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林業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策略探索

2022-07-08 09:05:36李春英王志新孫浩波黃穎利
現代教育科學 2022年3期
關鍵詞:生態文明建設

李春英 王志新 孫浩波 黃穎利

[摘 要]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雙一流”建設明確要求高校要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而落實到高等教育育人具體實踐中,就是要扎實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對此,林業高校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掘行業學科、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校園文化等方面的優勢條件和積極因素,探索“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教育;林業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22)03-0028-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2.03.005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國家富強、民族未來,除開展生態保護和生態治理工作,決定其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最根本的是作為建設主體的人的能力。人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提升人的生態文明建設能力最持久、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大力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大學階段是青年大學生生態文明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塑造其良好生態文明行為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把生態文明意識和情感有效融入教育、教學、科研的各方面各環節,能夠切實促進大學生科學生態文明觀的養成。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并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時代,如何有效貫徹新發展理念成為高校面臨的新課題。必須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提升全民生態文明素養,這其中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高校的主陣地作用。特別是具有生態文明教育獨特優勢的林業高校,更應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弘揚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結合《“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把深化生態文明教育作為學??茖W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把生態文明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推動高等林業教育成為綠色教育的提供者、綠色科技的推行者、綠色文化的引領者,助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

一、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意涵

生態文明教育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人類社會發展的實踐表明,人的短視行為往往對自然環境造成一開始看起來很微小的損害,但最終后果卻成本很大,這就是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上的對生態文明的漠視和損害。一般認為,生態文明教育源于人類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的反思與自救,是培養全體公民生態文明意識的教育活動。我國歷來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全局、戰略的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闡釋,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態文明發展的本質規律,回答了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明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目標、途徑和原則,對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從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來看,生態文明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公民,是“灌輸生態文明思想,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發展觀,培育公民的生態意識、生態責任、生態道德、生態能力,塑造穩定的公民生態情感與生態意志,提高全民生態文明素養、生態文明建設與生態治理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本文認為,具體到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就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對高校師生灌輸生態文明思想,培養具有生態文明意識和綠色發展理念的高素質人才的教育實踐活動。它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方面,立足中國實踐、解決中國問題,培養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各方面和全過程,成體系、有計劃地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素養和能力。本文重點研究以高校在校大學生為教育對象,以提供生態文明建設的人才保障和培養具有生態文明素質的時代新人為目的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這一教育活動將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生態文明意識、生態文明知識和生態文明行為的公民。按照這個意涵,林業高校在生態文明教育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雙一流”建設對林業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如前文所述,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要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就必須在全社會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建立覆蓋教育各個階段和領域的生態文明教育體系。從現實實際看,短期內這種體系難以系統化建成。相比社會其他群體,高校青年大學生知識文化程度高、自主學習能力強,如果能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一定會是接受最系統、最深入教育的群體。因此,生態文明教育應率先在高等教育領域開展,并成為中國生態文明教育的先導區、引領區、示范區和核心區。

當前,中國高等教育領域正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015—2018年,“雙一流”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國務院以及教育部等先后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相關文件明確要求“雙一流”建設要“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特色優勢”“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梢哉f,生態文明教育已成為大學文化特別是大學校園文化、大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成長成才并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必備素質要求。深化生態文明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高校服務國家戰略需要主動承擔的歷史使命。

相比其他高校,林業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具有天然的優勢。一是歷史積淀深厚。林業高校在辦學的歷程中,其特色專業和優勢學科如森林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等普遍建設起步較早,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辦學經驗豐富。二是師資隊伍發展良好。人才培養,關鍵在教師。教師隊伍素質直接決定著大學辦學能力和水平。林業高校的生態、環境專業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和科研水平,為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師資條件。三是課程體系設置基礎較好。很多林業高校已經通過公共課、必修課、公選課等設置進行生態文明方面的教學安排,可以迅速對接生態文明教育新要求。四是校園文化為生態文明教育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林業高校的校風校訓等校園文化經多年積淀,更多地具有生態文明特色,有些院校還建立了“綠色文化”“綠色校園”等文化宣傳渠道,這在無形中浸潤和影響著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養成。五是教輔資源充足。大多數林業高校校園內擁有大量的珍貴動物、植物等,部分高校如東北林業大學還擁有森林博物館、教學實習林場等資源,能很好地滿足教學、科研的需要。

綜上,林業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生態文明教育中具有學科優勢明顯、擁有系統完善的實踐教學基地和實踐教學基礎良好的三大特征,以及林草學科研究的多元視角,理應抓住“雙一流”建設歷史機遇,將自身發展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以生態文明教育為突破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加快“雙一流”學校建設,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推動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林業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與困境

(一)林業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分析

鑒于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在全民生態文明教育中所處的關鍵環節地位,大部分高校已經在各自的教育發展規劃中將生態文明教育作為重點,納入到學校教育教學體系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并將之作為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在開展時,教育理念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已成明顯趨勢并被廣為采用,也不乏有開展全天候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的高校;教學內容上,一般既包括有關生態文明的道德教育、科學教育、情感教育、法治教育等理論學習內容,也包括涉及生態文明行為養成教育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內容,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五育”并舉,提高了大學生的生態文明科學素養、建設生態文明的責任感,培養了大學生的環境保護公德和環境倫理觀念,推動了大學生把生態文明意識外化于行;在教學方式上,不再實行傳統灌輸式和說教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授課時更加重視創新教法,更多鼓勵大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大自然,引導學生通過參觀訪問、實地體驗等沉浸式的學習達到良好的育人實效;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也已經做了一些較為有益的探索,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大學生參與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

這其中多所“雙一流”大學特別是“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的林業類高校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和南京林業大學等,紛紛結合“雙一流”建設機遇與自身辦學優勢、辦學特色,設置了與生態文明相關的學科專業,把生態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校園文化等方方面面。比如上述幾所高校開設了圍繞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還通過營造校園生態文明文化氛圍引導在校大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態文明行為習慣。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了“大美秦嶺”生態文明教育、“九曲黃河”生態文明教育;東北林業大學以林業工程、林學兩個一流學科為基礎,以生態學和生物學等學科涉林特色研究方向為支撐,著力攻克森林培育、經濟及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重大理論與技術問題,為“一帶一路”和“龍江絲路帶”建設重點培養林業高端人才。除“雙一流”建設高校外,其他林業高校如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面向全校開展林業、生態、動物保護類、環境保護類校本共同課程。這些林業高校在各自的教育教學規劃與實踐中積極探索,起到了較好的帶頭作用,相比一些高校特別是專業類、行業類的生態文明教育基礎較弱的學校,它們以強農興農、強林興林為己任,在校園教學和科研、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傳播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理念,在實踐中用實際行動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二)林業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現實困境

我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在各方面均取得了較好的進展,但相比新時代新方位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還存在一些需要繼續改進的地方。一項調查發現,高校大學生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文明行為亟待加強。部分生態學基礎較弱的專業類學校由于學科設置等原因,存在生態環境意識整體偏弱的不樂觀情況,在校學生較為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從林業高校一段時間以來開展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來看,生態文明教育亟需用戰略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全局性思維、創新性思維謀劃各項工作來解決面臨的現實困境。

在工作重視程度上,在新時代呼喚建設美麗中國的今天,生態文明教育被“邊緣化”的現象依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特別是由于受到教育長期存在的功利性傾向影響,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未被部分高校真正認識,存在生態文明教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

在課程體系構建上,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一些林業高校并未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課堂教學活動中也看不到生態文明理念的內容,這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還有很大差距。課程體系建設是生態文明教育有效開展的關鍵環節,這一環節的缺失必然導致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發展整體滯后于現實的需要。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從事生態文明教育的師資力量需要加強。因成長環境、教育和工作經歷所限,即使在林業高校,現有的可以從事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師隊伍也仍然存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上的短板。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有時候不得不學、研、教同時進行,任務重、壓力大,工作的熱情和質量都難以保證在較高水平。比如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由于一些任課教師因知識儲備不足而對生態文明教育重要性的理解、認知不足等原因,在教學科研過程中有意無意忽視對生態文明相關知識的系統講授,進而影響了教育實效。

在具體教育實踐上,于新時代對生態文明教育的新要求領悟力不強。由于生態文明教育涉及的學科領域較多,在具體開展教育教學時,不管是教學的內容還是教學的方式手段都需要與時俱進、精益求精。例如:在教材質量上,由于生態文明教學工作起步晚,一定程度存在教材借鑒泛濫、知識相互矛盾等問題;還有一些理工科院校在現有的課程體系中很難把生態文明相關知識構建融合,將生態文明教育深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更是困難重重。

四、“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林業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策略分析

高等教育承載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大使命,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全面發揮支撐引領作用。這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是大學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應該有的責任擔當。林業高校尤其應當擔起這份責任,其生態文明教育的實踐路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總體目標定位

履行行業特色大學使命,勇擔生態文明教育重任。聚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需求,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致力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學科專業體系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打造面向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高水準人才培養模式,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態文明教育質量文化。建立和完善新形勢下生態文明教育交流互動與科學研究機制,發揮高等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輻射、示范與引領作用,為培養具有生態文明素養的新時代人才提供“綠色方案”,建成“綠色人才”的搖籃。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科學引導,學生為本。結合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實際,順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以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為指導,聚焦人才培養質量,堅持以大學生為中心,堅持“五育”并舉,在普及生態文明知識的同時,倡導樹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合一的生態文明理念,培養并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綜合素質。

2.堅持分類指導,突出特色。根據生態文明教育對象的實際情況,加強專業之間的分類指導,增強教育的實效性,避免重復開展。要抓住學科設置、課程設置、基地建設等重點,系統推進生態文明教育體系的建設力度,兼顧專業特色,突出林科優勢和實踐教學特色,發揮學科專業特色。

3.堅持內合外聯,協同推進。各教學單位、職能部門應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職責范圍,密切協作,整合資源,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多方式引導推進并不斷深化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聯動、學科協同,積極與政府、行業合作,融合自然教育、耕讀教育的相關內容,形成生態文明教育合力。

(三)具體措施

1.謀劃好生態文明教育的頂層設計。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應有針對性、戰略性和前瞻性,要在人才培養的總目標中融入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要求,將生態文明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改革評價的重要內容,在學校綜合改革過程中全面考察生態文明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校園文化建設等情況。要以整體思維構建完善的培養體系,生態文明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在學科設置、課程體系規劃、人才隊伍保障等方面全方位統籌。夯實生態文明教育和研究的學科基礎。提升特色學科對生態文明教育的支撐度,切實將學科建設成果轉化為生態真實效能。充分挖掘、發揮特色專業的引領作用,開展生態領域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和聯合攻關,優化學科體系、專業體系、學術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研究,促進各優勢學科交叉融合,搭建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科研平臺。發揮馬克思主義學科的獨特優勢,結合學校行業特色和發展實踐,明晰生態文明研究方向,為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供理論指導和智力支持。

2.建強生態文明教育的培養鏈條。對高校來說,生態文明教育的對象是在校學生,包括本、研階段全體學生。本科階段是教育的開端,研究生及繼續教育是末端,相互銜接才能形成完整的培養鏈條,通過全鏈條的學科教育,實現在校大學生生態文明理論知識的普及,并最終實現將生態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時,在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依托生態文明教育等主題活動,把生態文明列為教育學習專題,覆蓋并滲入到大學生在校期間所能接受到的所有教育教學過程。這就需要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應依托學校優勢學科專業,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匯到教學體系中,增建一批大學生喜愛的生態文明類通識教育課程,建設若干門高水平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一批以生態文明教育為“課程思政”著眼點的專業課程,將專業課程與生態文明教育融通融合;推進教學基地、實踐基地、合作基地等硬件建設,豐富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充分發揮實踐基地的育人功能以及針對性與實效性;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將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能力納入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體系,建立開展這方面的教學能力培訓的常態制度,讓教師能在生態文明教育中充分發揮育人主導作用,推進生態文明教育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

3.抓實生態文明教育具體實踐。學科建設方面,要結合自身行業特色和學科優勢,統籌生態文明學科體系,實現跨學科的良性互動;師資隊伍方面,可考慮用增設學科或專業自主培養、引進人才等方式,打造合格生態文明教育專任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方面,要在講授生態文明知識等內容的基礎上,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推進思政課與“課程思政”建設,探索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學校全部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之中,實現“課程生態”。依托設在高校的鳥類環志站、野外科學觀測臺站等教學科研平臺,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研究;依托生態社團實踐,豐富生態主題活動,增強生態文明意識。

4.營造生態文明教育濃厚氛圍。應注重把生態文明教育與師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努力形成人人、事事、處處、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良好風尚。可以依托林場、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等林業資源,利用林業高校特色展覽館、博物館等,加強生態文明科普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可以依托設在林業高校的野生動植物檢測機構,加強法治警示教育;可以依托校園網站、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網絡平臺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知識等相關內容,引導大學生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踐行者。注重生態意識培養。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校園文化熏陶等方式,加強生態意識培養。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讓生態文明意識入腦入心,在大學生心里種下生態文明的種子。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弘揚綠色文化,在硬環境和軟環境建設上持續優化創新。要始終不渝地加強宣傳教育,特別是要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進去,把生態文明建設內化為大學生的求知自覺和行動自覺。

5.彰顯生態文明教育示范作用??茖W整合教學、科研、第二課堂等資源,通過打造生態文明教育特色項目、開發特色課程、建設特色基地等相關項目的申報、建設與成果展示等途徑,提高林業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輻射面,提高在生態文明教育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面向區域和全國,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指導,提供生態文明教育服務,加強社會民眾生態文明意識培養與普及,發揮行業高校特色、社會服務功能和責任擔當,彰顯林業院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示范、輻射和引領作用。

6.加強生態文明教育交流研究。建立交流研討機制。打破學科壁壘,增加學科之間互動交流,以座談會、研討會、交流會等方式定期召開生態文明教育教學的專題研討,探索教學方法改革路徑。聘請或者常態化邀請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優秀校友、專家學者等進校講學,為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供新理念新舉措。設置教育研究專項。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深入研究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可在學校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中結合學校實際設置生態文明教育研究專項,深化理論研究,力爭產出一批具有時代高度、理論深度、實踐廣度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為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學理支撐和對策支持。

深化生態文明教育是林業高校內涵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雙一流”建設的必由之路。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林業高校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開拓創新,積極探索構建生態文明教育的新維度新境界,培育越來越多在生態文明方面具有較高素養、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青春力量的青年大學生。

參考文獻:

[1]朱永新.加強生態教育,助力美麗中國[N].人民日報,2018-08-17(05).

[2]彭青龍,廖靜.科技文明、生態文明與思維教育——訪談謝和平院士[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02):1-10.

[3]蔣篤君,田慧.我國生態文明教育的內涵、現狀與創新[J].學習與探索,2021(01):68-73.

[4]段海超.論大學生生態文明觀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93-95.

[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1).

[6]張晨宇,于文卿,劉唯賢.生態文明教育融入高等教育的歷史、現狀與未來[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1(02):59-68.

[7]汪再奇,楊樹旺,劉珩.綠色發展背景下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現實考量與實踐取向[J].環境生態學,2020(06):88-92.

[8]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8-05-03(02).

[9]王少莉,趙忠,陳遇春.農林高校實施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模式探索[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 (01):100-103.

[10]于蕾,陳衛東,李競芊.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多向度影響路徑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2):264-277.

[11]張志坤.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N].科技日報,2019-12-26(01).

[12]龔克.擔起生態文明教育的歷史責任,培養建設美麗中國的一代新人[J].中國高教研究,2018(08):1-5.

[13]李福源.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現狀及強化途徑[J].社會主義論壇,2019(11):53,59.

[14]王利華.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生態文明教育[N].人民日報(理論版),2017-06-21(07).

[15]吳朝暉.全面發揮高校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N].中國教育報,2019-04-22(05).

[16]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綠色大學建設[N].光明日報,2018-08-06(05).

(責任編輯:劉麗)

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Forestry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rat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LI Chunying, WANG Zhixin, SUN Haobo,HUANG Yingli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verall Approach to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rat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clearly requires universities to ensure coordinat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ve-Sphere Integrated Plan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A specific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to carry 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In this regard, forestry universities have unique advantages, in which they can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such positive factors as forestry science, curriculum system, faculty team, campus culture and so on,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rat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h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First-rate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forestry universities

猜你喜歡
生態文明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中國外匯(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電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人大建設(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現狀研究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2:06:27
美麗鄉村之景觀改造實踐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職教論壇(2016年23期)2016-11-19 09:40:22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花卉旅游發展策略研究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47:19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亚洲美女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亚洲区一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在线毛片| 国内毛片视频|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色综合日本|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2023| 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熟女偷拍|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色婷婷丁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日本手机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在线视频97| 精品人妻AV区|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50| 精品视频第一页|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本一线在线观看免费| 五月天天天色| 99re精彩视频|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亚洲三级网站|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日韩在线影院| 人妖无码第一页| 亚洲高清在线天堂精品|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青青草91视频| 五月天久久婷婷|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色爽网免费视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