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婷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學院 福建省廈門市 361000
在特斯拉智能電動車迅速暢銷全球之際,融合電動能源與智能化屏幕操作系統的互聯網智能汽車應運而生。與此同時,以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為代表的互聯網智能汽車迅速發展,激發了車載UI 設計的生命活力。相較于手機UI 設計來說,車載UI 設計具有一些差異化表現。因此,立足視覺傳達設計領域,探究車載UI 設計與手機UI 設計的區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車載UI 設計即車載界面設計,也可稱之為車載交互界面設計。在汽車領域,車載UI 設計包括直接作用型界面設計、間接作用型界面設計,本質上是汽車內部信息與人類可接受方式的交互,智能改善車輛駕駛員體驗感。汽車內部信息與人類交互涉及了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多個層面,根據交互層面的差異,其對應的場景也具有一定差異。如基于聽覺交互的音樂CD,基于視覺交互的電子屏幕等。特別是在二十一世紀車聯網、無人駕駛汽車、物聯網等現代化技術的支持下,大屏幕扁平化+擬物化UI 設計開始在車載UI 設計中應用。比如,路虎攬勝星脈的車載UI 設計就選擇的三屏聯動搭載12.3英寸液晶儀表,可以在同步顯示汽車信息、速度信息、地圖信息的基礎上,經物理按鈕自定義界面。其中中間部位的10.2 英寸觸控屏提供媒體、車載導航、汽車信息與藍牙連接服務,下方的10.2 英寸功能調節觸控屏則提供溫控、汽車信息、車輛模式設置、收音機、座椅調節等服務。再如,奔馳E 級汽車的UI 設計采用了12.3 英寸液晶屏,UI 設計風格為擬物化,將功能模塊與物理按鍵操控、液晶儀表盤進行了有機整合,實現了觸控與按鍵交互的統一。
手機UI 設計即手機用戶界面設計,特指借助符號形式表現信息,便于手機使用者獲取內容的方式。手機UI 設計的重點是基于手機使用者個人意愿的各種軟件信息傳遞,即人機交互。根據手機UI 設計的交互性功能可知,手機UI 設計需要貫徹以人為中心的理念,立足手機使用者觸覺、視覺、聽覺甚至味覺器官感知層面,充分分析界面視覺與用戶體驗需求,從視覺思維創新層面進行界面交互性功能的合理把控。比如,恰當把控文字設計元素與圖片設計元素,融入大腦視覺沖擊理論,確保手機使用者在短時間內識別手機界面信息,獲得良好的視覺感官體驗。
從手機UI 設計流程來看,首先需要進行功能定位,如簡單易用的圖片分享,利用時間碎片記錄信息等。其次,鎖定目標用戶,一般為全部智能手機用戶。再次,根據整個應用UI 跳轉與層級關系,進行頁面設計,包括Table 欄應用設置入口、個人主頁相關信息顯示區域、圖片展現方式等。最后,確定風格定位,整體優化界面。比如,將圖片分享類應用色調設定為灰白,完善頁面圖標導示,并選取色彩艷麗或內容具有視覺沖擊的圖片作為示意圖等。
車載UI 與手機UI 的使用場景具有較大區別。車載UI 主要在車內使用,包括停車狀態、駕駛狀態兩種狀態。在停車狀態下,使用者主要執行駕駛前準備操作,如查看周邊路況擁堵情況,設定目的地導航與娛樂系統,確定行車路線等;在駕駛狀態下,使用者主要視線集中在操作駕駛模塊,主要目的是確保行車安全,特別是在高速行車狀態下,汽車UI 的主要作用是準確展示駕駛信息,便于駕駛者查看導航信息與周邊車輛情況、車輛駕駛狀態,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及時處理。車載UI 的主要應用過程是戶外,強烈陽光照射情況較為常見,易引發車內高強度光線反射,此時,駕駛員無法通過調整角度規避,需要UI 設計者在汽車UI 設計時期考慮反光干擾內容展示情況,比如,利用高亮度UI 界面顏色,降低反光對UI 信息傳遞干擾。而在夜間行車期間,則引入夜間模式,避免高亮界面刺激駕駛員視覺器官。
手機UI 的使用場景位于室內外較為穩定的環境,使用者主要執行打電話、看視頻、聽音樂等活動。在室外場景中,若遇強光反射問題,使用者可以通過調整手持角度解決。
從功能設定來看,車載UI 功能設定核心是安全駕駛,其次為娛樂。特別是在駕駛模式下,車載UI 中安全駕駛信息占據界面較大,音樂播放等娛樂功能占據界面較小。
手機UI 功能設定具有針對性,根據不同軟件使用需求,其功能設定也具有一定差異,每個軟件的UI 功能僅完成單次任務。比如,淘寶UI 用于消費購物,微信UI 用于社交通信,高德UI 用于導航等。
從交互方式來看,車載UI 的基本交互方式是默認安全信息+臨時彈窗。因車載UI 安全產品功能需求,全部默認交互信息均為安全駕駛,音樂播放等娛樂交互以彈窗形式出現,使用完畢后即隱藏。
手機UI 的基本交互方式為底部欄菜單切換、側邊欄菜單切換,因手機單次任務執行思路,每一個菜單展現的內容與內容之間相對獨立。
車載UI 的操作包括手指操作、胳膊+手指操作兩種模式,較之手機UI 操作更為便捷,但精準度也有所下滑,耗時更長。比如,在滑動操作時,駕駛員可以通過手臂懸空滑動瀏覽內容。同時較之手機UI 操作,車載UI 操作面臨著更高的安全成本。特別是在車輛駕駛過程中,駕駛員需要在胳膊懸空的狀態下滑動進度條,而胳膊的懸空狀態易引發位置控制精度偏差,導致駕駛員無法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車輛駕駛中,最終引發安全故障。
手機UI 的主要操作是手指操作,包括手指點擊切換菜單、手指上下滑動瀏覽內容等。由車載UI 設計與手機UI 設計的區別分析可知,單純地將手機UI 設計遷移到車載中控UI 設計中,將加劇車載UI 人機交互復雜程度。因此,車載UI 設計人員應根據車載UI 實際運用場景,對接用戶個性化、舒適性體驗需求,進行車載UI 的發展潛力分析。
智能車機系統是高效率、不間斷、穩定連接人、車、生活的系統,可以促使車輛從單一的交通工具轉變為智能應用中樞,給予使用者更加舒適的體驗。智能車機系統的不斷升級優化,對車載UI 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一部分汽車制造商已將手機、游戲、網頁等UI 設計經驗跨行業引入車載界面設計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品牌汽車交互界面設計簡單、保守、缺乏吸引力的情況,未來一段時間內,包含車載UI 設計與人機交互模式的智能車機系統將成為發展潮流。基于智能車機系統的車載觸摸控制UI 界面類似于蘋果iPad 通用控制模型,汽車駕駛員可以利用肌肉記憶引導的觸碰手勢驅動,手指與UI 表面交互。整個過程中,汽車駕駛員不需全部小控件、廣泛圖像庫記憶,可利用相同手勢以及手勢變體完成多類別任務。而UI 界面也可以在遠程車輛健康監測與控制值交互時協調電氣、電子、傳感器與計算機,提供直觀而無歧義的信息,幫助車輛駕駛員了解汽車當前狀態以及故障位置,如TEMPRATURE(F °)為38 °,INTERIOR 為68°等。
傳統汽車人機交互界面設計主要集中于物理按鈕、方向盤與其他相關設備交互,經過多年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與互聯網信息系統逐漸引入汽車UI 界面設計領域,對基于駕駛的物理交互方式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比如,新功能的不斷增加致使按鍵、旋鈕等物理操作數量急劇攀升,對用戶體驗舒適度、便捷度造成了干擾。為了避免用戶面臨更為復雜的按鈕交互界面,智能電子屏幕開始成為汽車界面設計的重點。智能電子屏幕UI設計的重點是信任感、儀式感、默契感。其中信任感體現在用戶信息安全,協調處理信息互通與信息隱私之間關系,維護車輛與車輛之間信息交流安全,為自動安全駕駛實現提供支持;儀式感體現在汽車傳統UI 設計,如手動駕駛與智能駕駛儀式感切換等。以路虎攬勝星脈的中控臺設計為例,在啟動汽車時儀表盤可以較慢的速度從操控臺升起,給予汽車駕駛員關于汽車啟動的儀式信息;默契感體現在智能化水平愈發顯著的情境內,對UI 的智商與情商均提出了較高要求。比如,在臨近中午駕車時,UI 界面顯示最近就餐點以及導航路線。再如,在車內乘客中有幼兒時2,自動播放兒童娛樂信息等。
在新能源車發展潛力持續提升進程中,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對車載UI 設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特別是超大顯示屏嵌入汽車中樞方式,為車機交互新模式——車載中控UI 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當前以奔馳雙連屏、路虎三分屏為代表的車載中控UI已經出現,全新電動能源、智能化大屏操作系統迎來了良好的機遇。
在超大顯示屏UI 設計時,汽車底層數據將更加豐富,實現汽車數據、美學、功能在儀表界面的自然結合,確保每一項交互均滿足交互規則以及汽車駕駛員習慣,顏色選擇、布局、轉場動畫均處于完美狀態。以數字儀表盤交互界面為例,其會在發動機加速時開始跳動,配合周圍微型圖形動畫,促使車輛駕駛員對車輛狀態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在輪胎壓力消失、燃料過低或者下一路口拐彎時獲得聲音或者視覺感官反饋。整個過程中,車輛駕駛員的視線可始終在路上,借助增強顯示器了解中控屏幕信息。
在互聯網飛速發展過程中,智能化、多功能成為汽車UI 設計的新方向,車載信息娛樂UI 是溝通人與汽車的媒介,符號學則是聯系車載娛樂界面設計者與汽車駕駛員的橋梁。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根據符號學理論,推進車載娛樂界面設計過程創新將成為提升車載UI 用戶體驗的關鍵。從本質上來看,車載娛樂UI 設計過程是車輛駕駛人員與汽車通訊交流的過程,此時,交互設計的模式與符號學傳達模式產生疊合,在注重經驗事實描述的同時,應增設抽象理論概括內容,集成眾多UI 設計元素,構成獨特的交互符號系統。從傳達方式來看,車載UI 包括發信端、收信端、信道、符號與編碼規則、信文等元素,元素的組合需要從汽車駕駛員行為認知著手,依存不同的編碼規則,確保車載信息的順利傳達。其中發信端為UI 設計師群體,收信端為車載娛樂UI 用戶,符號為圖像與聲音,編碼規則是有目的的整合語義與語用符號,新聞為UI 界面,信道為交互渠道。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汽車不單單是一個交通工具,而且是現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空間,這一空間需要同時滿足汽車駕駛員運輸需求、生存環境交互體驗需求。因此,未來車載UI 設計人員應注重分析用戶駕駛狀態下的認知行為,比如,環境光線明度、沙塵雨霧干擾車輛駕駛員視知覺,此時,在汽車娛樂UI 設計時,就需要將高飽和度顏色作為重要信息、操作用色,盡可能減少細微圖像、顏色變更。比如,榮威CarPlay自由inkaNet 系統就以白色線鉤形式體現視覺圖片,有效強化了用戶辨別速度,同時調整了功能區域布局,擴大了可控有效區域,便于用戶快速、準確的操作界面。除此之外,鑒于汽車駕駛人員注意力會隨著對事物感興趣程度進行轉移,此時,UI 設計需要在統一導航界面與行駛路線的基礎上,應用增強現實技術,進行“進入音樂界面”、“翻看音樂列表”、“更換歌曲”、“切換至FM”等娛樂資源分配。進而意義360°懸浮環抱式系統界面,優化娛樂界面格局,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傳統汽車語音導航主要借助大交互UI實現,用戶僅需輸入目的地就可以獲知指定線路,UI 界面并未顯示導航邏輯以及若干層級計算結果。而在社會信息化與全球人口結構老齡化交疊進程中,生理與心理能力處于較低水平的老年人對信息化社會適應度偏差日益顯著,作為重要交通工具的汽車UI設計在縮小這一偏差方面肩負著極大的責任。未來的汽車UI 設計需要在貫徹高精準度、信息集中、強可視性優勢的基礎上,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運用情境感知理論,明確老年用戶車載UI 設計特征,從生理、心理、感知通道、認知幾個層面探析老年車輛駕駛員界面感知需求。進而以老年車輛駕駛員-汽車-環境情境感知系統為中心,分類剖析老年汽車駕駛員交互情境,從系統主動型、老年汽車駕駛員與系統協同型、老年汽車駕駛員觸發性幾個方面,制定UI 情境感知交互設計策略。比如,未系安全帶紅色燈光+警示鈴聲+安全帶指示圖標組合提醒等。再如,利用窄而深的界面功能歸類,優先排列油門控制、燈光控制、操作雨刷功能模塊,配合語音導航,突出重點信息,便于老年汽車駕駛員在短時間內鎖定目標功能。
綜上所述,車載UI 設計是借鑒手機UI 設計成功經驗之上的演變,契合汽車UI 特殊使用場景。相較于手機UI 設計來說,車載UI 設計自帶車載系統,可以在停車狀態、駕駛狀態使用,手機UI 的使用場景則為室內外穩定的環境。同時車載UI 操作包括手指、手指+胳膊等形式,手機UI 則主要借助手指操作。除此之外,車載UI、手機UI 在交互布局、功能設定等方面也具有一定區別。根據車載UI 與手機UI 的區別,車載UI 設計者應在借鑒手機UI 設計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車載UI 的個性化設計,適應新能源車智能車機系統發展趨勢,實現高科技與視覺傳達設計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