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瑩瑩,高 治
2019年8月,國務院頒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并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全民族身體素養和健康水平,全面推進幼兒體育發展。隨著體育強國政策的推進,社會越來越關注幼兒體育,對幼兒體育領域的研究也愈來愈多。因此,本研究基于知識圖譜視域,借助Bicomb2.0、UCINET6.0、NetDraw、SPASS22.0、Excel等文獻計量分析軟件和可視化軟件,運用共詞分析法和社會網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2000—2021年CNKI數據庫的325篇幼兒體育相關的核心期刊進行統計分析,致力于探析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熱點,并對今后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發展做出展望。
本研究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以“主題=幼兒體育OR篇名=幼兒體育”為檢索條件,對2000-2021年的核心期刊進行檢索,將期刊來源類別限定在北大核心、CSSCI、CSCD,共檢索出相關期刊429篇,對無關期刊進行篩選、剔除,確定325篇核心期刊作為本研究的樣本,最終將檢索結果通過endnote格式導出。
本研究使用Bicomb2.0軟件提取高頻關鍵詞和共詞矩陣,運用Ucinet6.0軟件和NetDraw工具繪制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圖譜,運用SPSS22.0軟件對高頻關鍵詞和共詞矩陣進行聚類分析,導出高頻關鍵詞樹狀聚類圖。
通過Bicomb2.0書目分析軟件錄入325篇核心期刊,共統計提取關鍵詞713個,對具有相同意義的關鍵詞進行合并,如“運動技能、動作技能”合并為“動作技能”,最終得到668個關鍵詞。設置詞頻閾值為“≧5,≦141”,共提取到29個高頻關鍵詞,如表1所示。排在前10位的高頻關鍵詞為幼兒、幼兒體育、身體素質、體育活動、體育教育、動作技能、動作發展、體操、體育游戲、游戲,初步說明了當前我國幼兒體育的研究熱點。

表1 我國幼兒體育研究高頻關鍵詞統計表(頻次≥5)
利用UCINET6.0社會網絡分析軟件中的NetDraw工具繪制出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圖譜,如圖一所示。圖譜正方形代表著高頻關鍵詞的節點,節點的大小和連線的粗細分別代表著節點對其他節點的控制作用以及節點間關系的緊密程度。從節點大小上看,幼兒、身體素質、幼兒體育、體育教育、游戲、動作技能組成了我國幼兒體育研究領域的核心關鍵詞,代表了當前研究熱點。從節點之間的關系上看,以幼兒為核心,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教育、身體素質、體操等方面。從整個網絡圖譜看,處于網絡邊緣的大班幼兒一詞與其他關鍵詞聯系不緊密,相對獨立。

圖一 我國幼兒體育研究高頻關鍵詞社會網絡圖
運用SPSS22.0軟件得到高頻關鍵詞樹狀聚類圖,如圖二所示。聚類圖表明: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高頻關鍵詞共分為六大領域。
領域1為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研究,主要包括生長發育、運動活動、學齡前、幼兒、身體素質、影響因素、身體形態、體質健康8個關鍵詞。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相關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分別對全國各地幼兒的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得出主要的影響因素有經濟發展水平、消費水平、地域特征、生活方式、教育背景、嬰兒期的體格基礎、幼兒出生胎齡和母親育齡、父母親的體育態度等。二是運動活動對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龔玉潔等通過對照試驗,發現運動性游戲課程對3~5歲幼兒的體重無明顯影響,但可促進身高發育并有助于改善身體素質[1]。
領域2為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研究,主要包括動作發展、韻律性身體活動、動作技能、體能、身體活動5個關鍵詞。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幼兒動作發展特征及教學策略研究。分別對幼兒單腿站立姿勢控制動作、移動性動作、側滑步及前滑步動作、縱跳動作、上手投擲動作、跑步動作等動作發展特征進行分析總結,并提出相關教學策略。范雪等針對3-6歲幼兒跑步動作發展特征提出,針對小中大班幼兒開展跑步動作的課程應分別著重鍛煉下肢肌肉力量與身體平衡能力、腳前掌著地與蹬地方面、全身協調方面[2]。二是動作技能發展與身體活動的相互影響研究。通過開展實證研究探討身體活動對幼兒精細動作技能與粗大動作技能等動作技能發展的影響。吳升扣等提出動作發展視角的韻律性身體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幼兒粗大動作發展水平[3]。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探討動作技能對幼兒身體活動的影響。馬曉然等發現位移技能和操作技能對幼兒的身體活動有相應影響效應,認為發展幼兒的粗大動作技能是促進幼兒身體活動的有效途徑[4]。
領域3為幼兒體操等幼兒體育項目研究,主要包含體操、運動學、幼兒園、健康教育、體育5個關鍵詞。幼兒體操相關研究主要為實證研究,探討幼兒體操對幼兒感覺機能、身體素質、體能、粗大動作發展、心理健康、智力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孫影等發現健身操對幼兒的身體素質方面以及動作、語言、社會獨立性等心理健康方面有明顯影響,認為其是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有效體育手段[5]。俞繼英等依據“韋氏學前及學初智力量表”發現基本體操練習對幼兒的言語、操作和總智商,尤其是操作智商有明顯影響,說明其對幼兒智力的發展有促進作用[6]。也有研究從運動學分析的角度探究體操對幼兒運動能力的影響,運用影像分析方法分析幼兒立定跳遠過程和投擲過程的運動學指標變化情況,提出體操游戲健身方案對立定跳遠遠度和投擲遠度以及相應關節活動范圍存在影響。除幼兒體操之外,還有一些幼兒小籃球、小足球、武術、跆拳道、趣味田徑等幼兒體育項目研究。
領域4為幼兒體育游戲研究,主要包含游戲、幼兒教育、體育思想、體育游戲4個關鍵詞。幼兒體育游戲相關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體育游戲的實證研究,探究體育游戲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影響。韓流等通過實驗發現團體體育游戲對幼兒在語言認知、情緒情感、社會交往和人格發展等方面存在的不安全依戀行為均具有積極的干預作用[7]。二是游戲的體育思想研究。通過對張之洞、魯迅、張宗麟、福祿培爾等中外教育家的體育思想進行探討,強調游戲對幼兒體育的重要價值。蘇永駿等通過對魯迅幼兒體育觀進行研究,發現魯迅強調視游戲為幼兒最正當行為[8]。劉建進等表明祿培爾幼兒體育思想內涵以游戲為中心,即運動游戲是兒童自我表現的活動,運動游戲隱含兒童社會能力的培養,以及兒童階段性發展的身體活動觀[9]。
領域5為幼兒體育政策研究,主要包含幼兒體育、政策、群眾體育3個關鍵詞。多數幼兒體育政策研究是對我國幼兒體育政策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與發展策略。徐劍等針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幼兒體育政策存在的問題提出發展策略:健全幼兒體育政策科學體系;擴大幼兒體育政策執行主體;統一幼兒體育政策目標;強化監督與評價[10]。也有研究探討美國、日本等幼兒體育政策對我國的啟示。郝曉岑等從積極社會生態系統視角分析美國幼兒體育政策,啟示我國建構適合中國幼兒身體發展的積極生態系統[11]。魯娜等通過梳理日本學校體育政策,提出啟示:積極制定和調整學校體育政策法規;注重幼兒體育發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完善全國學生體質體力活動調查、追蹤、反饋和體測健康檔案[12]。
領域6為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研究,主要包含體育教育、智力、體育活動3個關鍵詞。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面:一是幼兒體育教育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與作用研究。蔣晨認為幼兒體育對于幼兒身體和動作的發展、飲食習慣的改善、幼兒的意志鍛煉、同伴交往、智力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二是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分別從城市與鄉村、家庭與幼兒園等角度對全國各省市幼兒體育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議與對策。三是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設計實施與評價研究。分別從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設計、開展與實施、評價等方面對幼兒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進行探析。四是國外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內容及啟示研究。通過對英、美、日、韓等各國的幼兒體育教育內容與實踐進行分析,探究其對我國的啟示。董旭對歐洲森林幼兒園體育活動模式進行分析,建議我國幼兒園應學習運用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構建開放性幼兒體育活動環境,并將體育活動與多元化知識相融合[14]。

圖二 我國幼兒體育研究高頻關鍵詞樹狀聚類圖
通過對21世紀以來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核心期刊進行分析,得出主要結論與展望。第一,研究成果方面,我國幼兒體育研究成果總體上呈增加趨勢。但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多數為教育理論工作者的成果,未來研究應加強教育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合作,廣大一線幼兒教師應深化對幼兒體育的認識與研究,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幼兒體育實施之路。第二,研究內容方面,我國幼兒體育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六大領域: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研究、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研究、幼兒體操等幼兒體育項目研究、幼兒體育游戲研究、幼兒體育政策研究、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研究。未來的研究應繼續深化該方面研究,并且需注意立足于我國的國情,將國外幼兒體育先進理念與我國幼兒體育實際相結合,將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第三,研究方法方面,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幼兒身體形態與身體素質、動作技能發展、體育項目、體育游戲等方面的實證研究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表明僅僅使用傳統的理論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已不能滿足幼兒體育研究的發展需求,因此,必須不斷探索多樣的研究方法,將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