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夏敏 樊藝 王彩霞 朱萸




摘要:目的探討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對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的臨床效果及對相關指標的影響。方法將6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3例。治療組給予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對照組予以口服枸櫞酸氯米芬和肌肉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連續治療3個月后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促卵泡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子宮內膜厚度和卵泡發育以及排卵情況、臨床妊娠率及中醫證候評分。結果性激素水平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血LH、E2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LH、E2均較觀察組有明顯改善(P<0.05);血FSH在2組患者治療前后均有所變化,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子宮內膜和周期排卵率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內膜情況及卵泡發育情況均較治療前有所好轉(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排卵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妊娠率比較:治療組患者受孕率高于對照組,2組患者治療期間妊娠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療效指數比較:治療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但性激素水平、妊娠率、癥狀的改善均優于對照組。說明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的臨床療效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
關鍵詞:促泡助孕湯;穴位埋線;脾腎兩虛;排卵障礙性不孕
中圖分類號:R271.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2)06-0050-04
在中國這樣以家庭觀念為重的傳統思想影響下,不孕癥已從一種疾病逐漸演化為困擾夫妻感情和生活的社會現象,因此也成為醫學界重點性難題之一。而不孕癥中又以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ODI)多見,據WHO統計,排卵障礙是引發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約占不孕癥患者總數的20~40%[1]。目前枸櫞酸氯米芬作為一線促排藥廣泛應用于臨床,但“高排低孕”現象在治療中普遍存在,同時還可能出現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黃素化卵泡不破裂綜合癥、多胎妊娠等不良反應[2]。所以探討ODI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必要。本研究運用口服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兩虛型ODI,為進一步設計前瞻性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證據,為規范化研究本病治療方案提供指導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來源于2019年10月—2021年3月重慶市中醫院婦科確診為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患者,共計6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診斷標準,年齡在20~40歲之間的已婚患者。2組患者年齡,對照組平均年齡(29.36±3.24)歲,治療組平均年齡(29.17±3.6)歲;對照組不孕病程(16.56±5.37)月;治療組不孕病程(17.37±5.65)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2012年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羅世芳主編的《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診斷與治療》[3]中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的診斷,滿足以下任意一個條件即可:(1)B超檢查發現卵泡發育和排卵異常。(2)有以下任意2種情況:①連續監測基礎體溫呈單相。②陰道脫落細胞涂片未見周期性變化。(3)宮頸黏液檢查未見橢圓體。④月經來潮12 h內刮宮和子宮內膜病理檢查未見分泌期變化。
1.3 中醫證候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和《中醫婦科學》[5]擬定相關證候診斷標準。主癥:(1)婚久不孕。(2)月經不調或停閉,量或多或少。(3)經色黯淡質稀。(4)腰膝酸軟。次癥:(1)頭暈耳鳴。(2)小便清長、夜尿多。(3)納少便溏。(4)性欲減退。舌脈:舌淡黯,苔薄白,邊齒印,脈沉細。主癥必須具備,次癥符合1~2項參照舌脈可診斷為脾腎兩虛證。
1.4 納入標準 (1)診斷為脾腎兩虛型者。(2)年齡在20~40歲之間。(3)女性無避孕,性生活至少12個月未孕。(4)男方生育功能正常。(5)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5 排除標準:(1)年齡<20歲或≥40歲。(2)因輸卵管、子宮、生殖道畸形、免疫等其他因素導致的不孕。(3)合并有內、外科嚴重原發性或繼發性疾病。(4)配偶患男性不育癥者。(5)腎上腺、甲狀腺分泌功能異常。
1.6 治療方法
1.6.1 對照組 予以地屈孕酮片(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70221,規格:20片/盒)撤退性出血或月經周期第5 d開始口服枸櫞酸氯米芬片(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40352,規格:50 mg/片)50 mg,每日1次,連續服用5 d。當B超監測卵泡直徑達18 mm時,當日行肌內注射注射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4020672,規格:2000 U/支)10000 U,并指導24~48 h內同房。
1.6.2 治療組 予以促泡助孕湯口服,方藥:菟絲子30 g,黨參30 g,白術30 g,山藥15 g,熟地15 g,當歸15 g,杜仲15 g,茯苓15 g,制黃精25 g,山茱萸15 g,上方加水煎煮,每次150 mL,3次/日。并于患者非月經期加用穴位埋線,穴位埋線操作方法應用一次性32號注射針(上海康德萊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93141818),將1 cm左右“3~0”號可吸收外科縫線(上海浦東金環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63652369)從針尖放入注射針芯,用一次性0.30 mm×40 mm針灸針(無錫市佳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52200225)在注射針柄插入針孔。選取雙側腎俞穴、雙側子宮穴、雙側歸來穴、雙側血海穴、雙側足三里穴、氣海穴、關元穴。常規消毒后,將注射針插入穴位,用針灸針將可吸收外科縫線推入穴位內,拔出注射針,壓迫針孔止血,14 d 1次,3個月為1療程。月經期不停中藥,如月經未按時來潮(超過7 d),則需予以地屈孕酮撤血1次。
2組患者均從月經周期的第10 d起監測卵泡發育,當卵泡直徑≥18mm時指導同房。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治療過程中,如患者妊娠,則終止服藥)。
1.7 觀察指標
1.7.1 性激素水平檢測 2組患者在治療前后,于月經期第2~5 d空腹檢查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
1.7.2 排卵情況 分別于患者月經第10、12、14 d經陰道B超卵泡發育情況,根據卵泡直徑調整監測時間,若B超檢測到排卵現象,則有排卵;否則記錄為無排卵,并計算周期排卵率。
1.7.3 子宮內膜厚度 治療期間用陰道B超監測子宮內膜厚度,有排卵者以排卵前一次的子宮內膜厚度為準;無排卵者以監測排卵的最后一次B超檢測數值為準。
1.7.4 臨床妊娠率 治療過程中,監測到排卵后的第14 d,月經仍未來潮則檢測血清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超過5mIU/mL則為生化妊娠。排卵后28 d經陰道超聲檢測提示宮腔內孕囊及原始心管搏動者為臨床妊娠,計算臨床妊娠率。
1.7.5 安全性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和心電圖檢查,評估治療的安全性。
1.8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并根據中醫證候制定總體療效評定標準。中醫證候療效指數=[(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妊娠,或月經情況恢復正常(治療后月經情況積分為滿分9分),其他癥狀消失,中醫證候療效指數≥95%,且恢復正常排卵(卵泡直徑18~25 mm并可排出,BBT呈正常雙相);顯效:月經情況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其他癥狀減輕,中醫證候療效指數≥75%,且<95%;有效:月經情況較治療前改善,其他癥狀減輕,中醫證候療效指數≥30%,且<75%;無效:月經情況無改善,其他癥狀無改善,中醫證候療效指數<30%。
1.9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x±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量資料數據先行正態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計量資料以例或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和治療后在月經第2~5 d空腹抽血檢查血FSH、LH、E2指標,2組患者治療后血LH、E2均較治療前有改善(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LH、E2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P<0.05)。血FSH在2組患者治療前后均有所變化,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子宮內膜和周期排卵率治療前后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子宮內膜及卵泡發育情況均較治療有所好轉(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排卵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2.3 2組妊娠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受孕率高于對照組,2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妊娠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2組治療前后安全指標觀察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和心電圖均無明顯異常。
2.5 2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治療后中醫證候療效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3 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引起排卵障礙的原因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HPO軸)的功能失調[6],導致卵泡發育不良,或到一定階段即出現發育停滯不前,卵泡閉鎖,卵泡成熟未破裂黃素化甚至不排卵,或者雖然排卵但是黃體功能不足而致不孕等[7-8]。
“排卵障礙性不孕”在傳統醫學中找不到對應的病名,根據主要病癥應屬“不孕癥”范疇。傳統理論認為,女子以腎為本,以血為用,腎藏精,司相火,主孕育。卵泡長大、卵泡液充盈、卵子成熟均離不開腎精的滋養,成熟卵泡的排出也有賴于腎氣的推動、腎陽的溫煦、腎陰的滋養。排卵功能障礙的根本原因在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導致腎精虧虛,卵子難以發育成熟,加之腎陽虧虛,無升發之力,排卵之機缺乏內在動力,時機錯過,腎精進一步虧損,卵泡萎縮坍陷或黃素化改變,至令不孕。
夏敏主任認為,腎虛作為主要病機導致ODI的這一理論已經被很多古代和當代醫家所證實,而脾虛對ODI的影響同樣重要,所以通過大量臨床觀察和實踐提出從脾腎兩臟論治ODI的理論。她認為脾為后天之本,很多不孕婦女并非從月經初潮就開始出現月經紊亂、排卵功能障礙等問題,而日常的飲食無律、過食寒涼、肥甘厚膩之品、郁怒憂思、運動不足等因素往往可能導致脾虛運化失常。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旺以養先天,腎充脾健,胞宮藏泄有時,卵泡順勢排出,經水按時滿溢。脾虛導致后天補給不足,卵泡失于濡養,故發育不良;脾虛則氣機升降失常,運化無力,痰濕阻滯,阻礙卵子正常排出,故排卵功能出現障礙。促泡助孕湯是夏敏主任經驗方,此方以補腎健脾為要,方中熟地、山茱萸、黃精等滋腎填精;菟絲子、杜仲等補腎助陽;二者合用使得腎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促進卵泡生長發育正常和順利排出。黨參、白術、山藥、當歸、茯苓等健脾養血,調氣機,促運化。先天的腎氣要靠后天脾氣運化的精微物質不斷充養,生殖功能才能得以正常維持。該方使腎精充盛,脾氣健運,精化陽氣,陰充陽長,陽氣內動,共奏補腎健脾,促泡助孕之效。除此之外,取關元、氣海、腎俞、足三里為主穴,關元、氣海為任脈之穴,為“婦人斷緒要穴”,固本培元,助精血化生;足三里為陽明胃經下合穴,可以健脾胃調氣血,滋養后天,腎為先天之本,腎氣充則精血旺,故取腎俞以補腎,四穴共用先后天同補[16]。血海為脾經要穴,同血海合用,共奏補養氣血之效;子宮穴屬經外奇穴,調節沖任氣血;歸來為胃經要穴,調理下焦氣機、通調經脈。故諸穴合用不僅補腎健脾,調理沖任,補益氣血,又可調節卵巢內分泌功能,促泡助孕。
綜上所述促泡助孕湯聯合穴位埋線治療脾腎兩虛型排卵障礙性不孕臨床療效確切,安全可靠,其能顯著改善中醫證候、性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子宮內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和妊娠成功率,在臨床應用中具有重要價值,值得推廣應用。但研究存在小樣本、單中心試驗的缺陷,需要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雙盲試驗來驗證。
參考文獻:
[1]AchacheH,RevelA,Endometrialreceptivitymarkers,thejourneytosuccessfulembryoimplanta-tion[J].HumReprodUpdate,2006,12(6):731-761.
[2]李春春,徐俠.多囊卵巢綜合征性不孕癥的促排卵治療現狀[J].醫學綜述,2015,8(21):1420-1422.
[3]羅世芳.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診斷與治療[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2:167-169.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86-188.
[5]譚勇.中醫婦科學[M].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8:249.
[6]張慶文,朱鴻秋,林昭余.經后期重腎陽在糾正排卵障礙臨床問題中的思考和運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5):1358-1359.
[7]鄭晨思,羅丹,等.腹針聯合中藥周期療法治療腎虛排卵障礙性不孕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9,39(5):482-486.
[8]李鑫,譚麗,孟瑤,等.卵泡發育不良的中醫藥治療綜述.中華中醫藥雜志[J].2019.34(6):2612-2616.
[9]石學敏.針灸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1-434.
[10]徐慧.楊秉秀治療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經驗[J].中醫雜志,2007,48(6):500-501.
[11]樓雪莉,陳瑜.毓麟珠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排卵障礙性不孕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11):43-45.
[12]葉知昀,周美芳,張清清.補腎促排方聯合來曲唑片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0,52(21):51-54.
[13]趙鳳英,黃光艷,趙惠芬,等.養陰補血—溫腎化痰通絡—補腎健脾序貫療法聯合來曲唑片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的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9,46(13):576-579.
[14]杜敏珍,曹巧珍.針灸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J].當代醫學,2012,18(34):149-151.
[15]孫怡,胡智海,馬桂芝,等.針灸治療抗苗勒管激素相關卵泡發育障礙性疾病的研究現狀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1):324-329.
[16]楊娟,林秋平,游秀密,等.針藥結合治療對腎虛血瘀型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容受性及血清HOXA10表達的影響[J].中國針灸,2020,40(11):1154-1158.
(收稿日期: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