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雪梅
關于互聯網經濟是虛擬經濟還是實體經濟的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隨著互聯網產業的興起和發展,確實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同時也促進了社會財富的再分配。隨著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似乎忽略了“互聯網服務實體”最基本的功能,相反卻上演了一場又一場的財富追逐戰爭。在這場“弱肉強食”的財富爭奪戰中,財富也從社會底層逐漸被吸收、聚集在少數人手中,頻頻被“碾壓”的是實體經濟、是平民百姓,同時,也因此滋生出許多社會問題。在《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夾縫中的制度重構》一書中這樣寫到:2016年,中國準備好了嗎?據高盛集團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經濟增速近十年來首次降至6.9%,未來五到十年,增速將維持在5%-6%;股災不斷,二級市場震蕩,億萬資產瞬間蒸發殆盡;資本發熱,創業投資涌起泡沫......當互聯網經濟發展到現今狀態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歸根結底是其硅基文明本質的真實體現。只有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經濟社會發展有規有序、公平惠及人民大眾,同時促進社會道德文化風尚健康發展。
隨著互聯網逐步發展起來,西方的“風”在我國大地上刮起來了。于是筆者身邊很多人也想趕一波“潮流”,分享互聯網經濟的一杯羹。于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朋友A向淘某網申請注冊了一個網店,開始做手機話費充值業務,后來店鋪改行做一個品牌服裝銷售代理,然后筆者就等著“客戶”來下單。
互聯網電商創業難
誰知道,一個星期過去了,“客戶”沒來,店鋪瀏覽人數為0。于是朋友A上網請教,得到的答案是:新注冊的店鋪,別人根本搜索不到,店鋪排名太靠后,自然沒有人看得見!如果想要店鋪排名靠前,需要做推廣的呢!于是,朋友A自己花“重金”做了一次推廣。一天的功夫,店鋪里面的瀏覽數大增,終于被“準客戶”們看見了自己的店鋪。
互聯網電商成交難
可是,幾百的瀏覽人數,竟然沒有成交一單生意。于是,朋友A又上網咨詢。得到的答案是,新注冊的店鋪信用值太低,別人不敢下單。根據人們的從眾心理,店鋪設置的信用值跟訂單量直接相關,從“心”級到鉆石級再到皇冠級別,級別越高,信用值越高,就越有利于出單。于是朋友A又上網尋招,這次給出的答案是:快速提升店鋪信用值的方法是制造大量假訂單,也包括一度風靡的“刷單”。朋友A沒有選擇這個方法,而是轉而告知自己的親朋好友來“店鋪”看看。親朋好友問朋友A,你店鋪里面的服裝是正品嗎?朋友A說,網上辦的代理,不知道是不是正品!你那服裝從哪里發貨?朋友A還是不知道!于是親朋好友都沒說話了。突然有一天,有一名陌生“客戶”來到店鋪,看好了一件七分褲,選好了碼,跟朋友A聊得也不錯。
互聯網電商詐騙多
下單之際,告訴朋友A:親,我這邊付不了款,麻煩你看看你手機上的驗證碼,告訴我一下。朋友A匆忙打開手機,把驗證碼告訴了“客戶”,“客戶”說了聲謝謝,發了一個“豬頭”給朋友A。發個豬頭,啥意思?此時,朋友A手機收到一條短信:你的尾號xxxx的賬戶于XX月XX日向XX轉出人民幣XX元,當前余額為XX元。朋友A終于接待了第一位“客戶”,“開張大吉”!什么?咋扣款了呢?我什么時候買東西了?扣款時間還是剛剛一分鐘內?瞬間,朋友A感覺天旋地轉,天塌下來了,錢不翼而飛,而且沒地方找!后來才想起來,當時怎么也沒想到嘗試把款項追回來?對于新興的、陌生的互聯網電商,當時朋友A就是因為興奮好奇而“大意失荊州”,也喪失了應該具備的防備,當然,被各種詐騙、欺騙的人們也不少。
互聯網電商流量為王

據筆者調研發現,另一位朋友H的網店,某款帽子的單價是148元,其當天訂單量是47單,在這47單中,其刷單訂單量幾乎和真實訂單量相當,其刷單支持和銷售盈利部分相互抵消之后,勉強可以維持這款帽子有所盈利,還能為店鋪帶來流量。當然,賺錢的店主肯定有,但是還有很多網店店主處于虧損狀態。筆者經過調研發現一個特點,普通人想要開好淘寶店、不買流量、不刷單等,很難把店鋪開下去,更難賺錢,“免費開店”似乎成了一個“噱頭”這是互聯網經濟今天面臨的一大“致命傷”。
在2019年涌現出上千個發“券”返傭的新零售平臺,它們之間相互角逐,幾經拼殺,所剩無幾。
此“券商”非彼“券商”
在這里,筆者稍微細說一下。什么是發“券”?互聯網電商平臺的商家為了提升店鋪排名,也就是為了爭奪店鋪流量,除了通過傳統的花錢買流量、做推廣的方式、傳統的“刷單”方式進行,另外想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真正的實惠送給消費者、把推廣費送給推廣者。具體操作辦法就是,需要做推廣的店主拿出一款或者兩款產品,與某些推廣平臺合作、店鋪設置隱形優惠券,讓推廣合作平臺通過推廣者把某款活動產品的優惠券發給社群消費者,店鋪以低價限量出售店鋪某一款或者兩款特定的產品,因為物美價廉,店鋪因為這些特定的幾款低價產品訂單量大增,店鋪因此獲得了流量,提升了店鋪排名,也帶動了店鋪其他產品的訂單量。這樣做,就單單低價銷售的一款或者兩款產品來說,商家基本上是不盈利的,甚至有時候是虧損的,但從整個店鋪的訂單來看,店鋪是盈利的。朋友C從此“開啟美好未來”,加入到為朋友們發“券”的行業,“劵”的價格從1元到1000元或者以上不等,也就是說,某款產品如果直接上互聯網電商平臺購買需要1199元,商家做推廣為這款產品設置了隱形優惠券1000元,那么推廣者將這1000元分享給社群消費者,消費者只需要199元就可以買到這款產品。
“券商”的“美好生活”
筆者經過深入調研發現,朋友C為什么愿意利用業余時間來加入到發券的行列中來,一是因為這樣的低價銷售的產品給消費者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實惠,二是作為發券的推廣者還可以得到相應的平臺傭金,這就屬于新零售的一種方式。三是因為朋友C的微信群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屬于空巢老人,老人們很喜歡朋友C這位善良的群主,經常小恩小惠送給老人們,讓他們開心、充實,也感到很溫暖,彌補了缺失的家庭溫暖。這些原因讓朋友C感覺這事利人利己,一時間朋友C真的認為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狀態。
反壟斷重拳出擊猝不及防
然而,事情并沒有朋友C想象的如此美好。2021年,一場反壟斷戰爭在咱們國家拉開序幕,馬云被約談、螞蟻金服上市被叫停,阿里被罰巨額罰款,某直播電商因偷稅漏稅被罰巨額罰款等等,國家重拳出擊,打了互聯網經濟好幾個大窟窿。與此同時,朋友C所在的發券團隊里面的成員,有的成員因為推廣得好,訂單多,同一個淘某號不停的修改地址下單被相關部門監測出來了,于是導致自己的淘某號被封,相應的傭金也被凍結。當時,朋友C才醒悟過來,像這樣低價出售產品確確實實是讓消費者得到實惠了,朋友C曾經為此還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利人利己的事情,但屢屢被查被凍結賬號和傭金,這本身是否涉嫌低價銷售產品、惡意競爭、是否涉及壟斷等違規違法的行為,目前暫時沒有得到相關方面的具體通知。因此,看似利人利己的“券商”,卻助推了互聯網經濟的壟斷,助推了資本巨無霸的形成。在國家重拳出擊、大力反壟斷的舉措下,出臺了相應的《反壟斷法》,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的壟斷行為未來將無處遁形。
俗話說,種什么樣的因就結什么樣的果。基于“硅基”文明而誕生的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其起心動念就是對利益的追逐,因此,必定導致互聯網和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具備資本逐利的特點,并且追求利益最大化。隨著資本對利益無止境的追逐,降低成本價是個“不錯”的選擇,于是水貨、假貨來了。假貨充斥到市場,一方面影響正品銷售,同時還損壞了客戶的體驗感,用戶的體驗感被損害反過來又對品牌帶來進一步的損害,如此往復惡性循環,嚴重的甚至導致品牌“致死”淘汰。
總之,在互聯網經濟興起的些許年,從傳統電商、微商、券商、直播電商、互聯網虛擬經濟等等,成就的始終是少數精英,財富也是逐漸從底層老百姓手中被一步一步聚集形成資本巨無霸和壟斷資本,社會貧富差距也隨之越來越大。
當然,主要分析了互聯網經濟的硅基文明本質,既然是硅基文明本質,就不會以人為本,而是以資本、逐利為本。今天,直面這些問題,同時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從理論上講,源于東方文明的碳基文明將是解決互聯網經濟帶來的系列問題的路徑。關于當前互聯網經濟面臨的諸多問題,筆者將在《論碼鏈數字經濟生態體系的碳基文明本質》一文中就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各位同仁進行交流探討。
(湖南湘西古丈黨校)
參考文獻:
[1]徐蔚著.《碼鏈—大變局中遇見未來》[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研究出版社.2021-10:1-396.
[2]李蓮蓮,蔡余杰,趙光輝著,《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夾縫中的制度重構》[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16-4: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