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山
過去的一年里,平陰玫瑰用一組亮眼數據向人們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2021年,平陰玫瑰農產品收購價格同比增長92%,畝均收益增長76%,企業營銷收入增長41%,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由2018年的30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60億元,帶動全縣5萬余戶花農增收致富,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3萬個。平陰玫瑰已逐步成長為實施鄉村振興的“致富之花”、推進動能轉換的“經濟之花”、豐富省會形象的“生態之花”。
“玫瑰增選為市花以來,最大的感受便是知名度的提升。”談及市花玫瑰與過去的玫瑰有什么區別,平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鵬深有感觸,“與此同時,平陰玫瑰的外向度不斷提升,已然成為濟南的一張靚麗名片。各類資源要素的集聚和政策支持,也讓玫瑰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
平陰縣通過各種線上和線下的推介,了解平陰玫瑰的市民越來越多,用過或購買過玫瑰產品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了。晉升為濟南市花的平陰玫瑰,也成為“以花為媒”對外交流的重要橋梁。2021年平陰玫瑰文化節期間,玫瑰從平陰走向濟南,來到了更廣闊的舞臺,玫瑰產品多次出現在國際糧食減損大會、院士大會等在濟南舉辦的國際性會議活動中,成為代表濟南、推介濟南的一張靚麗城市名片。
當前,濟南正從“大明湖時代”向“黃河時代”邁進,而時代變遷更加需要國際化的語言和表達,玫瑰作為一種國際的語言和符號,正是建設“現代化強省會”所需要的,為濟南更好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提供了好的載體。在產業發展方面,增選為市花的平陰玫瑰,走上了更廣闊的舞臺,吸引了更多產業發展資源和要素向玫瑰產業聚集,玫瑰產業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更高重視,先后被列為全省優勢農業特色產業和濟南市十大特色產業之首予以重點扶持,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爭創國家級示范園區。
平陰縣玫瑰產業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寶貴的種質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但如何實現從“小而美”的特色產業到“大而強”的主導產業,一直是中共平陰縣委、縣政府著重思考的重要課題。平陰乘借著玫瑰增選為市花的東風,堅持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研究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快玫瑰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著力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推動玫瑰產業走出了一條“三產融合、四鏈共建、五區協同”的發展之路。
在三產融合方面,平陰縣著力構筑特色產業發展樣板,圍繞“穩固一產,做強二產,提升三產”的發展基調,推動玫瑰產業“接二連三”,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從一產上,狠抓玫瑰標準化種植,對標歐盟認證打造有機、綠色、生態玫瑰基地;從二產上,發揮雙招雙引政策優勢,培育壯大玫瑰加工龍頭企業,做強產品精深加工;從三產上,發展玫瑰+文旅+康養+電商等業態,實現多業態共生共榮。平陰縣獲批“全國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入選省改革創新制度成果。
“‘金十條’政策經過近3年的運行,得到了良好的貫徹落實,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玫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扶持力度達6000萬元,惠及全縣90%以上玫瑰加工企業和種植戶。”據平陰玫瑰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勇介紹,“可以說政策的引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真正把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后勁激發了出來,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和嘗試。”

“金十條”政策,是平陰縣在四鏈共建方面著力打造產業發展戰略引擎的一個成功實踐。平陰不斷做深做實“建鏈、補鏈、強鏈”文章,塑造全過程、全要素的產業發展引擎。為強化支撐鏈,平陰縣通過出臺玫瑰產業“金十條”等系列扶持政策,完善組織保障、金融支撐、人才服務等政策體系,匯聚各類發展要素向玫瑰產業高效流動。積極搭建創新鏈,構建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先后建成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2個產業研究院、1個院士工作站。為延長產業鏈,平陰縣積極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實現從單一觀賞到精深加工、文旅康養、電商經濟的產業化飛躍,形成了產業鏈互促互補的融合發展模式。搭建緊密利益鏈,積極打造“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發展共同體,實施“政策性保險+訂單農業”,讓花農和市場的利益連接更加緊密。
平陰縣通過實施“三產融合、四鏈共建”,形成了標準化示范區、精深加工優勢區、鄉村振興樣板區、電商發展引領區、文旅康養先行區“五區協同”的新發展格局,成為全國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產業鏈最長的玫瑰生產、科研、加工、出口和觀賞高地。成功創建“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獲批“全省優質產品生產基地”;玫瑰核心種植區獲批“中國綠色發展特色鄉鎮”;建設平陰玫瑰電商服務中心、玫瑰產品交易集散地,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創建縣”和“全國森林康養基地建設試點縣”。
作為市花的平陰玫瑰,不僅僅是一朵花,更是展現濟南形象的靚麗名片,也是加速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圍繞“做強花經濟、做足花文章”,平陰縣將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突破點放在特色產業上,賦予“市花經濟”更多的內涵。
為將玫瑰特色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轉化為發展動力,平陰縣圍繞花農增收致富、企業做大做強、文旅消費場景營造等方面重點發力,進一步做好做強“市花經濟”。近期,平陰縣成立了文旅康養指揮部,圍繞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雙城共建、兩翼齊飛”的發展布局,將重點發展文旅康養產業的“西翼”玫瑰鎮、東阿鎮、洪范池鎮連片開發打造,推動玫瑰、阿膠特色產業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力爭早日成為城市市民休閑旅游目的地。與此同時,圍繞縣黨代會提出的 “在特色產業上實現跨越,康養平陰取得新突破”的五年奮斗目標,除了成立文旅康養指揮部外,平陰縣還把玫瑰產業中心更名為特色產業發展中心,通過“西翼”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積極招引有實力企業參與玫瑰、阿膠打造,盡快推動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針對部分玫瑰加工企業產業鏈不健全、集群作用不明顯、科技研發能力薄弱等短板,平陰縣樹立“平臺思維”,籌建了玫瑰產業技術研究院,吸引國內頂尖人才、技術等發展要素向玫瑰產業聚集,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緊密結合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為進一步放大“市花經濟”效應,平陰縣還將從文化層面進行深入挖掘,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市花文化體系,將市花緊密融入城市文化,開展提振城市精神的公共文化活動,借助花語、花藝、花意、花事,講好濟南故事,彰顯城市氣質品格,弘揚城市精神價值。今年5月份,平陰縣以“花開泉涌、玫好平陰”為主題,舉辦2022平陰玫瑰文化節。本屆玫瑰節,充分考慮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采取線上線下協同發力的方式,重點打造直播帶貨、云賞玫瑰、慢直播等系列活動,助力平陰玫瑰在云端綻放。

It’s been one year today since Pingyin’s rose elected as one of the city flowers of Jinan. Lotus and rose, demonstrating the brilliance of Jinan’s city culture, have an implied meaning that “life in the city is harmonious and happy”. The lovely roses exude a special charm that helps Jinan and Pingyin county to move forward quickly to the world stage, and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so tha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ill go along smoothly.
Pingyin’s rose has impressed people with fantastic figures in the past year: In 2021, the purchasing price of Pingyin rose products increased by 92 per cent year-on-year and the average yield per mu increased by 76 per cent. Sales revenue of enterprises rose 41 per cent, and the annual output value of the whole industry chain soared from 3 billion yuan in 2018 to 6 billion yuan in 2021. The industry has generated an increased income for more than 50,000 flower growers and provide 13,000 jobs to the society. Pingyin’s rose has grown into a “flower of wealth” for implemen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 “economic flower” for shifting old to new growth drivers, and an “ecological flower”for burnishing the image of Jinan as the provincial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