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瑩 何艷琳
摘?要:現代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針對商業模式有這樣的描述: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民宿健康發展,競爭制勝的關鍵。文章主要以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峪園民宿為例,論述民宿的運營模式,以解決民宿的運營困境,增加客流,提高收入。
關鍵詞:民宿的經營和發展;商業模式;峪園民宿
中圖分類號:F7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6-0074-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6.074
1?北京市懷柔區橋梓鎮民宿的發展概況
民宿是指利用當地民居等相關閑置資源,經營用客房不超過4層、建筑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主人參與接待,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設施。民宿不同于傳統的飯店旅館,也許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體驗當地風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熱情與服務,并體驗有別于以往的生活。
1.1?北京鄉村民宿發展現狀
北京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擁有全國最大的民宿數量和民宿客源市場,是國內民宿產業發展的先行者之一,近年來民宿產業更呈蓬勃發展勢頭,民宿發展速度跑贏北京市GDP增長速度。
北京市懷柔區定位為首都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服務國家對外交往的生態發展示范區、綠色創新引領的高端科技文化發展區。到2035年,規劃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55萬人以內,規劃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約97.25平方千米。
懷柔的旅游發展讓之前較為低端的農家樂進一步提升,成為有一定競爭力或能滿足時代需求的高端精品民宿,實現從硬件到服務業升級,從而滿足新時代各地市民的出行需求。
1.2?橋梓鎮農業產業和旅游發展現狀
在圓滿完成“APEC”及“一帶一路”會議活動服務保障任務后,懷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持續提升,也為精品民宿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全區已經形成了一批高端精品民宿,在全市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截至目前,全區已發展民宿123家,數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總體來看,精品民宿旅游是新業態、新經濟,所以懷柔區在支持、培育、引進等方面也都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對推動民宿經濟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1.2.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根據《懷柔區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專項資金支持政策》規定,對星級民俗村提質升級達到要求的給予100萬元獎勵;對投資在2000萬元(含)以上的養生康復、文化旅游、房車營地等新型旅游業態項目,給予不高于項目總投資10%的補貼支持,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或引進酒店管理公司開發鄉村酒店項目,且投資在1000萬元(含)以上的鄉村旅游開發項目,給予不高于項目總投資10%的補貼支持,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有效地推動了精品民宿旅游的發展。同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搭建了京郊旅游融資擔保平臺,為廣大經營單位提供融資需求,并建立了政策性保險體系,出資80%為星級民俗戶、特色業態提供相應保險保障,懷柔區每年都會積極爭取北京市旅游產業發展資金,為符合條件的民宿項目和星級民俗村申請旅游配套資金支持。
特別是2018年懷柔區制定出臺了《懷柔區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升級獎勵辦法(試懷柔區行)》(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支持范圍包括五星級民俗村、星級民俗戶、民宿、新型鄉村旅游合作社等9個方面,對達到提質升級標準的民俗村給予500萬元獎勵,對達到標準的金民宿給予12萬元獎勵,對五星級民俗戶給予10萬元獎勵,同時對鄉村旅游合作組織給予一定補貼。通過獎勵辦法的實施,極大調動了廣大經營者的積極性,有效促進了懷柔鄉村旅游提質升級。
1.2.2?大力引進優質項目
近年來,隨著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影視產業示范區和美麗鄉村的規劃建設,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懷柔的知名度、為民俗旅游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客源,同時也在交通、醫療、環境等方面為民俗旅游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障。基于此,懷柔區成功引進了堅果藝術農場、又見系列、國奧鄉居、山里中國、漁唐、明明山居等優質民宿項目。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一方面有效填補了旅游市場的新需要,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全區鄉村旅游的轉型升級,在全區范圍內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
今天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產品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選擇合適的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民宿健康發展,競爭制勝的關鍵。近年來,橋梓鎮通過閑置農宅流轉,建設、升級了一批精品民宿,實現了由傳統大眾化民俗院向精品民宿轉型升級發展,精品民宿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增長點。
橋梓鎮民宿數量不多,服務標準參差不齊,為了提高民宿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鎮政府給各民宿主提出要求,要向住百家、叁舍民宿這樣的專業機構學習,邀請老師到村內實地授課講解,提升民宿服務人員理念及業務水平,從而打造一批更具本鎮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
1.3?峪園民宿的發展模式簡介
1.3.1?運營模式
峪園民宿依托風情旅游小鎮(村)利用自有或租用民宅獨立經營,整體改造吸引自發到訪的游客。
1.3.2?民宿的產品模式
峪園民宿在經營過程中,加入相關聯農產品,提供最基本的符合標準的住宿、餐飲服務,包括各種主題或者類型的民宿以及特色早餐。入住的客人多了,對產品的要求也多了,對當地特色產品擴大了產品需求種類。還增加了一些有創意的活動,打造創意民宿的休閑體驗活動,比如工藝品DIY、休閑娛樂中心、音樂室、品茶等。提供住宿以外的餐飲、購物、休閑等配套產品,家庭里的成員都有活動的內容,如兒童游戲、養生課程、運動課程、特產銷售等。
游客在旅游過程中需要帶回一些有特色的旅游產品,配合當地特點,開發相應旅游產品,讓游客增強體驗性,增加吸引力,比如農耕體驗、垂釣、騎馬、爬山找山珍、古建筑觀光、采摘。來民宿度假的客人,對環境質量也可按功能劃分:如民俗體驗型——以地理人文景觀為特點,為游客提供休閑度假場所。
2?峪園民宿的發展和經營模式探索
2.1?模式對民宿發展的重要性
民宿經營模式從開始的單打獨斗,到自家的房屋(或是從村里租來的房子)裝修,圍繞中式主題,布置墻畫,打造每間臥室的不同點,目的是給客人挑選的空間,營造幸福感。房間布置好,開始思考待客方式,如果只提供房間,每個院內有獨立廚房,配套的廚房設備,客人自己做飯,一日三餐自由嗨。這樣有的喜歡,有的不喜歡,試運行了一段時間,客人有了反饋意見,綜合意見發現了問題。怎樣能使女客人滿意,男客人也滿意,小朋友滿意,大阿姨滿意,單位、團體滿意,成為繼續發展的主方向。
當一所院里住滿了客人,而另一波客人要唱歌,唱歌的場地就是樓上會議室,娛樂唱歌一個場地,通道在院內,使用不方便。這個不方便又提出了新方案,用可行的辦法來解決。
場地規劃還是初期的原始面積,停車放在院內,活動空間減少。房間內的洗頭,護膚用品使用大包裝,有時有丟失,造成浪費。哄孩子來了,山上有小兔子,有新鮮蔬菜,還沒有兒童游樂區,如果增加一些兒童活動設備,還要開拓新場地。場地選址建設,購買兒童滑梯,兒童玩具,給孩子和家長多了一些親子的時間。
峪園民宿的定位是精品民宿,價位在3000元每院。單位、團體、家庭居多。
2.2?經營模式的多次調整階段
幾年的運營,積累了一些客人,回頭客也越來越多,營業額也是逐年增加。在這幾年里忙時接待大批量團隊、單位、家庭、會議,淡季時整修擴建。運營模式也多次調整,改變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力,容量、場地也擴大了很多。
民宿優勢突顯,來自各方組織形成平臺互助模式,資源在此匯集,民宿場地、環境的優勢讓資源互通,變現也成了必然的事。
3?峪園民宿度假旅游多方位合作發展經營共贏平臺
3.1?民宿?+?電商
風格別致的民宿不僅成為地方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更是成為帶動地方旅游文化、電商發展、農產品銷售轉型升級的推動力。特色民宿讓鄉村火了,也讓農民富了。通過民宿帶動、電商融合發展模式,促進鄉村農產品銷售轉型升級,逐步實現“農戶”到“三產經營戶”轉變。導入北京等一線城市的企業資源和社區資源,與郵政等物流商合作,上王峪村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以峪園民宿為品牌,對優質農產品進行把關和品控,實現統一服務標準和品質標準,以統一品牌在線上進行推廣和銷售。鄉村里的大棗、栗子、大杏、杏仁,銷售量增加,從2016開始,每年銷量增加,給村民帶來收益。峪園民宿里的滿山大棗吸引來游客,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包棟精品民宿住兩天,已是越來越受人們喜愛的旅行生活方式。在原野鄉間親近自然,遠離城市,夜觀美麗星空,與親密的家人、朋友過一個不受打擾的假期,這樣的畫面很美好。民宿產業帶來了大量游客,也帶旺了上王峪村原有的特色農業產業,村里的蔬菜、水果、畜禽類、雞蛋等農產品均實現就地銷售。
3.2?全域旅游模式
從原先的“向山向水要資源”到“愛山護水保環境”,把“土而不俗”“鄉土化”“親情化”的鄉村元素融入民宿旅游,成為村景合一的開放式休閑觀光、度假養生的“鄉村游天堂”。善于借助自然、人文環境的獨特性和專屬性,凸顯地方文化特色,走多樣化的發展之路,讓上王峪生態村的民宿火了。
3.3?地方特色文化模式
通過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一家一戶一民宿”的模式,不僅解決了當地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還吸引了不少外來勞動力就業,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原來外流資本、勞動力的回歸和創業。地方特色文化則是民宿業發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民宿的最大賣點和亮點。上王峪村峪園民宿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緊扣“鄉村”“鄉土”“鄉親”做文章,引導農民維護好鄉村生產氣息和生活氣息,讓游客沉浸在“有血有肉的”“活著的鄉村”環境中。
3.4?民宿互助、互推、互采模式
峪園民宿跟各大旅游景點民宿合作,互相推薦引流,鎖定游客的消費同時讓游客也享受到了不同風格的休閑游,從而帶動餐飲、土特產品的收入。游客也品嘗到了不同風格的菜肴,買到了不同口味的特產。
4?峪園民宿發展之路規劃
品牌化精品化成方向,當衛生、安全、私密、特色成為游客入住民宿最關心的焦點,市場需求的改變也倒逼民宿業加速變革。在國內民宿發展政策的支持下,品牌化、精品化成為民宿發展更明晰的方向。搭建好整個產業供應鏈,將產品設計、工程指導、工程造價核算甚至拍照等都囊括在內。這些都說明,品牌化、連鎖化、標準化更有發展機遇,品牌的力量將在民宿業中大有可為。共贏合作平臺式運營,給客人做好服務,做出美味的菜肴,為各界人士友好合作共贏創造優美、舒適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懷柔民宿協會.民宿發展論述[Z].2020.
[2]楊欣,段燕.兩岸民宿比較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34).
[3]懷柔旅游網.懷柔民宿發展[Z].2018.
[4]郭瑩瑩.民宿在鄉村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財經研究,2016(4).
[5]如冰.民宿發展新模式[J].勝悅大世界,2019(6).
[6]楊義菊.我國鄉村旅游產品轉型升級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
[7]張旭.民宿型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研究初探[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6(1).
[基金項目]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專業創新團隊(旅游管理)。
[作者簡介]鄭瑩(1978—),遼寧沈陽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