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新能源公交車技術和相關配套設施逐步完善。新能源公交車不僅用車成本比燃油車更低,而且更加環保、舒適。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公交車達到46.6萬輛,占城市公交車總量的66.2%,預計到2025年我國將有72%的公交車輛是新能源車。
給一輛新能源公交車充電很簡單,那么,給幾千臺新能源公交充電呢?
新能源公交車白天運營,晚上充電。每晚“吃夜宵”的時間,短則1個小時,多則三五個小時。各個城市用電在峰平谷又有不同的定價。想要讓幾千輛公交車充得快,又有秩序,還要節約成本,難度不小。與此同時,機務團隊還要面對緊急充電需求、臨時用電故障等問題??梢哉f,大型公交企業的新能源車輛充電,是個紛繁復雜的系統性工程。
針對新能源車輛在充電方面存在的各類問題,漢納森云總線的充電管理功能給出了解決方案。云總線是由漢納森自主研發完成的大數據平臺,秉承“數據引領安全,數據創造價值”的主旨理念,為企業提供改善運營管理的效率深度方法。云總線充電管理功能深度挖掘車輛數據、電池數據,結合公交企業經營實踐,幫助公交公司輕松解決新能源車輛的充電、使用、保養等方面的問題。
新能源車能否及時高效充電,是公交公司運營效率的一項關鍵指標。為了統籌集團內部所有車輛的充電安排,需要對全域車輛的電量、充電站的數量、充電時長、電池狀態等數據了然于胸。云總線的充電管理大屏將車輛運行狀態、車輛充電情況,車輛故障報警等等信息以可視化數據大屏的形式呈現在用戶面前,打破傳統車輛充電與車輛故障數據相分離的數據孤島狀態。大屏信息量集中,能夠多方位、多角度、全景展現各項指標,實時監控,充電動態一目了然。分級預警機制,將重要信息優化呈現,幫助機務人員及時排查故障,化解隱患。

從新能源車輛問世以來,續航問題帶來的“里程焦慮”就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云總線平臺具備對車輛的剩余續航里程進行實時監控的功能,根據當前SOC剩余電量,實時計算當前剩余電量SOC可跑的續航里程,在車輛剩余電量接近設定的低電量時,能主動發出補電提醒,并通過大數據對不同車型續航里程的續航能力進行自動識別和計算,讓公交管理者更清晰快速了解每種純電車型的續航能力,確保公交車輛運營調度的優化實施。

電池是新能源車輛的“心臟”,有效的電池壽命分析不僅能夠預測潛在的風險,從而為電池的使用提供有效的指導,同時也可以減少電池失效引起的相關損失。云總線電池壽命分析通過采集大量電池的老化數據、每次老化的程度、影響電池老化的因素,進行歷史數據特征提取,通過大量數據進行模型訓練,利用深度學習算法,根據單車的電池容量衰減預測電池衰減大小,從而評估對于每臺車輛對電池的更換時間的預測及對電池類型型號的選擇建議,便于管理者及時掌握車輛電池信息,合理做出調度休整的安排。

以廣州某公交公司為例,一輛新能源車輛一年要充3萬度電,電池幾乎每天都處在充電-放電的狀態中,合理使用電池、優化充電安全對于大幅度提升電池壽命,進而節約車輛維保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強化充電管理也能夠提升新能源車輛的運行效率,讓公交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提升乘客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