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綠色食品主要是指生長在自然環境當中,并未經過任何的化學手段等人為干預方式自然生長出的食品。綠色食品的出現,讓人們對食品安全方面的顧慮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我國的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在很多地方都還存在不足,所以想讓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呈現出持續性的發展狀態,相關的企業和部門還需在這一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針對性的研究。
關鍵詞:綠色食品;綠色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圖分類號:F32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6-000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6.004
1?前言
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僅能夠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還能夠降低人類活動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造成的破壞,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由此可見,對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
2?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現狀
綠色食品的無污染性、健康性等方面的優勢讓越來越多的人給予其關注,擁有大量的可開發的潛在客戶。但對目前我國的綠色食品產業、綠色農業的運行情況的調查中卻發現其中存在較為嚴重的供給需求矛盾,多數企業都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足大眾對綠色食品的需求,進而導致兩者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終對企業自身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面對這一情況,我國的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必須提高思想意識,明確自身的潛在力量,積極地進行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做到立足于當前,著眼于長遠,制訂出長足的戰略計劃,讓綠色食品的開發能夠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迅速地實現行業隊伍的擴充,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中流砥柱之一。
3?綠色食品產業在我國農業可持續性發展中的意義
綠色食品產業在我國農業可持續性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經過分析與整合,以下將對此進行分析和研究。其一,有利于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綠色食品產業在我國的經營與發展,帶動了人們的思想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綠色產品真正的價值,并對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農產品質量水平的提高;其二,有利于生態農業和綠色食品理論的完善。綠色食品產業在我國農業的持續性發展,能夠為生態農業理論的完善以及綠色食品理論的進步構建提供可靠的依托力量,同時也為我國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促進力量。
4?我國綠色食品產業存在的問題
4.1?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雖然在新時期我國的綠色農業市場已打開,發展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我國投入到這一領域的時間較晩,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就綠色農業中農產品的生產方式而言,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大部分地實現了機械化,而我國的多個企業和產業還在延續著傳統的生產方式,這導致我國的綠色食品產量相對較低,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阻礙了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此外,由于管理模式和技術的落后,綠色食品產業生產的過程中缺乏規范性,生產出的綠色食品往往質量不一,這也就導致綠色食品在變化速度較快的市場環境中很難站穩腳跟,構建出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4.2?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不力
隨著人們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國農業種植和養殖的規模不斷擴大,創造出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由于企業和個體農戶對牲畜的糞尿的處理不當,將其錯誤地排放到了附近的河流或土壤當中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形成了新的污染問題,直接地影響了當地居民的飲水健康和農作物種植的產量。并且,因為個體農戶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質和意識上相對薄弱,其對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往往無法做到分類處理,進一步地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污染。最后,在工業行業的發展下,其所產生的污染物的排放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人們。對此,我國政府依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力求改善當下的生態環境,構建綠色農業模式。但就實際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并未得到完善的解決,究其根本在于執法部門的執法力度不足,并未做到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對非規范性排放污染物的工廠進行處理,進而因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直接地制約了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4.3?缺乏全面的質量管理
近些年我國在綠色食品產業生產技術上加大了研究的力度,也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些新型技術的使用卻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并未真正地落實到綠色食品產業生產中。究其根本在于,相關部門對綠色食品產業生產技術宣傳的力度不足,導致較為保守的大農戶對綠色食品產業生產技術存在質疑,并不認可新型的技術,限制了其在新時期的應用范圍的拓展。另外,因為缺乏全面的質量管理,多數部門在對綠色食品的質量檢測、營銷規劃、執法體系的構建等多個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協調性不足,無法及時地解決問題,進而導致綠色食品產業生產新型技術的應用范圍較小。
4.4?缺乏對綠色食品有效的物流管理
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對農作物的生長環境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能夠符合這些要求的環境通常在距離城市較遠的郊區,甚至是更為原生態的自然環境當中。這也就導致綠色食品在運輸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多數企業都無法在物流上做到充分的協調配合,進而導致因缺乏對綠色食品有效的物流管理而阻礙了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持續性發展,極大地影響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4.5?政府綠色食品產業扶持力度不足
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在我國市場中并沒有足夠的根基,隨著市場競爭的越發激烈,多數綠色食品產業都出現了經營困難的窘境。對此,政府應當加大對這些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渡過過渡階段,快速地適應市場環境,找到最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有效提升自身發展。但實際上,部分地區政府在這一方面并未出針對性的戰略規劃,導致部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因無法適應市場環境、惡性競爭、資金緊缺等問題陸續退出了市場,夭折在了襁褓中,無法達到讓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持續性發展的目的。
5?我國綠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的戰略途徑
5.1?因地制宜開發綠色農產品
想要實現對綠色農副產品的有效營銷,就必須先明確營銷的前提條件,從綠色農產品的開發入手。首先,相關企業應當加強對綠色農業基地的建設,努力優化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如草料、水稻、煙草、植物油等,豐富綠色農業產品種類,使其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狀態。其次,綠色農業基地的生產流程必須呈現出規模化和標準化,才能夠保障農產品產量和質量。所以,企業應當以當下綠色農業基地的運行情況作為基礎,因地適宜地開發綠色農產品,制定標準化的生產流程,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最后,綠色農副產品的質量是獲得更多人認可的核心,企業必須加強對綠色農業基地中的質量檢測優化,嚴格地按照國家的規定標準落實檢測工作,確保所有銷售的商品都能夠符合國家質量標準,得到大眾的認可。與此同時,產品的品牌化也是提升綠色農產品銷量的一個必要途徑,企業應當在綠色農業基地的營銷上加大力度,使更多的人認識到品牌的價值,讓品牌發揮其應有的力量,為我國的綠色農業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2?優惠稅收,加大科技投入
隨著時代的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得到了嶄新的發展機會,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生產效率和質量方面的問題都困擾著當下的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行業。針對這一情況,企業應當加大新型技術的投入,逐步地替代傳統的生產技術,使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與此同時,當地政府還需推出一定的優惠政策,為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在新時期站穩腳跟提供一定的幫助。經過分析與整合,以下將對此進行細致化的研究。首先,優惠稅收,完善農村財政金融制度。增加稅收的方式,在對世界上失敗的稅收案例分析中發現這些稅收政策多呈現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續性地提升稅收的趨勢特點,對于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對此,我國應當吸取這些經驗教訓,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以農村經濟發展作為立足點,推出一定的優化稅收政策,并且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給予貧困農戶一定的補貼,逐步地完善相關的稅收政策,從多個方面增加農戶的收入。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對于綠色農業基地建設或綠色食品產業經營企業,政府還需適當地減少稅收,同時增加其他幫扶的渠道,讓這些企業能夠通過向銀行貸款等方式革新自身產業技術,創造出更多的良性影響力,確保我國的綠色農業行業能夠始終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為綠色食品產業和綠色農業的持續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加強技術培訓。在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同時,企業和相關單位還需重視對人們使用這些技術的能力的培養,增加針對性的技術培訓渠道,并且設置針對性的考核制度,將考核的結果與技術人員的薪酬掛鉤,從而使技術人員能夠以更為認真的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對綠色食品產業知識以及綠色農業技術的學習當中,讓科技投入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推動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5.3?完善農產品物流管理
完善農產品物流管理需要從兩個方向入手,分別是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信息服務設施的建設。首先,就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而言,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綠色農副產品市場的調查工作,而后依據所掌握的信息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制定健全的農產品物流管理方案,在綠色農業基地附近開設針對性的批發市場,由綠色農業基地直接進行綠色食品的供應,從而有效地降低綠色食品運輸等方面的成本,讓綠色食品產業能夠在這一條市場供應鏈中獲得更多的利益,為其自身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推動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其次,就信息服務設施建設而言,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化,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對市場的需求除了在產品本身之外,還包括與之配套的服務設施。所以,企業必須重視服務設施的建設,做到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著眼于綠色食品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引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質量檢測、信息服務等多種服務功能,拓展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認識綠色食品品牌,建設更多的針對綠色食品的銷售專區,不斷地提升產品和企業的知名度,從而創造出更多的銷量。最后,市場存在波動性,為了降低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發展風險,企業需要加強對市場的變化趨勢的觀察,做好防御機制,并且積極地發揮自身的優勢,依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性制定針對性的產業基地,如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等,為我國的綠色農業實現世界市場的有效拓展。與此同時,為了讓產品吸引更多的人,企業還需在綠色食品的包裝設計上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并且做好質量檢測工作,確保綠色食品符合國家市場要求,呈現出真正的良性發展趨勢。
5.4?建立、健全綠色農產品的標準體系
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持續性發展能夠為我國的生態環境的優化提供可靠的助力,其作用效果主要以市場作為主要的表現形式。想要讓我國的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始終保持持續性的發展趨勢,構建出穩定的綠色農產品產業鏈,效果部門就必須加強對市場的監督和管理,制定一定的規章制度約束綠色農產品產業和個體農戶的經濟獲取方式與途徑。對此,建立、健全綠色農產品的標準體系,能夠對市場運行形成約束,營造出和諧的市場氛圍,推動市場中的各類交易的規范性。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還需重視綠色農產品在市場中的分類。目前我國的綠色食品主要由兩個級別類型構成,第一級別是指達到了國際環保標準的綠色食品,帶有ISO?14000標識,能夠進入到國際市場銷售渠道當中。第二級別是指普通類型的綠色食品,是市面上相對常見的無公害食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呈現出了向第一級別綠色食品標準靠攏的趨勢。相關工作人員應當依據這一級別的劃分,以及世界貿易組織所推出的效果協議作為基礎,構建出符合我國發展趨勢的綠色貿易壁壘,推動我國的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建立,為我國的環境質量、衛生水平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斷的促進力量,使得我國的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都能夠呈現出持續性的發展趨勢,最終達成提升人們的身體健康,創設人類優質生存環境的目的。
6?結論
我國是農業大國,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環境、人們的生活質量等多方面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所以,相關的企業和部門應當對此高度的重視,加強對綠色食品產業與中國綠色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研究,不斷地嘗試新的技術和管理策略,創造出更多的良性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劉偉明.中國綠色農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世界農業,2004(8):20-22.
[2]喬聚玲.農產品綠色營銷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齊魯學刊,2003(5):132-134.
[3]嚴力蛟,汪自強.我國綠色農產品發展概況與對策措施[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3(3):234-238.
[作者簡介]孫廣剛,男,山東鄒平人,經濟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