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躍華
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麻木、局部紅腫破潰時,常自行在家處理,導致感染加重,足趾出現壞疽,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足部或者下肢潰爛、感染、皮膚發黑(壞疽)等,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目前常見評估糖尿病足的方法為Wagner分級法,它將糖尿病足的損傷分為6級:
0級:患者有高風險的因素,會有發生糖尿病足的危險,但是還沒有出現明顯的糖尿病足。
1級:足部有比較輕的淺表潰瘍。
2級:潰瘍加深,但是沒有侵犯骨骼。
3級:潰瘍比較深,伴有嚴重的感染,累及骨骼。
4級:局部出現壞疽或壞死。
5級:整個腳都出現壞疽,有可能需要截肢。
一般建議出現1級以上(即傷口經久不愈或出現局部紅腫)時就需要去糖尿病專科就診。
防治糖尿病足從四點著手
控制血糖 發生糖尿病足最根本的原因是血糖高,所以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治療措施是控制血糖。
保證足部血供 良好的血液循環是創面愈合的必要條件。患者由于長期血管病變,出現足部供血不足,導致受傷后傷口難以愈合。治療上應盡可能恢復足部血液循環,比如下肢或者足部血管狹窄,可以在血管中放置支架或者行球囊擴張。
早期外科干預 患者出現足部和小腿創面后,須盡快行手術清創,去除壞死及感染組織,利用封閉創面負壓吸引等手段使創面新鮮后盡早通過植皮、皮瓣等封閉創面,達到治愈。
營養支持 大部分患者因為感染、應激等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所以治療上要加強營養支持,促進創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