殖活動中,相關人員可以根據養殖池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調配,提前做好菌群培養實驗。需要注意的是,菌群容易發生變化,因此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需要及時注意菌群情況,實時對池塘內的微環境進行檢測和控制,確保菌群數量在合適范圍內。
三、結束語
盡管我國對水產需求量,水產需求市場廣闊,但水產養殖人員也不能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而不顧養殖環境。只有堅持生態養殖、綠色發展理念,重視養殖池生態環境的呵護,我國養殖水域環境才能得到有效保護,水產養殖行業也才能更加健康、穩定、持續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張鳳海,錢正玉. 新時期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J]. 農業與技術,2019,39(13):136-137.
[2]覃燕珊. 新時期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在淡水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分析[J]. 農家參謀,2019(23):105.
[3]韋娟. 淺談生態養殖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要點[J]. 科學養魚,2021(09):84.55C3C0E9-68E2-481D-AC96-F072FCF997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