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萬林
中學時代最讓人心馳神往的還是學軍的生活。
軍營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是神秘而陌生的,更重要的是軍隊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解放軍是勇敢和正義的代名詞。當年有一句十分流行的口號“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解放軍學全國人民”,可見軍隊在社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那時一切與軍隊有關的東西,也是那個時代最為流行的物品,槍是肯定得不到的,軍裝、軍帽、軍用挎包、軍用水壺,能擁有一件就足夠讓你的內心充滿凜然正氣。
在學校老師辦公區走廊的頭上,有一間門上掛著工宣隊牌子,從沒有進去過的辦公室,只記得聽過一次工宣隊工人代表作報告。這位代表是一位四五十歲的禿頂的中年男子,不茍言笑,神態嚴肅,據說是部隊的轉業軍人。這次學軍活動就是他幫助學校聯系的。自從得到學軍的消息,同學們便天天數日子。期盼的日子終于到了,大家興奮不已,一放學就早早回家做準備去了。
那天早上,學校大門還沒開,就已經有不少同學等著了,生怕耽誤軍訓。除了自帶的背包,每人還配發了一把“三八”式步槍,第一次把真槍挎在肩上,那感覺真得不一樣,好像腰板都格外有力量。
大家排著隊,雄赳赳氣昂昂,步行到火車站坐火車去我們軍訓的目的地——四五六兵工廠警衛連。一群學生背著槍走在大街上,盡管隊伍不整齊,卻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關注的目光。老師要求槍不能離手,務必保管好。其實不用老師叮囑,同學們根本也舍不得離手,喜歡還沒喜歡夠呢!在火車上坐下來,同學們才有空細細看一看手中的老槍,發現這些槍外表還是有些差別,而且產自不同的國家,有中國造,還有日本造、德國造。老師說槍是從武裝部借來的,是抗日或解放戰爭時期用過,現在已經被淘汰了的老槍。這些刻滿歷史痕跡的老槍,從八路軍、新四軍或解放軍戰士的手中,如今穿越歲月的時空戲劇般地握在了我們的手中。
坐的是城郊的慢車,路程雖然不遠,但仍花了 1個多小時才到郭店火車站,部隊派了一輛軍用卡車把我們接進軍營。軍營就在廠區里,是一個口字型的院子,中間是操場,四周是營房,西北角留有一個出口,有解放軍戰士持槍站崗,操場上還有一只高大的德國黑背狼狗豎起耳朵警惕地注視著我們。沒想到,我們的住處沒有安排在軍營內,而是在離軍營不遠的一個閑置倉庫里。床是用兵工廠放炸藥的木箱子搭成的,全體男生加老師30多人一字排開依然沒能排到頭,十分的寬敞。雖然沒能跟解放軍戰士同住,但是安排了我們跟戰士一起吃飯。
到達的第二天,軍訓正式開始,科目是最簡單的列隊訓練,也是訓練新兵的入門科目。訓練開始前,先有一個班的戰士為我們進行隊列表演。穿著干凈整齊的軍裝、帶著鮮紅的領章和帽徽的戰士,個個身材挺拔、精神抖擻,十分帥氣。隨著領隊一系列短促有力的口號,戰士們動作迅速整齊、威武雄壯,同學們都看呆了,沒等回過神來表演已經結束了。望著戰士們喊著口號離去的背影,同學們羨慕不已。我們被分成4個組,每組12人由1名戰士擔任教練。稍息立正,向左向右看齊,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轉,齊步走、跑步走,戰士們做起來那么簡單好看的動作,同學們做起來卻顯得那么滑稽,不是方向不對,就是動作不協調,更談不上整齊劃一了,連自己都覺得十分好笑。一個動作練半天還是達不到要求,教練也是無奈地直搖頭。
感覺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隊列動作,反反復復練了兩天才多少有了點模樣。即使腰酸腿痛,也一點沒有影響大家飽滿的熱情。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都在討論訓練動作,希望能跟解放軍戰士做得一樣整齊好看。
既然是軍訓,一切都要按照軍事化的要求來做,跟戰士們的作息時間保持同步,早上在嘹亮的軍號聲中起床、跑早操,晚上伴著悠揚的軍號聲熄燈就寢、站崗。站崗是在大家睡覺后輪流在室外值勤,每組2個人,每崗2小時。當然,站崗的都是男同學,女同學不參與。到軍營的第一天,我們的槍就被沒收鎖在連隊的槍械庫里了,站崗只能拿著戰士們訓練刺殺用的木頭槍,跟拿著一根打狗棍沒什么兩樣,絕對沒有握著真槍的那種底氣和職責感,站崗也就變得索然無味了。第一崗還好過,反正躺下也不一定睡得著,靠在窗外聽一聽宿舍里發生的故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難過的是后半夜,睡得正香被叫起來站崗實在是極為困難的事,大都磨磨蹭蹭不愿意起床。有不負責任的,接崗的同學還沒起床自己就躺下睡了,結果是后半夜的所有崗哨就都在床上值勤了。總有精力旺盛不甘寂寞的同學,私自承包后半夜全部的站崗任務,不知從哪里找來的梯子,掏了周邊倉庫房檐下邊大部分的麻雀窩,第二天把收獲的麻雀蛋悄悄分給要好的同學。那時候,城市里有很多的瓦房,房瓦下邊就是麻雀最好的筑巢地,掏麻雀窩是孩子們十分喜愛卻又機會不多的活動,因為梯子是不容易找到的必備工具。麻雀在那時被當做偷吃農民種在地里糧食的害鳥,抓麻雀、掏麻雀蛋并不算是做壞事。還有更有心的同學,利用站崗的機會跑去和站崗值勤的戰士套近乎,一來二去居然獲贈一頂難得珍品——軍帽,讓不少同學羨慕不已。無聊無味的站崗讓這些同學過得有趣有味。
好戲總是放在最后。隊列訓練之后就是刺殺、投彈、射擊的訓練,對同學們吸引力最大的科目射擊訓練壓軸閃亮登場,我們從學校背過來的老槍這時才真正地派上了用場。在學習了步槍的工作原理后,就進入練習瞄準的階段。因為槍實在太老了,很多槍的準星以及金屬外層鍍藍磨損嚴重,在陽光下根本做不到準確瞄準,好在只是用來練習,體會射擊的感覺。瞄準訓練技術含量高但是消耗體力少,是最輕松的訓練階段。但是在地上趴一天,一遍遍扣扳機放空槍,看不出有什么訓練成果,感覺還不如在操場上的隊列訓練有意思。
終于到了實彈射擊的時候,教練為我們準備了4條槍,這是在數十條老槍中精心挑選調校出來的,科目是臥姿百米固定靶。隨著教練的口令聲,射擊開始了,同學們的心情由興奮變為緊張,大家眼睛都緊緊盯著趴在射擊位上的同學,不敢發出聲音,生怕吵到射擊的同學。“叭”“叭”的槍聲在曠野顯得格外清脆響亮,充滿了穿透力,令人汗毛陡立,跟看電影時的感覺截然不同。完成射擊的同學有的臉色發白茫然不知所措,有的5發子彈打完似乎還意猶未盡。輪到自己上場,從臥倒裝填子彈開始,心就不停地砰砰直跳,不知道第1槍是怎么打出去的,只聽到耳邊一聲爆響,身體像被迎面跑來的人猛地沖撞了一下,腦袋一片空白,等回過神來耳朵還在不停地鳴叫,就像有人一直在耳邊吹哨子。報靶桿在搖晃,教練說是8環,還不錯!稍稍鎮定了下,準備打第2槍時,手指放在扳機上遲遲不敢扣下去,對那一聲突如其來巨響心生恐懼,卻又是那么的期待,“叭”又是突然的爆響,或許是有了心理準備,這一槍沒有了第1槍的震撼力,前方報靶10環,令人驚喜。繼續射擊,直到被教練踢了一下屁股,才意識到5發子彈打完了。成績41環,不算優秀也不算差,如果上戰場說不定也能殺死一兩個敵人。不知道上戰場與敵人廝殺,是不是隱藏在每個男孩潛意識中的天性,但是我知道玩打仗游戲是男孩們兒時的最愛,一把新的玩具槍能好幾天連睡覺都舍不得離手。雖然沒有機會上戰場,今天的真槍實彈是不是也算是實現了埋在心底的那個夢想呢?
短短一周的軍訓結束了,對軍營生活的向往并沒有因為軍訓的結束而結束,反而在心里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跡。許多年過后,我再次走進軍營穿上了綠色軍裝,不能說與這次軍訓沒有一點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