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潔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風濕免疫科 甘肅 蘭州 730000)
引言:風濕性疾病具體指能夠對骨關節、肌肉及周圍軟組織產生不良影響的疾病,可以影響到滑囊、血管、肌腱、神經等組織。風濕性免疫疾病包含骨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1]。風濕性免疫性疾病患者不僅在骨關節部位有明顯的臨床表現,還容易引發患者多系統、多器官的功能性障礙,涉及到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引發風濕免疫疾病的因素較多,體現出多元化特點,包含感染、遺傳、免疫差異以及生存環境條件等。此種疾病的臨床治療方式通常為免疫抑制劑以及糖皮質激素,容易引起并發性感染,肺部并發癥較為常見,不僅會阻礙呼吸系統的正常運行,還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創傷。本次研究中,主要觀察風濕免疫疾病患者的護理狀況,同時分析肺部并發癥的預防方式[2]。具體報道如下。
在2020 年5 月~2021 年9 月于醫院就診治療的風濕免疫疾病患者中選擇76 例進行護理觀察,平均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兩組,每組38 例。其中研究組有23 例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年齡41 歲~82歲,平均57.26±6.22 歲;對照組有21 例男性患者、17 例女性患者,年齡41 歲~82 歲,平均56.63±6.17歲。通過分析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發現無明顯差異,即P>0.05,且經過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協議書,經過醫院倫理協會審核批準。合理設定納入標準,即符合風濕免疫疾病的癥狀及診斷特點,且在治療過程中配合研究,同時排除不配合研究、患有精神類疾病、阿爾茨海默病病史的病例。
1.2.1 有效的預防措施。
針對風濕免疫疾病中肺部并發癥的預防而言,相關工作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立足于兩個層面進行分析。首先,醫院應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按時清理病房,保證病房內部的清潔,切斷疾病傳染途徑,合理調整及控制室內的溫度,定時開窗通風,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管理看護人員,強化病房內部的秩序性;其次,醫務人員應該積極為患者講解專業知識,幫助其了解日常保健工作的重要性,無論在哪種場所,均需佩戴口罩,做好防護工作;最后,提高對患者柜子的重視,利用毛巾與含氯制劑進行擦拭,強化消毒工作的全面性。
1.2.2 有效的護理措施
針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給予乙酰半胱氨酸、胸腺肽、甲強龍、氨溴索、丙種球蛋白、環磷酰胺、哌拉西林舒巴坦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此基礎上,研究組利用綜合性護理方式。
首先,重視心理護理。因為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避免不了會出現恐懼、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應該擁有足夠的耐心,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及時解答心理困惑。由于部分患者年齡較大,需要針對一件事情進行認真重復的講解,給予患者更多關心和照顧,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其次,保證護理工作的針對性。具體指針對出現明顯疼痛的患者而言,應該給予相應的藥物進行服用;對于存在呼吸困難的患者來說,應該及時補充氧氣,確保患者能夠擁有舒適的治療體驗。
再次,口腔護理也是護理環節的重要構成部分。如果患者的意識較為模糊,護理人員應該作為口腔護理的主體,一般利用抗生素進行口腔內部的清潔,而抗生素的種類需要依據口腔細菌的培養結果進行選擇,強化清潔工作的針對性。采用口腔護理方式的實際目的是消滅患者口腔內存在的常寄菌,提高患者口腔黏膜的吞噬能力,以防致病菌帶來感染。患者的家屬需要積極配合,在飯后為患者含服制霉菌素,3 次/d,或者利用2.5%的小蘇打含散進行清潔消毒,確保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口腔護理工作,為后續的護理奠定良好基礎。
最后,部分患者患有風濕免疫疾病肺部并發癥,此類患者的治療不僅需要進行護理,還應該配合使用霧化治療和抗生素治療方式,促進患者肺部支氣管的纖毛運動,稀釋痰液并排出體外,如果出現咳痰癥狀,應該及時進行翻身、拍背,通過正確指導幫助患者減輕痛苦[3]。而對照組除了進行基礎的藥物治療外,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并關注生活質量情況及對護理的滿意度。
通過自制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度,81-100 分為非常滿意的標準,62-80 分為一般滿意的衡量標準,如果分數在60 分以下則表示生活質量不高,對護理不滿意。
利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開展分析工作,利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比較利用t 進行檢驗,應用率(%)表示計量資料,通過X2檢驗,P<0.05 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研究組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組別 例數 軀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 精神健康 精力 生理職能 社會功能 生理機能研究組 38 75.86±11.52 77.26±13.11 69.36±11.85 76.27±11.82 74.59±12.48 72.29±10.67 71.56±11.18對照組 38 61.22±11.76 63.82±12.07 53.86±11.92 61.29±11.53 61.95±12.26 61.56±10.86 60.09±10.56 t 5.482 4.649 5.685 5.592 4.454 4.345 4.5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通過比較分析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的滿意度相對更高,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評價[n(%)]
風濕免疫疾病具體指風濕性免疫疾病,此種病癥的主要臨床表現較多。首先,患者會出現發燒的情況,并且持續的時間較長,通常以中度發燒和低燒為主,偶爾可見高燒,體現出較強的不規則性;其次,風濕性免疫疾病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包含背痛、關節痛、足跟痛、頸間痛、肌肉痛等,同時經過檢查會發現患者的肌肉酶升高,有肌肉無力的表現;再次,雷諾氏綜合征較為常見,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最后,在部分患者的皮膚位置也會出現癥狀,如蝴蝶紅斑、光敏、眼部癥狀等[4]。除此之外,風濕性免疫疾病會引發一系列的系統損害,包含腎臟損傷、黃疸、心包炎等,患者通常會在腿部、關節、腰部等位置出現疼痛,時常出現關節腫脹的癥狀,不僅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動,還對其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風濕性免疫疾病還容易引發肺部并發癥,患者的免疫力逐漸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時且有效的治療,很容易引發患者死亡。因此,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預防和護理方法,提高患者抵抗力,減少疾病帶來的傷害[5]。
風濕免疫疾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相對來說較為頑固,一旦反復發作很難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治愈方面的難度更大。經過長時間的治療不僅會給患者的心理、精神方面帶來不良影響,還不利于患者康復,甚至增加疾病嚴重化的風險。由此可見,治療與護理工作的結合十分重要,應該正確選擇合適的護理方法,預防風濕疾病中肺部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樹立信心,縮短治愈疾病的時間。護理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給予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更多耐心和疏導,通過正確引導患者服藥和運動促進患者康復。
在本次研究中,比較分析了研究組和對照組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研究組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并且在研究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沒有出現新的肺部并發癥病例,可見綜合性護理方式能夠改善患者的身體狀況,同時增強患者免疫力,強化患者的肺部功能,充分發揮了肺部并發癥的預防作用[6]。綜合性護理始終堅持以患者為本的基本原則,通過心理護理舒緩患者緊張的情緒,確保患者能夠配合治療,采用口腔護理方式能夠減少細菌滋生,避免因此引發進一步感染,而翻身拍背有利于患者及時排出痰液,避免肺部分泌物過多引發感染,從而讓患者的免疫功能更加強大,降低肺部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通過上文的具體分析,同時在落實兩組患者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發現綜合性護理方式能夠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使其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并且減少了治療中的緊張、不安、煩躁等情緒,讓患者能夠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治療,縮短治療周期,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節約治療費用,提高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