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我國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所要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有了重大轉變,而商業銀行作為金融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商業銀行的服務意識不強,因此實體經濟發展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也就需要采取措施解決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和問題?;诖耍疚膶ι虡I銀行金融轉型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路徑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以期促進商業銀行的快速轉型并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實踐
引言:雖然近幾年我國金融業的增加值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卻并不好,經濟質量逐年下滑,再加上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方面沒有足夠的能力,所以這也就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商業銀行作為金融建設的重要一環,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關鍵。因此,商業銀行只有精準定位實體經濟需求,創新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才能切實的提高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水平。
一、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內涵
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主要是指在幫助商業銀行轉變資產負債經營理念和粗放型發展路徑的同時,使其進行業務轉型,并將業務重心放置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此外,伴隨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內涵也更為深刻[1]。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商業銀行只有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優化支持方向和服務國家戰略,逐步優化資產結構,有效控制負債及經營成本,擠出更多利潤讓利于中小微客戶,才能促進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朝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挑戰
(一)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意識較差,急需轉變
近年來,為與時俱進、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變化,商業銀行通過利用金融杠桿參與多層次金融市場,發展多元業務,以此來推動自身轉型。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盈利與風險的比例不斷增加,但是卻也面臨著監管套利和逃避監管現象的發生。商業銀行經營轉型一般都是追求經濟利益、自身規模擴張和資本市場估值,很少考慮到以客戶為中心,在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機制創新上也就更少從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角度去思考,從而導致因服務意識差且初始目標不準確,引起商業銀行的經營服務體驗與品牌形象不匹配。在新時代背景下,商業銀行雖然擁有諸多的發展機遇,但是如果在此期間只以自身利益作為驅動,并投資一些沒有前景的產業,那么這也就會導致商業銀行風險會一直增加[2],不利于長期可持續發展,為此商業銀行急需服務實體經濟的意識。
(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合規經營文化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一直持續上升,所以這也給商業銀行的風險管控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只有堅持安全、流動、效益的原則和合規經營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推進實體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但是面對經濟利益的誘惑,部分商業銀行常常亂設機構、亂放貸款、亂拉客戶,所以這也就導致商業銀行的合規經營文化一直無法被有效提高。再加上部分員工的綜合素質較低且專業能力較差,且銀行現有的監管懲罰力度不夠,所以這也就間接地增加了銀行資產風險,并導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被弱化。
三、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途徑
(一)加強商業銀行監管,構建多層銀行體系
現階段,為了整治金融亂象,并幫助商業銀行不斷“脫虛向實”,必須要加強商業銀行監管,構建多層銀行體系。首先,想要做好銀行監管,政府部門必須要強化監管評價工作,制定嚴格的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以此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其次,構建多層銀行體系,必須要放寬民營資產的市場準入條件,合理擴大區域商業銀行經營范圍,并不斷完善退出機制[3]。如,增強對外開放、中外資入股金融機構可以采取統一的方式,適當擴大境外金融機構持股比重,將外商監管制度合理化,從而促進銀行業結構的健康發展。
(二)緊扣國家戰略,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資源主要來源于商業銀行的間接融資。但是由于近些年我國商業銀行過度偏向房地產和政府融資平臺行業業務,所以這也就導致房價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引起地方政府過度負債。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根據國家戰略轉變自身的經營理念,以此來減少資金空轉,并更好的配置資源。另外,商業銀行也要加強房地產業務風險管控,控制政府融資平臺比例,不斷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和考核機制創新,引導信貸資金轉型助力三農、中小微客戶和“專精特新”企業,以此來促進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
結論:通過上述文章的研究可以得知,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其不僅面臨著非常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所以,商業銀行想要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就必須要與時俱進,積極推動經營理念轉型,緊扣國家戰略,尤其是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打造科學合理的合規經營文化,規避金融風險,促進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葉文輝. 經濟新常態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路徑探析——以安徽省銅陵市為例[J]. 2022(1):24-26.
[2]張婷. 后疫情時代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的理論邏輯,實踐特征與路徑選擇[J]. 甘肅金融, 2021(6):5-6.
[3]李嗜成. 新常態下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路徑探析[J]. 2022(1):11-13.
作者簡介:陳世疊:出生年月:1982年11月,性別:男,籍貫:浙江蒼南,民族:漢族,學歷:本科,職稱: 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