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貴平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森林資源的供需問題日益嚴重。為了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高度重視植樹造林和環境保護。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森林管理工作不到位,森林采伐不規范,導致森林資源嚴重流失,已成為阻礙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確保林業正常采伐,加強林地管理,已成為林業發展的緊迫任務。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修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科學合理的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木采伐;林地管理;經濟效益
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森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容低估,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繁榮、文明和發達的關鍵標志。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在不合理地以犧牲環境的方式實現經濟發展,導致森林的破壞和根除等一系列環境問題之后,可持續發展之路逐漸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新時期,我國在林業開發建設中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把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家園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森林管理工作不到位,森林采伐不規范,導致森林資源嚴重流失,已成為阻礙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問題[1]。
1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存在的問題
1.1森林采伐政策實施效果不理想
針對目前森林資源供需不平衡的情況,許多地區制定了各種森林保護措施,特別是采伐政策,以規范森林保護行為,避免過度和非法采伐,從而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林業資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雖然制定了各種相關政策,但在具體實施中效果并不理想,森林資源保護的負面影響問題突出。一些地區仍在選擇傳統的森林資源管理方式,不能保證林業政策的順利實施。
1.2林木采伐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根據一些地區林業管理的特殊情況,電鋸原木的專業質量導致工作失誤的頻率很高,這主要體現在缺乏標準化的電鋸伐木工人操作流程,如沒有按照采伐林木技術規程的要求隨意伐木,伐木不符合規定要求,過度伐木或其他侵權行為。此外,毀林計劃沒有與林業的長期發展前景相結合,導致了各種問題,例如:林業糾紛、超范圍采伐等。由于林業人員專業素質的缺乏,無法有效地實施林業政策,影響區域林業發展和生態多樣性。
1.3林地管理機制較為落后
在近年來林業發展的背景下,隨著地方森林資源保護機制的發展,森林資源管理機制也得到了修改和發展。但是,從總體影響來看,林業管理機制的主要內容與當前林業發展不相適應,有些管理機制與現實脫節。例如,林業指標的定義是盲目的,林地管理缺乏保護機制。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勢必影響當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使森林經濟無法實現預期目標[2]。
2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優化措施
2.1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林地整治工作
首先,有關部門要重視森林管理的公開,要求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以不同的方式貫徹執行林業法規和土地法規,以更好地落實不同的審批制度,發布意見和新聞,充分發揮媒體的監督作用,提高公眾對森林保護和管理的深入了解,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營造保護森林資源的良好氛圍,確保當地綠色績效得到有效提高。此外,有關部門還必須認識到,保護林區不僅是政府和參與委員會的要求,也是加速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森林保護和管理的執法檢查,及時制止非法占用林區進行毀林和更新;對濫伐森林、恢復和非法征用林地的行為,要嚴懲,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審查征用林地的申請,避免破壞生態環境[3]。
2.2協調好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的關系
林業部門應協調林業采伐與土地管理的關系,以便更好地開展不同的林業工作。這項工作很容易,但在實踐中很難工作,在實踐中很難規劃和充分協調林業采伐和管理。因此,林業部門的管理者和員工必須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挖掘相關潛力,有效管理與林業的關系。一般來說,可以進行以下工作。有關部門要注意制定統一的林業和土壤管理制度,按照制度要求規范管理和采伐行為,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合理進行森林修剪;二是從實際實施過程中的機制角度,為林業采伐管理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條件,顯著提高了林業采伐管理的實施水平和效率,確保了林地管理能夠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切實提高實施機制的有效性和效率。
2.3規范伐木人員的采伐行為,確保伐木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由于目前伐木人員的職業素質還不夠高,有關部門應規范伐木人員的行為。使伐木工人一方面更加意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提高伐木工人的專業素質。此外,在具體加強過程中,必須根據林業的長期發展戰略來考慮,以防止管理者或伐木者尋求私人利益。為了不斷提高相關員工的工作質量,可以安排兩名員工定期對林區進行巡邏和檢查,員工意識到相互監督和限制。還可以不時檢查森林面積信息,以檢查過度伐木或其他不合規的伐木行為。通過這些方法,我們可以進一步確保林業采伐的科學化和標準化[4]。
2.4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首先,要積極制定森林采伐保護制度,注意對森林的監測和指導。各級林業部門及時公布林業定額。采伐的森林面積不符合林業規劃要求的,應當在林業部門官網或者部門公告欄上公布。林業經營者對采伐計劃或者采伐許可證提出質疑的,應當及時向社會作出回應。林業監督部門和主管部門應當對林業指標的批準和發放進行監督,并定期全面公布監督檢查結果。如果伐木指標分配不公,必須認真對待;其次,改進林業管理方法。
2.5完善《林木采伐許可證》相關的法律制度
要從根本上杜絕簽發林木采伐許可證過程中的違法亂象,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與之有關的制度建設,細化和明確簽發林木采伐許可證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使每個環節都有法可依,有據可查,不給違法者可乘之機。對于偽造許可證、違規簽發許可證的相關人員,政府必須加大懲罰力度,如在一定年限內禁止其再從事與林業管理相關的工作等,通過提升違法成本,增強相關法律的威懾力。
2.6加強對技術人員的管理
一、嚴格依法實施采伐許可。采伐林木應當依法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并按照林木采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面積、樹種、株數、采伐方式和期限進行采伐。農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宅基地范圍內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各區市要嚴格按照各級審改辦確定的辦理流程依法辦理林木采伐審批事項。特別是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辦事處)審批窗口的區(市)林業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培訓及監管的責任。受理--審核--現場勘驗--公示--作出決定--送達回執等審批流程要完整。對國家一級公益林原則上不得開展經營性活動,嚴禁林木采伐行為。國家二級公益林可以進行撫育和更新性質采伐。對商品林放寬放活,上年未用完的商品林采伐指標可以結轉本年度使用。對非規劃林地(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外的林地)上的林木采伐,不受限額限制。對發生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確需對受害林木進行清理的,均需依法辦理采伐手續。
二、規范采伐證填寫和采伐作業。要加強一線工作人員培訓,提升業務水平。熟練掌握材料初審和現場勘驗的技能。采伐作業設計書要由專業技術人員編制,特別是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等重大自然災害確需對受害林木進行清理的,采伐作業要對采伐時疫情傳播的防控作出專項說明。采伐證填寫要規范,不得漏項、缺項、涂改。
三、加強對林木采伐作業施工管理。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層層落實安全責任,采伐單位(個人)是第一責任人,區市、鎮街林業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確保采伐作業安全。通過審批的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工程、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設施建設工程等涉及數量大的采伐作業項目,要在采伐區域設置林木采伐公示牌。采伐公示牌內容包括:工程名稱、負責人(安全生產負責人)、采伐面積(株數)、施工單位、施工時間等,便于群眾監督。
3 結語
總之,中國在林業開發建設中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重點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把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態安全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森林面積不到位,森林采伐不規范,導致森林資源嚴重流失,被稱為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阻力。針對這些問題,全國各地林業部門要加強對森林指導基地的監測,不斷完善森林采伐方法和森林管理制度,規范森林采伐行為,提高森林管理水平,進一步推進森林資源優化整合,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昆.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鄉村科技,2018,9(3):62-63.
[2]彭家洪.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18,36(13):110.
[3]李旭,楊哲.淺談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技服務,2018,35(5):105-106.
[4]李紹森,鄧慧明.林木采伐與林地管理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59(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