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蕊翾 宋 凱 杜保國
(山東師范大學圖書館,山東濟南 250358)
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健康信息服務逐漸引起廣泛關注。 2015 年3 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概念,他指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1]。 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旨在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2]。2017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提出實施 “健康中國戰略”,這標志著“健康中國”正式上升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3]。
2021 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貫徹落實“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重大任務,扎實推進新發展階段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4]。 在此之后,“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5],在極大程度上強調了提升健康信息服務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信息服務機構是公眾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務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進行了多角度探索。 在健康信息服務發展方面,Humphreys BL 早在2006 年就對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公共衛生計劃和服務拓展展開了深入研究,提出未來發展策略以期為公眾提供更多服務[6]。 談大軍則在2020 年對中國、美國和愛爾蘭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健康信息服務案例進行考察分析,從而提出了提升我國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質量的建議[7]。 2021 年,彭迪等以天津市為例總結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學圖書館的服務情況的基礎上提出開展公共健康信息服務的建議[8]。 在用戶信息行為研究方面,2016 年Yoo-Lee E 等對美籍西班牙裔在電子環境中尋求健康信息的行為展開了研究,并提出有助于圖書館和衛生服務機構加強健康信息服務的建議[9]。 在健康信息教育推廣方面,Ali MY 等在2020 年探討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環境下大學圖書館員的作用,并指出應提高民眾對公共衛生教育的認識[10]。 2021 年,崔慶林在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進行調查后,提出了提升全民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創新路徑[11]。
本文從研究數量發展趨勢、研究作者以及研究主題分布三個方面進行深度挖掘,對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進行對比研究,揭示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研究的不足,并提出優化策略以期為未來研究提供參考。
如圖1 所示,本文的分析模型分為三個流程:

圖1 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現狀對比分析模型圖
(1)實驗數據獲取:本研究通過Web of Science檢索國外文獻,檢索式為TS = (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library) ,選擇語種為英語,文獻類型為Article,設置來源為SCI-Expanded 和SSCI,Web of science 類 別 選 擇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對數據進行地區排除,排除我國(包括我國臺灣地區),得到369 篇有效文獻。 中文文獻數據來源于CNKI 數據庫,使用高級檢索條件為(主題=健康信息服務 并且 主題=圖書館),設置來源為SCI來源期刊和CSSCI 期刊,選取中文文獻,共得到有效文獻49 篇。 數據下載時間均為2021 年12 月20 日。
(2)關鍵技術應用:為了更好地探索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研究進展,本文基于該領域研究的整體發文情況,對實驗數據采用了可視化分析、共現分析和戰略坐標分析三種方法進行處理。分別依托可視化工具VOSviewer 和戰略坐標分析等工具對數據進行處理。
VOSviewer 是一款用于構建可視化書目計量網絡的軟件工具,該軟件對多種算法進行了統一,將基于距離和強度的算法進行了集合,提出了萊頓算法,該算法是將元素分布的結構相似性與網絡聚類完美結合的新方法[12]。
在可視化圖譜的基礎上,本研究使用戰略坐標分析法對研究主題進行更加深入的解讀。 戰略坐標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主題的內部研究深度以及主題之間關聯的緊密程度,在X 軸方向,密度值表示主題內部關鍵詞之間聯系的緊密程度,密度越大則代表該主題中的關鍵詞共現頻率越大;在Y 軸方向,用向心度表示對應主題在該研究領域內的研究熱度,向心度越大則表示該類團與其他類團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
(3)研究結果分析:本研究從發展趨勢、研究作者和研究主題三個維度對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并據此提出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能力提升建議。
發表文獻數量的年度分布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領域的研究水平與發展程度變化。 對檢索到的文獻使用Excel 進行統計并繪制出中外文獻年份分布對比圖,如圖2 所示。
分析圖2 發現,從1998 年開始國外就有學者對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展開研究,而我國同等水平的相關研究則始于2011 年。 國內外的研究數量變化趨勢均為波動增長狀態,且迄今我國每年相關研究的數量均少于國外。 國外對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研究數量的發展趨勢雖處于波動狀態,但相關研究數量較多,且整體上處于增長狀態。

圖2 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研究數量對比
我國的相關研究開始時間較晚,2011 年至今,該領域發文量總體呈現增長趨勢,根據年發文量變化,可將該領域的研究分為兩個階段。 2011-2017年為該研究領域緩慢發展階段。 在該階段年發文量小于等于3 篇,研究內容集中在對公共圖書館和醫學院校圖書館的公益性服務研究,其中不乏對國外相關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分析。 2018-2021 年為該研究領域快速發展階段。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正式將“健康中國戰略”上升為國家層面戰略部署后,該領域發文量出現了大幅度增長,大量學者將研究重點轉移到健康信息服務和信息需求上。
3.2.1 國外研究作者分析
根據統計可知,國外該領域369 篇文獻涉及作者851 人。 根據普賴斯定律,核心作者是指發文量M=0.749*Nmax以上的作者,Nmax發文最多作者在該領域的發文量,為8 篇,由此計算出發文量在3篇及以上的作者為核心作者,共有22 人。 其中來自威爾士的Urquhart Christine 在該領域共發表8 篇論文,是該領域的核心作者之一,她主要從信息行為和信息科學的角度對圖書館健康服務、公共健康提升以及健康信息服務價值等問題進行評價研究。
進一步,通過VOSviewer 繪制作者合作網絡圖譜,揭示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核心研究團隊,見圖3。

圖3 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研究核心作者分布
如圖3 所示,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研究領域,國外共形成了8 個核心研究團隊。 對國外主要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發現,發文數量較多的團隊有三個。 其中Read KB 所在的團隊主要對健康科學圖書館為數據服務提供信息的過程展開了研究,并通過該研究證明了在規劃健康數據管理及服務時圖書館參與的重要價值[13]。 Smith JE 所在的團隊對健康科學圖書館員團隊為研究綜合體提供需求的方式進行探究,并提出了為滿足公眾不同的信息需求時可采取的措施[14]。 Engeszer R 所在的團隊提出了加強學術型公共圖書館與社區組織的合作以建立為公眾提供更加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務的可持續發展方案[15]。
3.2.2 國內研究學者分析
統計發現,國內該領域49 篇文獻涉及作者78人。 在該領域發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談大軍,共發文5 篇,由此可計算出核心作者發文量=1.67 篇,取整數為2 篇,共有11 位核心作者。 核心學者之一談大軍對美國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調查分析,從針對年長者的健康信息服務、健康信息服務中館員的角色等角度展開研究,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健康信息服務能力提升及潛力開發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我國共形成了6 個合作團隊。 分析發現,以石艷霞為核心的研究團體發文量和被引量均最高,共發表了3 篇文獻,總被引量為18 次。 該團隊對醫學院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健康信息服務現狀進行研究后,提出多項健康信息服務優化策略,以期為后續研究提供參考。
3.3.1 國外研究主題分析
在進行關鍵詞篩選后,在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研究共確定了28 個可用于分析的關鍵詞。 通過構建共現矩陣并借VOSviewer 軟件繪制出研究主題可視化圖譜,如圖4 所示。 可以看出,國外對該領域的研究形成了4 個主題,根據關鍵詞分析及文獻的二次解讀,對主題分別命名,國外研究的研究主題分別為:醫療服務體系下的健康管理(主題A)、 信息檢索與信息服務教學(主題B)、公共圖書館中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主題C)、學術型圖書館的服務拓展(主題D)。

圖4 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研究主題分布圖
針對主題A“醫療服務體系下的健康管理”,學者主要從數據收集、健康科學和醫學圖書館等方面展開研究。 Lewis RA 等基于健康專業人員對循證醫學的認識程度以及圖書館在支持循證醫學方面的作用得出需要更好地推廣圖書館服務的結論[16]。O’Farrill RT 以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為背景,以圖書館從業人員為主體,對信息素養與知識管理的聯系進行了深入研究[17]。
針對主題B“信息檢索與信息服務教學”,學者對教學設計、信息檢索和教育培訓等角度進行梳理。Petrinic T 等對衛生圖書館員的教育與培訓需求進行了探索,得出醫學圖書館館員需要更加深入學習檢索和管理等技能[18]。 Gardois P 等通過一組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了生物醫藥圖書館員的協助對兒科醫生使用數據庫進行檢索有明顯改善作用,得出仍需在醫療系統中大力推進信息檢索教學的結論[19]。
針對主題C“公共圖書館中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學者關注到了健康信息、公共圖書館和健康信息普及等方面。 Weightman AL 等對研究型圖書館服務對患者健康結果的價值和影響進行了總結,以指導對圖書館在患者服務務實調查方面的發展[20]。Shipman JP 等對消費者健康信息資源的價值以及圖書館員在其機構中促進健康信息素養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信息素養教育在醫療系統人員培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21]。
針對主題D“學術型圖書館的服務拓展”,學者將研究重點聚焦在用戶健康信息、醫學信息學和學術圖書館等方面。 Muellenbach JM 等在描述并評估學術圖書館為美國骨科醫學院項目提供服務的整體情況后,為學術健康科學圖書館提出了未來規劃[22]。Hirvonen N 等對公眾在日常中獲取健康信息的障礙進行了分析,認為日常健康信息素養篩查工具對學術圖書館服務者的工作是具有實際效應的[23]。
在上述研究主題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戰略坐標對各個研究主題的發展現狀進行細粒度探索,見圖5。

圖5 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主題戰略坐標圖
分析圖5 發現,上述四個主題在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中均有分布。 其中主題C 公共圖書館中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和主題D 學術型圖書館的服務拓展位于第二象限,說明這兩個主題與其他主題的聯系較為緊密,是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中的核心主題,但主題內部關鍵詞之間的共現頻率較低,研究的成熟度不高。 主題C 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是“公共圖書館”和“健康信息素養”,它們同時也是圖書館健康信息領域中較為重要的兩個主題詞,經常與其他主題同時出現,且主題C 的向心度是所有主題中最高的,這說明主題C 在該領域中處于較為重要的地位。 主題D 的向心度僅次于主題C,說明該主題也有著較強的交互性。 圖書館為公眾提供的健康信息服務往往區別于傳統的借閱服務與學科服務等,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延申,如開展健康衛生相關講座、提供健康信息服務咨詢等,也就是說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大量研究都依托于學術型圖書館服務拓展。 因此,主題D 在該領域中也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
主題A 醫療服務體系下的健康管理位于第三象限,密度和向心度均較低,說明該主題內部聯系較松散,自身發展不成熟;與其他主題的相關度較低,研究發展較為獨立。 在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中,對該主題的研究開始時間較晚,且研究學者較少,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理論,尚有待開發。 主題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有“醫學圖書館”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等,在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大環境中,公眾對其持有的關注度不斷增加,相關研究的數量也有極大可能將持續增長。
主題B 信息檢索與信息服務教學位于第四象限,說明該主題中內部聯系較為密切,且研究時間較早,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但該主題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中的發展相對獨立,研究力量較為單薄,缺少生命力與活力。 在未來研究中需要增強該主題與其他主題的結合,否則研究熱度有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淡化。
3.3.2 國內研究主題分析
對關鍵詞進行篩選后,在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研究領域確定了45 個關鍵詞,并使用VOSviewer 進行可視化圖譜繪制,如圖6 所示。 對國內研究的關鍵詞聚類進行命名,分別為: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模式(主題A)、 圖書館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主題B)、疫情下圖書館的公共健康責任(主題C)、圖書館用戶健康信息需求滿意度(主題D)。

圖6 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研究主題分布圖
針對主題A“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模式”,學者主要研究了公共圖書館、服務評價、服務感知和國家健康戰略等。 李巖等在對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研究進展和進展進行調查后,為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的多元化服務構建出發展框架[24]。 徐孝婷等針對面向老年群體的健康信息服務模式進行了調研,豐富了老年群體的健康信息需求和服務理論[25]。
針對主題B“圖書館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學者對圖書館事業、圖書館轉型和信息素養教育等進行了深度探索。 鄧勝利等對圖書館參與公共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進行多角度研究后,為國內圖書館擴大服務范圍和提升服務水平提供了可行性建議[26]。 劉靚靚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醫學圖書館開展公眾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現狀進行了探索,并針對現存問題給出了圖書館提高健康信息服務能力的可行性建議[27]。
針對主題C“疫情下圖書館的公共健康責任”,學者主要以新冠肺炎為背景,對社會責任、公共圖書館價值和公眾健康等話題展開討論。 李靜霞等以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下的武漢圖書館為例展開了探討,從服務內容和應急處置等方面為后疫情時期的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新思路[28]。 龔花萍等對國內省級圖書館在疫情期間的應急措施進行調研后提出促進公共圖書館健康事業發展的建議[29]
。
針對主題D“圖書館用戶健康信息需求滿意度”,學者對用戶需求、消費者健康信息、Better-Worse 指數和KANO 模型等進行了分析。 陳憶金等運用KANO 模型分析了用戶對高校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需求,從而為高校圖書館的深層次發展建設提供策略[30]。 王錳等通過定性比較分析法對影響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用戶忠實度的因素進行探索,最后分類歸納并提出差異化建議[31]
。
在對四個主題進行主題聚類分析后,繪制戰略坐標圖進一步進行分析,如圖7 所示。 可以看出,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相關主題在四個象限中均有分布。 其中主題D 圖書館用戶健康信息需求滿意度位于第一象限,密度和向心度均較大,說明該主題內部關鍵詞的聯系十分緊密,且與其他主題間的交叉性較強,是該研究領域的核心主題,在未來研究中也將繼續保持熱度。

圖7 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主題戰略坐標圖
主題A 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模式位于第二象限,密度值較低但向心度較高,說明該主題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活躍度較高,但內部沒有形成處于核心地位的關鍵詞,研究成熟度不高。 對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模式的研究開始時間較晚且相關研究資源較為缺乏等問題對其發展建設形成了制約,這樣的主題發展趨勢較為模糊,可能因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成為研究熱點,也有可能因其內部關鍵詞較為獨立而被瓦解。
主題B 圖書館健康信息素養教育位于第三象限,密度和向心度均較低,說明該主題內部關鍵詞聯系較弱且缺少與其他主題的互動。 該主題與國外研究主題C 公共圖書館中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內容相似度較高,但經比較發現,國外該主題的向心度高于國內,即在國外相關研究中該主題與其他主題的聯系較強,而國內對該主題的研究相對較為獨立,與其他主題相比缺少關注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主題C 疫情下圖書館的公共健康責任位于第四象限,密度較高但向心度較低,說明該主題中的關鍵詞貢獻頻率較高,但缺少與其他主題的聯系,是相對獨立且發展較為成熟的主題。 在全民高度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社會環境中,對該主題進行研究的學者較多,但在疫情常態化管控下,需要增強與其他主題的結合,以進行全面研究從而為提升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提供參考。
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和可視化分析的方法,針對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進行了發展趨勢、研究作者以及研究主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通過對國內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研究現狀進行對比,得出國內在健康信息服務發展程度和研究主體合作等方面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的結論。
(1)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發展程度較高,并且已趨近于完善,國內尚處于發展階段。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國外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開展時間早,相關研究較為豐富,目前已將相關研究拓展到教育領域中,旨在為健康信息服務領域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的研究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在國家高度重視健康服務發展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展開深入研究,相關文獻的發表量大幅度增加,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整體發展趨勢良好。
(2)國外研究團隊較多,國內研究學者之間的聯系程度較弱。 調查結果顯示,國外研究團隊的數量與參與人數都比較多,而國內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核心團隊的研究內容較為廣泛,但核心團隊數量較少切尚未形成穩定的核心作者群,大多數作者仍處于獨立研究狀態,合作強度需要進一步增加。
(3)我國相關研究的主題較廣泛且具有較高研究價值。 根據研究主題的可視化圖譜和戰略坐標圖可以看出我國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已形成4個重點研究主題,并且處于不斷縱深發展的狀態。
基于以上的研究結果,本文提出了4 條發展建議,以期為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1)加強研究學者之間的聯系。 根據統計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核心作者之間的合作較少。 加強研究學者在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有助于促進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有效拓寬該領域的研究范圍并提升研究水平,創造更多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從而提升我國圖書館健康信息服務能力,為健康中國戰略的不斷推進提供有力支持。
(2)拓寬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國外圖書館為集中優質資源參與到健康信息服務中建立了各類圖書館聯盟,如美國學術健康科學圖書館協會、澳大利亞健康圖書館協會和日本醫學圖書館協會等,這些專業組織定期舉辦論壇,為成員提供行業發展信息,以促進圖書館參與的健康事業的發展。 而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合作方式較為簡單,圖書館之間的合作較少且開展的項目較為傳統。 除了同類型機構,還應拓展與其他類型的社會機構之間的合作,如政府部門、公益組織及醫療機構等,從而為公眾提供具有更強的廣泛性與權威性的健康信息服務。
(3)加強健康信息服務專業人員的引進與培訓。 與圖書館的其他館員相比,從事健康信息服務的館員需要掌握一定的醫療衛生相關知識。 根據健康信息服務的特性,圖書館除了引進專業人才外,還可以從健康衛生素養和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加強對相關館員的培訓,從而對本館從事健康信息服務的人員配備進行完善。
(4)開展面向公眾的相關健康活動。 在大健康理念逐漸成為社會熱點的情況下,健康早已不再僅僅事關醫療機構,特別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民對健康衛生的重視程度更是日益劇增。 圖書館是開展健康信息服務的重要機構,在公眾健康信息服務方面理應發揮重要作用。 公眾圖書館可以針對本館的情況舉辦面向公眾的特色健康活動,如舉辦健康信息講座和展覽以及開展世界健康日活動等,以增加公眾對健康信息的知識含量,提高公眾健康信息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