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雙
(南部縣婦幼保健院 四川 南充 637300)
宮外孕又稱“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附著和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情況,屬于產科常見急腹癥。其中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其次還可見卵巢、宮頸、腹腔等部位[1]。臨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其以創傷小、疤痕小、術后疼痛輕、失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在治療上取得良好效果[2]。但對于宮外孕患者來講,單純的手術治療也無法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因此,臨床應該在現代醫療水平下,更加重視科學護理的必要性。快速康復護理是現代一種科學的護理模式,其結合了護理學、麻醉學、外科學等多種學科,并于循證基礎上,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根本,對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從而促進患者術后盡快恢復,降低不良事件[3]。基于此,本文以我院行腹腔鏡的宮外孕患者為例,探究快速康復護理的干預效果。研究內容如下。
此次研究入選對象共計66 例,均為2020 年2月~2021 年2 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鏡宮外孕患者,并將其按照隨機數字表分成各有33 例的對照組以及觀察組。
對照組33 例患者中,年齡22~40(27.98±2.43)歲;妊娠次數1~4(2.42±0.32)次。
觀察組33 例患者中,年齡21~42(27.78±2.24)歲;妊娠次數2~4(2.75±0.13)次。上述內容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者;(2)符合腹腔鏡手術指征者;(3)確診為宮外孕者;(4)知情此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者。
排除標準:(1)伴其他嚴重婦科疾病者;(2)伴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3)無法正常溝通者;(4)伴精神系統疾病者。
兩組患者于入院后行常規檢查,并于確診后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1)術前。手術開始前,安撫患者的情緒,告知其開展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手術流程,緩解患者的陌生感和緊張感,同時向患者介紹腹腔鏡手術的優勢,使患者對手術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協助患者常規禁食禁飲,完善術前臨床檢查,清潔皮膚,做好術區備皮。(2)術后。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加強并發癥的管理,注意切口保護,定期更換敷料,遵醫囑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促進切口愈合;待麻醉失效后,評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據實際情況輔以有效鎮痛處理。
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1)術前。評估患者的情緒變化,以有效的交流方式以及熱情的態度安撫患者的情緒,不僅要告知腹腔鏡的優勢、目的、流程,還需要向患者講解宮外孕的形成原因、圍術期間的注意事項,必要時可以分享成功案例,使患者提升信心;術前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以及應對措施,盡快使患者熟悉術后的康復流程,以便提升配合程度,樹立正確的認知;術前1d 晚上不可以食用易脹氣的食物,術前6h 禁食、2h 禁飲,術前2h 口服濃度10%葡萄糖250~300ml。(2)術后。待麻醉失效后,用VAS 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評分≤3 分者,需要以情緒疏導、疼痛緩解、聽音樂、聊天等方式來緩解,不做藥物鎮痛,評分4-7 分者,根據階梯式鎮痛原則給予弱阿片類藥物鎮痛,評分≥7分者,給予強阿片類鎮痛藥物干預,并于鎮痛完畢后的半小時再次疼痛評分,觀察患者的鎮痛效果,并結合實際情況再次調整鎮痛方案;術后臥床期間,協助患者于術后6h 開始每隔1h 定期翻身一次,保證患者舒適性,適當按摩肢體,促進血液流通,并指導患者正確深呼吸的方式以及放松四肢和全身的方式;術后向患者強化健康教育,使其明確科學飲食、養成科學生活習慣、運動鍛煉對身體恢復的意義,并于生命體征平穩的條件下,鼓勵患者盡早開展活動;術后24h 即可進行主動活動,以抬臀、上肢運動、下肢運動等為主,并根據患者實際恢復情況逐漸過渡至下床活動;術后6h 少量多次飲水,如飲水后無不適感,可以少量進食流質食物,少量多次,并根據實際情況逐漸增加飲食量,術后1d 可以在無不適的情況下食用半流質食物,多以富含營養、不產氣的食物為主,并保證飲食的清淡性,限制糖分和鹽分的攝入,禁辛辣,禁油膩,并根據實際情況過渡至普食。
術后恢復相關指標:包括術后排氣用時、下床活動用時、術后進食用時以及住院用時。
并發癥:腹脹、惡心嘔吐、腸粘連以及切口感染。
睡眠質量評分:利用PSQI 量表進行評估,滿分21 分,得分越低越好。
負性情緒評分:包括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分別利用SAS 量表以及SDS 量表進行評估,SAS 量表臨界值50 分,SDS 量表臨界值53 分,得分均為越低越好。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5.0 對本文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接受卡方檢驗,計量資料接受t 檢驗,當處理結果顯示P<0.05,即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如表1 所示,觀察組的術后排氣用時、下床活動用時、術后進食用時以及住院用時均較短,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表1 術后恢復相關指標()

表1 術后恢復相關指標()
組別 n 術后排氣用時(h) 下床活動用時(h) 術后進食用時(d) 住院用時(d)觀察組 33 15.26±2.53 12.38±2.30 3.73±0.52 6.26±1.17對照組 33 22.15±3.73 2 8.782 0.86±3.03 5.95±0.65 9.35±1.27 t 14.376 15.321 10.2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腹脹1 例,惡心嘔吐1例,發生率6.06%,對照組腹脹3 例,惡心嘔吐3 例,腸粘連1 例,切口感染1 例,發生率24.24%,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睡眠質量評分,護理前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評分(6.24±0.55)分明顯低于對照組(8.07±1.21)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如表2 所示,負性情緒評分,護理前兩組各評分對比均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而護理后,觀察組的各評分均較低,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表2 負性情緒評分()

表2 負性情緒評分()
焦慮 抑郁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33 53.43±3.82 30.25±2.12 54.44±2.75 30.35±1.13對照組 33 53.33±3.58 40.85±1.72 54.47±2.79 40.58±1.99 t 0.110 22.305 0.044 25.680 P 0.913 0.000 0.965 0.000組別 n
宮外孕是一種特殊的懷孕類型,表現為停經、腹痛、陰道出血等。目前,宮外孕的發病率較高,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4]。由于胚胎沒有在子宮腔內生長和發育,因此,當其成長至一定程度后,則會誘發較多的不良事件,需要及時手術治療。目前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的干預價值被臨床和患者所認可,其形成的較小切口,最大程度地規避了術后感染的風險,并且最大程度降低了疼痛,對于女性患者來講也易接受。但由于其仍屬于有創的侵入性操作方式,因此,為了保證治療的效果,仍離不開科學的護理服務[5]。快速康復護理是目前推廣性較強的護理模式,其結合多種學科,運用科學的護理干預來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促進患者盡快康復。
在本文研究中,對照組和觀察組進行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的術后恢復指標、睡眠質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負性情緒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諸多對比結果說明如上兩組的護理效果差異顯著,以觀察組的護理方式干預價值更優。原因在于:常規護理內容單調,其僅能考慮臨床需要,不能從患者需要出發,其關注點在于幫助患者改善病情,但是缺乏對患者身心舒適度的關注,導致干預效果不佳。而快速康復護理則是在圍術期內,站在患者的角度和患者的病情上,分析患者的臨床需求以及病情需求,針對于存在的問題查閱相關文獻,取證后制定可靠的護理方案,對患者實施科學的護理幫助,并于后續的護理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優化護理方案,從而保證護理干預的有效性,其力求患者獲取最優的護理方案[6]。在該護理方案下,可以通過情緒疏導緩解患者的情緒,通過合理的術前準備工作保證手術順利進行,通過疼痛評估采取適宜的鎮痛方式,通過盡早活動促進患者機體盡快恢復,通過飲食指導降低腹脹、便秘等風險,并保證營養的補充。因此,快速康復護理更易得到患者、家屬以及醫護人員的認可。
綜上所述,腹腔鏡宮外孕圍術期間行快速康復護理可以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提升護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