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韓
不吃早餐,代價到底有多大?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刊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滕偉禹教授及其同事完成的一項涉及7項隊列研究和221732名年齡至少38歲的參試者的新研究發現,吃早餐有益于預防心臟病。與吃早餐相比,不吃早餐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全因死亡率分別增加22%和25%。
《健康與疾病中的脂質》雜志刊登了我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院長李文源博士研究團隊完成的一項以7644名上班者為對象的回顧性隊列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每周吃早餐少于4次)會顯著增加血脂異常風險。研究發現,在參試者中,平均血脂異常發病率為26.4%。對參試者體檢結果及問卷調查等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并排除性別、年齡、體重指數、高血壓等疾病情況、飲酒等生活方式習慣、教育水平、婚姻狀況等多種因素之后,研究人員發現,早餐頻率與血脂異常呈負相關。與不吃早餐的參試者相比,每天吃早餐的人血脂異常風險降低41%。
多項研究證實,不吃早餐會對身體多個器官帶來危害。
傷胃腸 很多人為了減肥而選擇不吃早餐。這其實是很大的誤區。不吃早餐會導致胃酸反流、胃痛、打嗝或胃腸脹氣等消化不良問題。經常不吃早餐,更容易因為胃酸過量分泌而增加胃潰瘍和腹痛風險。專家表示,經常不吃早餐會加重胃腸負擔。其關鍵原因是,不吃早餐會影響胃酸正常分泌和膽汁正常排出,削弱消化系統功能。因此,連續空腹時間最好不要超過8小時。
傷大腦 《英國醫學委員會·公共衛生》雜志刊登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冠生教授團隊完成的一項涉及264名25~45歲參試者的研究發現,稱不吃早餐會影響大腦短期認知功能。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太少會導致血糖水平相對較低,無法為大腦正常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因而更容易出現大腦認知功能減退,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嚴重影響工作和學習。還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在導致低血糖的同時,也會導致激素釋放和血壓升高,進而引發頭痛。
傷骨骼 《亞太臨床營養學雜志》刊登的日本一項以275名19~25歲女大學生為對象的新研究發現稱,不吃早餐會降低骨密度。研究人員發現,體重指數、總能量攝入、磷酸鹽攝入和能量消耗與腰椎和全髖關節骨密度呈現正相關。每周不吃早餐3次或3次以上的參與者的髖部骨密度明顯低于吃早餐的參試者。
傷心臟 多項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有損心臟。美國心臟協會期刊《循環》刊登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涉及28902名45~82歲男性參試者的研究發現,稱與吃早餐的男性相比,不吃早餐的男性患心臟病的概率和冠心病死亡風險會增加27%。該研究負責人利亞·卡希爾博士表示,堅持每天吃早餐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相反,不吃早餐則會導致一個或多個風險因素(肥胖和“三高”),進而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傷血管?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刊登了一項為期6年涉及4000名中年參試者的新研究發現:不吃早餐或者早餐攝入熱量低于全天食物總熱量的5%,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風險至少增加兩倍。與吃高熱量早餐的人群相比,不吃早餐的人群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增加1.5倍。
掉頭發 不吃早餐還會導致脫發。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對促進毛囊生長起到重要作用。每天堅持吃富含蛋白質的早餐,有益于增強發質,不易掉發。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能提高角蛋白水平,有益于保護頭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