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蓓紅
高溫、烈日暴曬可能引發中暑。中暑的癥狀有輕有重,輕癥中暑可出現頭昏、胸悶、心悸、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等癥狀。一旦發展為重癥中暑,則表現為大量出汗、血壓下降、暈厥、肌肉痙攣,甚至發生意識障礙、嗜睡、昏迷等。戶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過度疲勞等為中暑的常見誘因。
●在高溫環境下工作者,需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室內通風降溫,在室外則應避免露天陽光直接照射。合理調整工休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多飲水。在高溫天氣里,飲水應少量多次,水溫不宜過高。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同時,還應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大量出汗將會導致體內鹽分與礦物質的流失,可適當補充淡鹽水。
●注意飲食及休息。夏季飲食盡量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時避免電風扇或空調直吹。
●盡量選擇輕薄、寬松及淺色的服裝,佩戴寬帽檐的遮陽帽、太陽鏡,涂抹防曬霜。
●一旦有中暑狀況發生,應迅速將中暑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讓其及時補充淡鹽水和服用降暑藥;如出現昏厥等重度中暑癥狀,應立即送去醫院進行救治。
蟲媒傳染病是指由蚊、螨、蜱、虱、蚤等節肢動物傳播的疾病,常見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特別是有東南亞、南美洲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工作或旅居史的,應做好個人防護,若有發熱、頭痛、肌肉痛、皮疹等登革熱疑似癥狀,應及早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旅游史。
建議穿著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并在裸露皮膚處涂抹蚊蟲趨避劑,特別是耳后、頸部等部位,避免被蚊子、蜱等蟲媒叮咬。防止蚊蟲孳生,清除潛在的蚊子孳生場所,翻缸倒罐,清除積水。
七月份氣候悶熱潮濕,臺風、雷電及短時強降水等天氣發生概率較大,一些地區汛期嚴峻,易發生洪澇地質災害。
洪水來時,若來不及轉移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高地暫避;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防汛部門聯系,報告自己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發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洪水過后,一定要做好各項衛生防疫工作,及時消殺,預防流行性疾病;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注意環境衛生,不隨意丟棄垃圾;做好防蠅防鼠滅蚊工作,預防腸道和蟲媒傳染病,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皮疹等癥狀,要盡快就醫。
暑假是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放假期間孩子獨自在家和外出游玩的機會明顯增加,兒童人身安全成為重中之重,家長一定要特別關注。
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樹立安全的行為習慣,學習自救技能;告誡孩子不要在河道、池塘、水庫、湖泊等地游泳,不要讓孩子單獨在溝渠等地方玩耍,以防發生溺水等意外事件;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闖紅燈;家長應盡量把刀具、打火機、火柴等危險品,以及藥品、藥水、紐扣等各種小件物品收納好,以防燒傷、誤食等意外;家長應注意家中的電源插座,防止兒童因為好奇將手指伸進插口被電燒傷的情況發生。熱水瓶或盛滿開水的杯子要安全擺放,以防孩子燙傷。如果不慎燙傷,首先要脫離危險源,隨后用清水沖洗傷口至少30 分鐘,情況嚴重應及時送醫,切莫使用民間偏方,防止二次傷害。5C5A4090-3975-473D-A10F-0370FB708A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