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衛
摘 要:談到電氣節能這一話題,需要電氣行業在這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并提升電氣節能產品質量,重點體現出電力能源和電氣節能技術的發展應用。因為在各個行業之中,電力能源消耗占據比重較大,怎樣在電力系統中降低電力傳輸中的電力損耗是一項重大課題。開發新型電力資源是目前我國在電氣節能方面的重要方式,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我國電氣行業更健康的發展。
關鍵字:電氣節能技術:電力新能源;發展應用
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使得能源需求量日益提升,由此逐漸衍生出供不應求的局面,但與此同時卻仍舊存在大量能源浪費的問題。和歐美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電力能源應用率非常高,并且能源損耗率也明顯更高,并且我國能源消耗占據社會能源消耗總量的30%,伴隨現代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這個比例仍舊處于不斷擴大的趨勢中。
一、電氣節能技術
(一)分布式供電
分布式的供電方式是和集中供電相比較而出現的,它是一種把發電系統以數千瓦到50NW的小模塊式的供電方式,僅僅在用戶附近提供電能,并能夠獨立式的進行供電,這種供電模式和傳統的集中供電相比,有很低的輸電損耗,并且這種供電方式還能夠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發電,在提升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保證節能環保。
(二)電力蓄能節能
在供電系統中,電力蓄能節能也是電力系統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一些能夠蓄冷、蓄熱設備進行蓄電技能,其中的主要代表有中央空調蓄冷技術、熱回收技術等一系列的代表技術,把電能轉換成為其他方式的能量儲存起來。然后在需要能源的時候再使用,電力蓄能能夠把用電低峰期浪費的電能轉換成其他能源儲存起來,在用電需求量大的時候再釋放使用,有效的解決了發電質量和效率難題。
(三)配電變壓器節能
就目前來看,配電變壓器被大幅應用在商業建筑中,但是由于對配電器存在一些錯誤認識,因而常常會引發匹配錯誤的問題,還有不科學的負載率和運行方式,就會出現其長期處于低質量運行狀態,電能損耗在此種情況下也顯著提升。對變壓器介入節能措施的最終目標是減小損耗,提升運作質量。新型的S11(S13)型的變壓器比S9的配電器空載下的損耗低50%,并且設備價格和同類型產品相比也更低。對于部分干式變壓器來講,可以采取SC11或者其以上的產品。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最為節能的變壓器,即非晶合金變壓器,此種變壓器的損耗和硅片變壓器相比,損耗能夠降低至少70%。此外,多數商業建筑使用的均是一般性用電負荷,所以此時使用非晶合金變壓器往往能夠取得更為良好的效果。
(四)減少無功損耗量
現代建筑應用的多數是單相感性負荷,其自身的功率相對較低,在供電網絡中無功功率的占據比例較高。在此種情況下,建筑內部的照明設施和空調設施的用電負荷會出現顯著的波動現象,甚至出現相應的隨機性,無論是安全性還是穩定性都會大打折扣。為切實有效地避免此種情況,提高用電效率,增加用電的實質量,避免出現用電損耗的問題,降低所需要投入的經濟成本,有必要采取分電自從補償裝置,這是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案。就目前來看,低壓補償電容器的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均在不斷提升,在商業建筑中的應用越發廣泛,其能夠結合建筑功能的分區,實現對用電設備的有效補償,切實有效地避免出現因個別裝置補償而導致的線路整體電流增加的現象,從而更加有針對性的完成節能工作。
二、新能源的開發應用
(一)太陽能光伏發電
太陽能發電作為目前電力新能源發電的主要方式,被大量應用,太陽能的獲取是沒有限度的,能夠為人民群眾的生活、生產提供諸多的便利,在電力發展中,可以建立電力光伏發電站,利用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和一些控制器把所有的電力原件統籌組合,形成太陽能發電系統,然后再把產生的電能用電腦進行控制,最大限度的提升太陽能產生的電能,增加新能源的利用率,這種新能源技術最為常見的應用就是太陽能熱水器,這種就是利用太陽加熱水,然后在供給群眾使用。
(二)風能的開發和利用
在能源開發利用中,不僅僅有太陽能,還有風能發電設備,風能和太陽能是屬于同一種的可再生能源,能夠無限取用的,并且這種能源也能產生電能,而這中能源還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減少碳排放量,降低大氣污染,把風能和電能進行有效轉化,讓人民群眾能夠更好的享用綠色電力,安心使用綠色能源。在能源轉化中,風能先轉化成為機械能,然后再轉化成為電能。我國對風力發電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同時建設了大量的風力發電廠,通過這樣的能源轉化過程,也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電力能源使用還面臨著諸多的浪費問題,這使得節能減排工作難以正常開展。這就要求相關行業在開展各項工作的時候,需要有意識地強化對新能源的關注,切實有效地解決現階段電力行業存在的用電浪費的問題,有效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目前可通過變壓器介入來開展相應的節能減排工作,用以行之有效地降低電力消耗;此后則可以使用電力蓄能的方式,保證資源的有效應用;最后配合新能源的開發利用來提升資源利用率,同時給相關的能源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選擇途徑和便利。
參考文獻:
[1]李永祿.電氣節能技術與電力新能源的發展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20,49(03):32-34.
[2]張博聞,馮偉,李東洋.關于電氣節能技術與電力新能源的發展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06):79.
[3]馬建.電氣節能技術與電力新能源的發展與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20,37(0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