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超
摘 要: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了《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要求盡快從“管國企”轉向“管資金”,強化“管”、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作為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與挑戰。文章針對目前我國國企的財政工作狀況,指出其與現行體制存在的問題,尋求一條新的途徑,以期能夠找到并彌補管理上的缺陷,從而達到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預防。
關鍵詞:內控視角;國企改革;財務管理
前言:如何做好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財產的保值和升值,是國企改革的一個關鍵階段。如何保障國有財產的保留和實現國有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國有國企改革工作的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在改革的時候,要著眼于國有國企的財政管理,要根據國有國企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訂一個切合實際的財政目標,要在改革的過程中,對內外各方面進行財政的聯系,對資產進行核實和評估,籌集與使用好資金。
1、國有國企內控視角中存在的缺陷
1.1籌資管理尚需進一步完善,融資風險過高
目前我國國企在資金運用方面面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為目前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和國企內部資金的缺乏導致的,使得當前的國企在融資過程中面臨著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存在著巨大的融資風險。一是資本的成本過高,且缺乏可供選擇的籌資方式。國有國企在面對資本需求的時候,不能充分利用低投入的資本,而更多地依賴于外在融資,導致融資效率低下,融資費用過高。二是融資方式與國企融資需求存在較大差異。不按資本的需要隨意融資,很難適應國企的運作和投資需要,從而失去最大的利潤。三是國企的會計資料不實,信用成本增加。國企融資時,通常都會向其提供準確的財政報表。一些國企為了籌集資金,選擇了各種非法手段。結果就是國企受到了政府的懲罰,信譽掃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2不合理的投資決策過程,效率低下
國企的投資決定關系到國企的穩定發展?,F在很多國有國企還在盲目地進行著投入,有些國有國企的管理者,為了短期利益,放棄了投入成本和質量,只顧著擴張,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沒有建立一套科學的、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來對建立、實施和再評價等關鍵階段進行控制和約束。在進行投資之前,由于對所投產業的投資對象的實力和水平沒有進行全面而透徹的調研,導致對整個市場狀況的掌握不足,使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沒有一套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從而讓投資的效率低下,投入的錢不僅沒有得到回報,而且還沒有收回成本,沒有達到預期的回報。由于缺乏完善和科學的投資政策,在各個階段的運作過程中,各相關責任人的職責不能精確地落實,權力和義務界定不清,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
1.3管理不善,工作低效
現金流是國企生命的命脈,資本控制水平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國企的存亡,目前國有資本控制的現實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第一,在資本控制上,有很大的缺陷,比如重復使用的時間太長,導致流動資金和增值能力都下降了。具體來說,在進行售賣時收現率不高,銷售得來的收入大多數由應收賬款的方式來完成。目前,大部分國有國企并沒有認識到信貸政策的重要性,在向其他國企的顧客發放國企信貸的時候,沒有制定出一套嚴密的信貸標準和信貸期限,從而導致了資本的流動。第二,雖然大多數國有國企都對控制和監督基金的使用更加重視,特別是動用了大量的資金,制定了各種內控視角制度,將審計程序規范化。但現在,在控制國有國企的資本使用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危險。在實際工作中,使用基金的審計程序沒有按照內控視角體系的要求來執行,這就造成一些人為了謀取私利,濫用公款,侵占國家財產,造成了經費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滋生貪污腐敗。
2、加強內控制度,提高國企的財政績效
2.1為減少融資風險而強化融資管理
在國企改革的進程中,為了提高國企的信譽,減少融資成本,促進國企融資的平穩運行,要對國企進行有效的改造。為此,我國國有國企應加強融資內控視角,建立健全融資的預警和控制體系,加強融資的防范和控制。在實施實際的行動時,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要建立一種籌資決策核查制度,要嚴格按照核查程序來進行,在執行過程中要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并制訂相應的懲罰措施來制約有關人員。其次,要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論證和效益分析,并依據國企目前的經營和發展狀況,對未來負債的償付進行預估,建立符合國企發展和發展要求的目標資本模式。通過對各種融資方式的成本和難點進行比較,將負債融資和股權融資的融合比例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割,從而得出恰當的資產比率和可實現的資本單元。第三,要加強內控視角,防止因內部管理不善而導致的會計報表造假,加強對內部審核的監管,提高其獨立性,防止會計造假。
2.2更新財務管理理念與方法,完善內控制度
通過對我國目前國企經營狀況的剖析,發現目前我國大多數國企仍采取了“粗”經營的經營方式。要實現對國企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經營,就要建立一種新的經營方式,實行精益經營。在此基礎上,要轉變經營觀念,由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經營。不能僅僅把問題的處理放在問題的發現期,要從問題的預防和預測的角度出發,在問題出現之前進行有效的控制。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國企要努力運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能。同時,也可以借助網絡的力量,加強對國企的財務信息和加強內控視角。
2.3切實控制投資決策,減少投資的風險
長期以來,國企對投資的認識不足,導致了國企資產的大量流失。所以,在投資之初,國企要對投資行為進行深刻的思考與剖析,要制訂更高的投資標準,并根據國企的具體條件,建立符合國企投資目標及建立準確的投資風險控制體系,要在投資前、過程中、投資后進行全面的風險控制,切實有效地落實風險預警與把控工作,規范投資標準與行為。要對前期投入的項目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在進行投資時,要建立一套規范化的內控視角體系,提高對投資的控制效果,使每一個投資階段都能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在投資的時候,要對每一個階段進行全面的評估,并對其進行分析。針對項目實施中出現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制訂相應的控制措施,確保國企的投資回報,減少投資的風險。
結束語:
伴隨著我國新一代國企的變革,以適應新的市場競爭、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財務經營要進行全方位的調整與創新。國企要敢于探索符合國企內控視角標準的新的財務管理體制,改進現行的運行管理方式,為國企改革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宋紅. 內控視角下國企改革中的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 國企改革與管理,2021(13):170-171.
[2] 武娜. 淺談內控視角下國企改革中的財務管理問題[J]. 全國流通經濟,202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