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在標志標線優化工作中,各地區及單位創新熱情高漲,涌現出了例如彩色標線、圖案式人行橫道、主動發光標志等創新應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討論。值得注意的是,公路交通標志標線事關公路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其設計應符合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規范。
在討論公路標志標線創新應用的聲音中,持擁護態度的人認為,創新的標志標線美化了交通環境、提升了警示效果;抱疑慮態度的人擔心,標志標線的創新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規范,一旦發生事故如何判定責任。
在標志標線的創新應用中,確實存在與我國強制性國家標準《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要求不一致的情況。
在車道分界線方面,存在把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畫為紅黃藍3條實線的情況,明顯與國家標準不符。根據現行國家標準《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公路交通標線》(GB 5768.3—2009),禁止跨越對向車行道分界線有雙黃實線、單黃實線和黃色虛實線3種類型,其中雙黃實線和單黃實線表示雙方向均禁止跨越或壓線行駛,黃色虛實線則表示虛線側允許跨越。此外,還有把車行道邊緣線畫為紅藍兩條實線的情況,也與國家標準不符。在現行國家標準中,車行道邊緣線有白色實線和白色虛線兩種形式,分別用于不同路側情況。

社會公眾對公路標志標線的創新應用持不同觀點
在人行橫道線方面,存在添加字符和圖形,以及改變顏色的情況。而現行國家標準《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GB 5768.3—2009)規定,“人行橫道線為白色平行粗實線”。人行橫道標志,存在改變顏色的情況。根據國家標準規定,人行橫道標志形狀為正方形,且顏色為“藍底、白三角形、黑圖形”。

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公路標線

不符合國家標準的人行橫道線

“創新”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與國標規定樣式的對比

“創新”的人行橫道標志與國標規定樣式的對比
在公路交通標志方面,車行道行駛方向標志存在刪除車道線、刪除箭頭內部填充顏色只留邊框、以及改變顏色的情況。但國家標準規定,車行道行駛方向標志由藍底、白色箭頭和車道線組成。此外,還存在改變指路標志底色、圖形和邊框顏色的情況。而國家標準規定,指路標志設置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時應為綠底、白圖形、白邊框、綠色襯邊,設置于一般公路時應為藍底、白圖形、白邊框、藍色襯邊。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全國實行統一的道路交通信號。交通信號包括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的設置應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暢通的要求和國家標準,并保持清晰、醒目、準確、完好。”
道路交通信號的一致性可以給公路使用者、交通執法人員以相同的含義表述,有助于道路交通信號的識別和理解,對道路交通信號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同時,一致性原則也是制定國家標準的意義和目的所在,維護一致性原則就是維護法律法規嚴肅性和權威性。
交通標志的顏色、形狀、字符、圖形均為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均向公路使用者傳遞著特定含義,是保證交通標志一致性應用的基本元素。國家標準《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志》(GB 5768.2—2009)詳細規定了交通標志的顏色、形狀、字符和圖形。其中,顏色是公路使用者在遠處最先識別出的元素,顏色的統一可以使公路使用者迅速識別標志、預判其含義,從而幫助公路使用者順利完成標志視認。
臨床安全用藥監測網用藥錯誤報告表由藥品的品種、用法、用量、相互作用、患者身份及其他六大方面構成,其中因用量造成的用藥錯誤所占比例高達42%,見圖2。這六大方面又細化成20小類,見圖3。
一般情況下交通標志顏色的基本含義

“創新”的高速公路指路標志

“創新”的停車場標志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技術創新是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國家標準始終與技術創新緊密互動、互為支撐。國家標準的制訂、實施過程,是科技成果凝煉、推廣的過程。同時,國家標準也為技術創新建立了規則和秩序。任何創新、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應該在國家標準規定的框架及原則下,以不同的手段、方案、技術路徑等實現標準規范的要求,這才是技術創新的真正目標。

云南省杭瑞高速公路楚雄段貨車靠右行駛標志
對實際中確有需求的、國家標準規定以外的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1部分:總則》(GB5768.1—2009)中也有相關規定,即應向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標委會”)申請報備,并由標委會組織評議、確定試用區域、實施試用評價等。
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的守正創新,不是突破國家標準,而是立足于國家標準,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金量為方向,促進公路交通相關產品、產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國家標準以外的公路交通標志標線應用程序規定
1.提出方將研究申請報備標委會。報告應說明特殊使用需求、新標志和(或)標線研究的必要性、研究方法等;同時承諾研究成果不受專利、知識產權保護。
2.研究過程中與標委會保持必要的聯系,使標委會能夠了解研究的進展及情況。
3.研究完成后,研究結果以研究報告形式報備標委會。研究報告包含以下內容:新標志標線產生的背景、研究過程及結論;并在研究報告報備后的一定時間內保持試驗研究場地。
4.標委會組織對研究結果的評議,根據需要實地考察試驗場地。
5.標委會根據評議結果,通知提出方是否可以在一定區域試用。
6.如果可以試用,標委會通知若干地區試用新標志和(或)標線,并請各試用方提供試用評價。
7.標委會根據試用評價,決定新標志和(或)標線是否納入條文修改,如果納入修改,則進行標準條文修改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