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洵,孫 鋒,周秋婷,黃涵麗
學校體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部分,學生是學校體育的參與者,保證學生在參加學校體育活動中的健康和進步是學校體育活動的基礎要求。從1985年以來,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保健委員會、國家體育總局等單位曾聯(lián)合進行過幾次全國性的中國中小學生健康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中國中小學生的素質在總體上呈現(xiàn)出降低趨勢。我國逐漸開始重視中小學生的健康,學校舉辦的體育活動也日益豐富多彩。與此同時,頻發(fā)的學校體育安全事故受到了各國的重視,黨和國家教育,運動各主管部門對中國學校體育安全問題一直密切高度重視。先后制定并印發(fā)了許多規(guī)章制度,部門規(guī)章條例和通知。但當針對學校體育重大安全事故歸責的法規(guī)依然沒有健全,且學校體育重大安全事故存在潛隱性,即便校園的運動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做的比較完善,依然有機會引發(fā)運動重大安全事故。
本研究主要以學校體育運動安全管理的研究角度,提出了學校體育運動的安全與保護體系建設這一問題。針對中國學校體育安全管理構建了一種科學合理的評估理論模式,對中國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制度展開了理論剖析,從而構建出評估的總體邏輯框架,提供了學校體育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措施,以及建立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制度的具體措施和建議,并引導中國學校體育安全保護與管理工作在諸多可能的方法中選取最適宜的評估方式,以促進中國學校體育安全管理與穩(wěn)定發(fā)展。
學校體育活動是學生學校日常課程的主要部分,目的是通過訓練學生運動興趣、態(tài)度、習慣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傳授學校體育運動基本知識與技術為,培育中小學生崇高的思想道德和優(yōu)良意志力品德,提高中小學生體格,心理和社會自我適應性能力的學生教育活動。學校體育運動,是計劃性、目的性、組織性比較強的體育活動。學校體育運動受政治、文化、經濟等社會的環(huán)境影響,承擔為國家、民族培育優(yōu)秀人才的重擔,對學校現(xiàn)代教學的進行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是學校現(xiàn)代教學重要組成部分。
在學界關于運動安全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國內學者們定義為:由校方在組織中小學參與校園外的體育課教學活動、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運動等的過程中,或是中小學在參與校方舉辦的體育課等過程中,又或是中小學在校園的體育運動設備、體育場館內自由開展運動時引起的嚴重身體傷害事故。故本文已把運動安全界定為以正常身體活動為最基本手段,在推動人類身心發(fā)展的過程中,將人的生存、財產、對環(huán)境等可能產生危害的風險,限制在人可以承受的水平狀態(tài)。
根據(jù)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往往是普遍存在的,學校體育安全管理是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做好健全的體育安全事故防范體系,體育教學安全事故就可以有效避免。在美國、日本、德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均普遍在中職學校甚至更早的年級都開設了保健與急救相關知識的教學課程,同時部分國家還將保險制度、事故責任制度在學校安全事故的善后過程中予以明確,這一點值得我國學校進行普借鑒。所以,本文把學校體育安全狀況界定為在校園的課余體育訓練、體育競賽和運動教育,及其課外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對自然環(huán)境、物和人毫無影響,且不受損害和威脅、損失的一類狀況。學校的體育運動傷害事故原因,大致有以下四大要素:一是間接傷害,即,損害活動和侵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聯(lián)系;二是直接傷害,即行為主體的行為直接導致?lián)p害事實。三是傷害事實,即學生或第三者的受害。四是觀念錯誤,即行為主體存在主觀上的觀念錯誤,造成了損害發(fā)生。
美國運籌學家薩第(T.L.Saaty)提出了水平分析法的概念。它是一種將定性分析和定性統(tǒng)計方法結合的分析方式。層級分析法的基本分析步驟,如下圖一所示。

圖一 層次分析法流程圖Fig.1 AHP flow chart
參考有關文獻的分析和領域專家學者的觀點,在保證科學性與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將整個管理體系加以劃分,并按照不同子系統(tǒng)各主要指標之間的互相邏輯關系對系統(tǒng)進行劃分,最后構建出層級架構評價指標體系模式。
從重視程度的維度上統(tǒng)計各個級別不同指數(shù)之間的比率,并根據(jù)學者們給出的表1中的九個重點級別,從而確定評價指數(shù)模型中指標之間的比率,從而求出評價矩陣。

表1 1-9標度的含義Table.1 The meaning of the1-9 scale
根據(jù)表格2中所給出的模型判斷矩陣,通過和積法計算得到目標層以及準則層的每個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相應的特征向量。詳細的計算過程如下:

針對矩陣的每一行的向量進行求和操作:

通過對矩陣Tij歸一化,計算結果則為指標的層次單權重系數(shù):

考慮到在上面所獲得的評估矩陣中的評價指數(shù)選擇都是根據(jù)相關文獻以及業(yè)內專家學者的實踐經驗所決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主觀性;防止在對主觀因素的指數(shù)評估時導致偏差,就必須在對獲得的評估矩陣中,運用平均隨機一致指數(shù)RI作為隨機統(tǒng)一方面的檢驗。檢驗流程為:透過算法CR=CI/RI得出隨機一致性比率的計算結果,當最終結論值低于零點一時,即指出了各判定矩陣指數(shù)之間的權重關系進行合理,具備了統(tǒng)一性。其間符號“CI”代表了判定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具體的算法流程包括:
(1)計算最大特征根λmax

其中,(AW)i表示向量AW的第i個元素。
(2)一次性指標CI的計算

(3)一致性判斷
計算一致性比例CR:

其中,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值可通過查詢表格得到:

表2 矩陣階數(shù)為1-9的RI取值Table.2 RI value of matrix order 1-9
3.1.1 初選指標
按照管理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的初步原則,在參照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以及對南通市學校體育安全保障管理狀況分析的基礎上,最終建立了學校體育安全保障管理評估體系的各個指標,包括了學校體育安全硬件保障、學校體育安全應急預案、學校體育安全制度保障、學校體育安全組織保障、學校體育安全醫(yī)療保障、學校體育安全教育保障等六個指標。
3.1.2 指標篩選的定量依據(jù)
論文中初步預選了六項指數(shù),將之作為了專家問卷,為了檢查預選的指數(shù)是不是存在合理性問題,邀請了所有專家學者進行從“必要性”即平均數(shù)分數(shù)≥4和“科學性”即一般變異系數(shù)≤百分之二十二個主要方面來篩選。“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用李克特的五點計分法則加以打分評定。在指標的篩選過程中,如果達到了前面兩個參數(shù)即平均值得分≥4且一般變異系數(shù)得分≤百分之二十時,即代表專家的選擇意見趨向統(tǒng)一,而且協(xié)調程度也較高,指標就具有了合理性。
3.1.3 指標的篩選與確定
由預選指標所構成的專家答卷,向所有專家發(fā)出并收回,再通過SPSS25.0標準對各指標依次作出有關“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有關參數(shù)的測算,并根據(jù)專家的意見加以篩選。分析結論如下:
通過比較表3和表4的結論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專家的一級指數(shù)都保持了很大的一致性,并經過評估,六個指數(shù)都同時達到了平均數(shù)≥4,變異系數(shù)在≤20%以上,表明所有專家對六個指數(shù)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評估趨向一致性,其結論為,通過所有專家的篩選學校體育安全硬件保障、學校體育安全應急預案、學校體育安全制度保障、學校體育安全組織保障、學校體育安全醫(yī)療保障、學校體育安全教育保障指數(shù),在重要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均較為合理。

表3 重要性分析Table.3 Importance analysis

表4 可操作性分析Table.4 Operability analysis
根據(jù)已篩選得出的指標框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遞階層級結構,并利用了以上的方法,首先篩選了各領域專家,分別就指標的重要程度加以了界定,之后又進行了討論和總結,最后得出的二十二判別矩陣如下:

表5 判別矩陣Table.5 Discriminant matrix
判斷矩陣的λmax為6.0496。為進行一致性檢驗,其一致性指標:

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為1.24。隨機一致性比率:

其結果具有滿意的一致性,亦即權系數(shù)的分配是相當合理的。算出指標的權重是:

表6 各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Table.6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indicator
由此可見,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硬件設備的合理選用,因此在學校體育安全保障中應該更加傾向于使用更加注重學生安全便捷的硬件設備,才能更切實地從學校體育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從而提高學校體育安全保障的工作質量。
學校體育項目的發(fā)展,硬件設施安全隱患屬于客觀因素。如設備的老化和場地環(huán)境惡劣等,要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就要求高校體育行政部門及時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潛在因素,強化對體育教學硬件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時進行體育教學設備設施的檢查和保養(yǎng)工作,保證不因客觀條件導致學生受傷。
受體育學科薄弱觀念的影響,不少人都覺得對學校體育課外活動并沒有很重視,自然也鮮少考慮到學校體育安全保障問題,這個觀念在無形中提高了產生體育及安全事故的機會可能性。所以,若想改善當前這種狀況,就需要在管理者層面從上至下的改變體育觀,以建立合理的體育觀。
校園管理人員應當意識到學校體育運動安全的必要性以及體育運動給校園發(fā)展產生的正面影響。積極建立體育運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體育運動安全規(guī)章制度并嚴格依法執(zhí)行,為學生建立了身體檔案系統(tǒng)并進行更新,還配有專門負責該校體育運動安全事故的專門醫(yī)務人員,為學生購置了意外傷害保險,真正地把運動安全保障工作當做學校一項重點工作來實施。
校園管理人員要定期組織學校體育安全保障例會,適時對學校體育安全保障管理工作做出評估,從實際中吸收成功經驗并加以總結與反思。定期地對學校學校體育活動規(guī)劃的制定流程、硬件設備和場館的維護情況和利用狀況等進行定期檢查、有效監(jiān)測和客觀評估,以及時的發(fā)掘學校體育活動中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從根源上扼殺不安全的因素,以最大程度的保證學生在參加學校學校體育活動時間的安全性。
體育教師們要深切意識到學校體育運動安全的重要性,并積極掌握運動安全常識、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前宣傳相應的運動安全常識;通過查閱有關書刊、總結經驗和反思、互相交流學習等各種渠道增強學生自身的運動安全常識和身體防護技術。同時針對體育考試,要注重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成績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心理狀況,并適時對心理浮躁的學生進行心理引導,避免事故發(fā)生。
在學校體育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在向學校傳遞體育運動的安全基本知識和衛(wèi)生常識,同時利用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育豐富學校的運動安全理論知識。并通過室、課外教育相結合的形式,在室內教育時為學生介紹學校體育安全方面的有關基礎知識;在室外授課時,老師可以傳授學生運動安全防護技術。使學生學會自我處理最基本的運動傷害,并學會自我和相互保護幫助的方式與手段,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風險,將安全事故損傷降到最低。
本文將重點就安全制度保障,安全組織保障,安全教育保障,安全硬件保障、安全應急預案與安全醫(yī)療保障以及對學校體育安全保護管理與評估系統(tǒng)進行總體設計、從上述六大方面開展學校體育平安保障體系的建設。從軟硬件設備的優(yōu)化到制度執(zhí)行落地,從需求與成效反饋著手,貫徹落實最適合學校的體育安全保障管理評估系統(tǒng),建立了自適應進化的閉環(huán),持續(xù)改善學生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