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艷芬 范麗
摘? 要:為了深化優質護理對先天性心臟病體患者外循環術后的作用,評估術后護理的整體療效,開展一系列的護理干預措施。通常進行體外循環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術后對患者采取優質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后期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順利出院,手術成功率也相對理想。明顯降低患者的痛苦感受,減少死亡率。本文將著重研究優質護理對體外循環術后患者的護理方法和具體幫助的必要性。
關鍵字:心臟病:體外循環手術:優質護理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包括環境飲食等各方面問題也相繼出現,導致很多新生兒剛出生就伴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困擾,而這種疾病也在呈現出上漲趨勢,形勢不容客觀。好在當今科技水平領先,人們對疾病預防以及護理觀念也在發生著轉變,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護理技術的不斷更新進步,對患者預后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心臟體外循環術的手術難度系數大,對醫護人員術后護理的綜合標準也相應變的很高。
1.患者的術前護理
1.1術前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年齡、生活閱歷、家庭情況各不相同,所以在術前的心理護理中,醫護人員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疏導,以平易近人的語氣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流程和注意事項。如果是孩子,那就盡量先進行安撫,然后與家長溝通手術細節,千萬不能引起患者和家屬情緒上的波動,與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平復患者情緒,保持穩定樂觀狀態對手術的進行有很大幫助。
1.2術前一般護理
首先術前要讓患者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呼吸不暢或胸悶時可以吸氧。有心功能障礙的患者要減少減輕活動量,減輕心臟負擔。對于一些病情嚴重的患者要持續吸氧,維持心肌供氧量。其次患者術后不能下床并且還有各種儀器監護,為了幫助患者適應臥床的不便,在術前幫助患者反復練習在床上排泄,防止各種監護儀器和引流管位置變動或脫落。最后如果患者有吸煙習慣,在術前七天要告誡其戒煙,避免術后有痰影響到肺部呼吸。
1.3術前預防患者著涼
手術前一定要注意不能讓患者著涼,避免呼吸道感染,對手術造成不良影響。由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自身對病毒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再加上疾病導致了患者肺循環壓力增高以及肺循環血流量增加,在著涼情況下特別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無論對即將進行的手術還是術后的恢復都有嚴重的影響。所以除了要注意保持病房內環境的干凈衛生,避免灰塵大和臟亂的環境引發患者呼吸道感染,還要告知患者與家屬在術前盡量減少探視,因為過多的探視容易增加病毒加叉感染的幾率,更加影響患者休息,一旦感染不但加重病情還會延長病程。
2.患者的術后護理
2.1術后常規護理
當患者做完手術后,醫護人員一定要密切觀察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頻繁測量,時刻關注檢測患者狀態的各種儀器上指標所發生的變化。對患者的體溫也要隨時進行測量,并且將對患者的體溫進行詳細的記錄,避免患者出現高溫情況。如果患者身體溫度持續升高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物理降溫,倘若物理降溫還是不能有效控制患者體溫,就要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匯報,按照醫生方案對患者使用藥物進行降溫。一旦患者有任何不良狀態出現時都要及時通知主治醫生進行專業處理。
2.2全麻術后護理
體外循環術的心臟病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時,要先進行全身麻醉。體外循環手術過后,要立即將患者送入監護室,密切觀察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且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定時測量患者的心臟、血壓狀態,觀察患者的呼吸是不是通暢,患者是否有清醒的意識。如果患者并沒有從麻醉中清醒過來,可以先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對患者口腔進行清理,避免患者咽喉存有痰和嘔吐物堵住呼吸道,造成患者呼吸困難。
2.3術后循環系統護理
在患者進行體外循環手術后的72小時內,患者的身體狀況極易出現不良反應。所以醫護人員要隨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心律失常反應,對患者的動脈血壓進行密切監測,并且詳細準確的記錄患者的血壓值。根據患者血壓值的變化進行針對護理治療,以CVP監測為依據,掌握患者的血容量、心功能的基本狀態,隨時將記錄下來的檢測數據與主治醫生進行溝通,直至患者病情恢復平穩。
2.4術后呼吸系統護理
將體外循環術后的患者推回監測室時,首先醫護人員就要及時檢查患者的氣管插管位置是否準確,氣管插管的松緊是否合適,防止患者在意識不清楚情況下將插管拔出。其次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不同實際情況進行呼吸機模式調整,幫助患者達到血氣指標。最后醫護人員要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及時幫助患者清理咽喉、口腔中的痰液以及清理患者鼻腔,避免呼吸堵塞威脅患者生命。由于患者長期使用呼吸機來強制吸痰,所以特別容易引起患者的肺部感染,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具備不怕苦累臟精神和專業知識技能,嚴格按照章程進行操作,減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幾率。
2.5術后泌尿系統的護理
由于體外循環術后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不能下床,排泄也要在床上進行,所以患者會持續使用導尿管,醫護人員要時刻注意患者尿液的顏色和尿液量,并定期對患者的尿液進行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記錄對比,以患者尿液的各項指標來決定是否使用利尿劑以及利尿劑的多少。
2.6術后營養護理
在給患者進行靜脈注射營養時,如果患者手術后已達到48小時,可對患者進行鼻飼流食,倘若患者并沒有任何不良反應,就可以讓患者保持少食多餐。當患者撤掉呼吸機時,鼓勵患者逐步恢復正常食物。同時醫護人員還要向患者和家屬說明,術后患者的飲食要多一些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油少鹽易消化的食物,補充體內缺失的的營養,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2.7術后心理護理
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術后也同樣需要。患者在術后身體會承受巨大的疼痛和不適感,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焦躁不安等情緒,變的十分恐慌。這時醫護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術后的心理疏導,同樣要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其消除不安緊張感,對醫護人員充滿信任,對康復效果充滿信心,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方案,提高預后治療質量。
3.結束語
治療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是目前最主要、最普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在進行過體外循環術后,如果能收到優質護理的干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術后患者的恢復情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的優質護理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手術的治療效果,減少病患的死亡率,還可以加快患者術后恢復的進程,減少患者因疾病帶來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只有強化醫護人員的優質護理意識,完善相關護理措施體系,增強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的專業護理水平,才能為心臟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黃潤,劉霞,徐敏.嬰幼兒體外循環心臟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15年03期.
[2]浦濤,肖韶玲;50例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體外循環術后護理[J].護理研究;2007年24期.
[3]王蕾;低體重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后護理體會;中國繼續醫學教育[J].2013年01期.
[4]張磊,李建.疼痛護理模式在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后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7,1525:3137-3138.
[5]朱秋萍.個體化健康教育應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術后照顧者的效果分析[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7,1204:3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