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楠
一、早產
早產是指懷孕滿28周至36周加6天或者懷孕不滿37周,但新生兒出生體重大于1000g的分娩,早產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子宮收縮,最初為不規則的宮縮,常伴有少量的陰道流血或者血性分泌物,以后可能會發展為規律的宮縮,其過程與足月臨產類似。胎膜早破較足月臨產多,宮頸管先逐漸的消失然后擴張,臨床上早產可以分為先兆早產和早產臨產階段。先兆早產是指不規律的宮縮,伴有宮頸管的進行性縮短。而早產臨產需要考慮幾大條件,出現了規律性的宮縮同時伴有宮頸的進行性改變,宮頸擴張1cm以上,宮頸管展平80%以上。診斷早產一般并不困難,但應與妊娠晚期的出現的生理性子宮收縮相區別,生理性的子宮收縮一般不伴有宮頸管的縮短和宮頸口擴張的改變。在此其間娩出的新生兒即為早產兒。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夠健全,孕周越小,體重越輕,其近、遠期并發癥越多,病死率也越高,胎兒成熟度與孕齡之間的關系比出生體重的關系更為密切。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于早產的原因及相關知識。
二、早產的原因
引起早產的原因主要是多胎、母親生殖系統畸形、吸毒、孕期感染、遺傳、壓力過大、吸煙、酗酒、外傷等因素。另外,早產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有感染的因素,有陰道炎、陰道支原體、衣原體之類的各種感染就容易早產,感染的情況下宮口容易變短,然后宮口容易慢慢的開有宮縮導致早產。另一方面就是宮頸機能不全,比如有先天性的宮頸機能不全,做人流之后導致的宮頸機能不全,宮頸還沒有足月的時候就變短然后慢慢開,主要是這兩方面的原因導致早產。
具體分類如下:
1、孕婦因過度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勞,而沒有適當休息,引起內分泌失調、生殖器官疾病等,使得妊娠期間出現一些合并癥。
2、宮頸口過于松弛,因子宮發育不全或是先天性畸形,使得宮頸機能不全而引起早產。
3、一些孕婦有吸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對身體和孩子不健康的一種行為,會引發早產。
4、懷孕會造成孕婦的精神心理壓力增大,如果沒有及時進行心理治療,可通過內分泌途徑使得宮頸過早成熟并引發宮縮,此時是自發性早產。
5、一些孕婦有流產以及早產史,此時早產是普通孕婦的兩倍,孕婦應在孕期注意這些問題,要保證胎兒的安全。
所以說,其實引起早產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比如說胎盤位置或者前置胎盤,或者在懷孕晚期有同房的情況。有可能是腹部受到撞擊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胎兒發育出現了異常的情況等等。具體是什么原因檢查后才能知道。如果早產比較嚴重,早產兒需要在保溫箱呆一段時間,而且是否能夠存活也是無法確定的。
三、早產的危害及護理
危害:
早產的危害主要是對于新生兒產生影響,但是早產對于母體也會產生影響。
第一對于母體的影響主要是增加以后懷孕時早產的風險,既往如果有早產病史,再次懷孕時發生早產的概率會升高。
第二,對于新生兒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早產,新生兒的體重比較輕,器官發育不成熟,降低新生兒的成活率,而且遠期病發率也會升高。而且早產兒出生后由于各個系統臟器,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善,容易遺留后遺癥。比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濕肺、新生兒肺炎。有的早產兒由于出生時孕周太低,可出現嚴重的腦癱導致智力障礙,或者嚴重的呼吸窘迫征導致新生兒窒息死亡等等。
護理:
早產的護理,包括產婦的護理和早產兒的護理。產婦產后兩小時極容易發生產后出血、子癇、產后心力衰竭等,故應嚴密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子宮收縮情況,陰道出血情況等等,并注意宮底高度以及膀胱是否充盈等。合理膳食,食物應富有營養,足夠的熱量和水分。注意衛生,預防會陰切口,或者剖宮產切口感染。推薦母乳喂養,按需哺乳,避免乳房腫脹。衣著適宜,預防中暑;
如果有早產的癥狀就應該讓宮縮得到控制,讓妊娠繼續維持,用一些藥物來維持就比較有效果,比較常見的藥物有沙丁胺醇以及硫酸鎂等等,這些藥物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出現,像惡心,頭痛,身體出汗多,血糖上升,血壓降低或者是心跳速度變快等等,也可以使用鈣拮抗劑來讓宮縮得到控制,要謹慎使用,不要和硫酸鎂合用,應該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
有早產問題的孕婦,做好分娩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也很重要,早產兒的接生準備工作也應該提前處理好,一般早產是感染原因所導致的,所以在生產以后做好感染治療也很重要,應該用抗炎藥物,需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方法。
早產兒的護理措施有以下幾點:一、提高產房溫度,及時清除口鼻黏液,無菌條件下結扎臍帶,不擦去胎脂;二、日常護理,在暖箱內完成穿衣、喂奶、換尿布等工作;三、保暖;四、供氧;五、預防腦出血,使用苯巴比妥治療;六、防止低血糖;七、母乳喂養;八、胃腸外營養;九、維生素和鐵劑供給;十、預防感染。
早產與自然分娩一樣,在分娩過程中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另外在分娩過程中還會出現有較多的陰道出血,所以早產以后首先要補充足夠的熱量,可以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優質蛋白質,包括瘦肉、雞蛋等等,這樣可以幫助產婦盡快恢復體力,并且促進傷口的愈合。
另外,在產后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用來補血,含鐵豐富的食物大多數是含在動物性的食物中,其中包括紅色的肉類,比如平時所吃的豬肉、牛肉、羊肉等等,都是含鐵較為豐富的食物。
另外,動物的內臟,常吃的有肝臟或者是豬肝、豬心這一類的食物也是含鐵較為豐富,還有就是動物的血制品,常吃的豬血、鴨血等等都是補鐵比較好的食物,因此在早產后適當多吃一些這些食物有助于在產后的血液的補充。剛早產完應該以易消化的流食為主,多吃小米粥、雞蛋羹、新鮮的蔬菜和果汁等,然后慢慢向主食過渡。一定不能吃刺激性強的食物,比如辣椒、蒜、姜、濃茶和咖啡等。要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這樣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因為產后身體比較虛弱,容易患上腸胃疾病。營養要全面,因為還要給嬰兒哺乳,要滿足嬰兒的營養所需,但是不能過于油膩,可以喝些雞湯和鯽魚湯。
現在出現早產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是提前終止了妊娠,對女性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較大,一定要好好護理身體,這樣才能更快恢復過來,應該做好預防早產措施,用藥護理,預防新生兒合并癥,做好分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