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日曼古麗·提力瓦力迪 楊智梅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基數龐大,這個國情下,對于糧食作物的需求不斷加大。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其在生產過程中面臨著眾多的病蟲害問題,為了進一步提升玉米產量,完成對玉米種植質量的提升,需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以及玉米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有效分析,亟須引起重視。
關鍵詞:玉米;高產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快速進步,玉米種植業也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時期,玉米種植技術得到不斷的優化,生產流程不斷向專業化水平靠近。但是由于玉米植株較大,根系較為發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應用價值和使用價值都比較高,所以若在玉米栽培期間,不能很好地完成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就會很大程度上對玉米種植行業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同時嚴重阻礙我國食品安全建設發展。為促進玉米高產增收,完成對玉米種植行業向現代化提升工作。
一、玉米高產種植技術有關研究
(一)科學應用選種技術
為保證玉米種植產量能得到高水平發展,需要對選種環節進行科學合理化安排,選擇因地制宜的玉米品種。就目前而言,我國有豐富的玉米品種,因此在進行科學選種時,必須對玉米種植區域進行切實有效地分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玉米品種的選用。我國政府有關部門需要拍攝專業人員對種植區域的肥水條件、土壤條件、氣候地形條件的進行全方位考察,結合玉米種植區域的具體種植面積,以及種植要達到的目標進行玉米品種的合理科學選擇,保證玉米實際產量提高的同時,避免玉米出現生產不良的情況。在進行玉米品種選擇時,需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更強的品種,減輕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受病蟲害因素的影響,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種植玉米農戶的經濟損失。相關農戶在進行種子購買時,必須通過正規的種子零售商進行購買,避免因購買許多不合規而造成的玉米品種純度和質量不高現象,最大程度上保證玉米品種的優良。政府有關種子管理部門以及農業農村部門需要加強對玉米選種有關工作的宣傳引導力度,讓農戶切實有效的了解玉米選種的有效性,提高玉米選種在基層的認識水平。相關有關部門還應加強對玉米種子選種過程中的質量監管工作,嚴格把控種子市場,制定相關規范性法規進行對種子市場的規范,讓農戶都能使用到使用范圍廣、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減少劣質種子對種子市場以及相關玉米種植基地的負面影響,營造更加具有活力和可持續的玉米種植體系。在進行對玉米種子進行育種及發芽過程中,需要切實有效的加強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通過熱溫處理、溫水浸種處理等方式對玉米種子中存在的雜質進行清除,保證玉米種子的發芽率,提高玉米育種活性[1]。
(二)強化玉米種植田間管理技術
在進行對玉米種植過程中,需要對玉米種苗進行全面的田間管理,采用合理密植保證玉米高產種植。在進行對玉米種植天天管理過程中,需要對玉米進行定期除草,避免雜草的生長影響玉米營養成分的吸收,在進行對玉米除草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幼苗的重視程度,避免玉米幼苗因除草受到傷害。玉米幼苗拔節時期根系發達,在這一時期進行除草工作時需要控制好,除草深度,避免因除草,造成的,對玉米根系的損傷,在玉米沉睡洗剪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施肥方法,通過對玉米定期施肥和澆水,保證玉米能從土壤中得到充足的營養成分,促使玉米能得到有效的生長,實現增產的目標。同時在對玉米種植田間管理時,需要根據玉米的相關特征,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不同的玉米品種采取不同的種植密度。還需對玉米種植基地進行有效的勘探工作,若玉米種植基地處于向陽坡,則可以適當減少玉米種植間距,若玉米種植基地處于背陰坡,就需要擴大玉米種植間距。進行合理密植時需要加強對當地土壤水肥比例的研究,對于具有良好水肥條件的土壤,可以盡可能地縮小玉米種植,提高玉米單位面積的產量[2]。
二、玉米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
(一)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大斑病和小斑病,因此在進行玉米品種選擇時,需要加大對大斑病抵抗能力較強的品種,提高玉米種苗對大斑病及小斑病的防治能力。同時加強對玉米種植田間管理力度,進行科學有效地制定施肥管理措施,進一步提高玉米植株的對大斑病及小斑病的抵抗能力。還需要合理使用化學試劑,在對玉米種植基地土地翻整時適當噴灑有關試劑,完成對玉米種植基地土壤的殺菌工作。如果玉米種植基地已出現大斑病及小斑病的有關區域必須要采用適當的化學防治措施,通過噴灑多菌靈可濕劑粉劑,有效進行對玉米種植基地相關病情的抑制工作,提高玉米大斑病及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同時在進行玉米種植全過程中,可以采用土地深翻以及換茬種植等方式,加強對玉米種植基地土壤中大斑病菌以及小斑病存活率的抑制工作。
(二)玉米蟲害防治
玉米種植過程中飽受玉米螟以及蚜蟲的影響,在進行對相關蟲害的防治工作時,需要進行對生物防治技術以及物理防治技術的引進,通過在玉米耕地中引進赤眼蜂蟲卵,抑制玉米螟的蔓延,降低玉米螟對玉米種植基地的影響。在玉米種植基地中安置滅蟲燈,通過物理防治措施實現對玉米種植基地相關害蟲的誘殺,減輕相關病蟲的影響。在進行化學藥劑選擇時,需要盡量選擇綠色環保的、毒性較低的化學藥劑完成對相關害蟲的滅殺工作。在對玉米相關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新型防治辦法的重要作用,結合不同防治手段,共同抑制玉米種植基地發生病蟲害的頻率,提升玉米種植的整體產量,提高玉米種植的整體質量,提高玉米種植基地相關農戶的經濟收益,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可持續發展[3]。
結束語
我國政府有關部門需加強對玉米高產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辦法的研究力度,不斷對有關細節進行完善,促進玉米行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萍.玉米高產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15):34-35.DOI:10.19904/j.cnki.cn14-1160/s.2021.15.016.
[2]張霞.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對策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06):162-163.
[3]晉熠星,王全亮.臨汾市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