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日益
俗話說:“不怕老人跑,就怕老人倒”。摔一跤,對老年人而言,往往是輕則皮肉受苦,重則傷筋斷骨,甚至癱瘓或危及生命。
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跌倒是全球第二大傷害死亡原因,每年約有68.4 萬人死于跌倒。在中國,每年約有4000 萬65 歲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一萬人中就有8 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跌倒已成為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殺手。給老年人帶來最直接的危害是筋骨損傷、功能受限,甚至肢體殘疾以及心理障礙,導致他(她)們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老年人跌倒通常是由潛在的危險因素導致的,而這種潛在危險因素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特別是通過日常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預防措施,能有效降低老年人30%~40%的跌倒風險。
有的老人認為:自己辛苦了一輩子,現在老了、退休了,應該過清閑省心的生活,無論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或其他家務事一律不管;有的則是子女對上輩的孝敬,家里一切大小事情都不讓老人干,只想讓勞累一生的父母享清福。所以,老人在家里不是整天坐著看電視,就是長時間上網、發呆等。殊不知,長期這樣會加速身體功能的退化,甚至喪失,使組織器官應急及協調性下降,從而容易發生跌倒。因此,老年朋友平時應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身體的基本功能狀態,如肌肉有力、手腳靈便、行走平穩、思維清晰、大腦和肢體協調性好等,對身心健康及防跌倒都有好處。
老人由于消化系統老化、性激素水平下降,加上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類型慢性病及藥物的干擾,往往會引起身體營養不平衡,加速組織器官的衰老而增加跌倒的發生概率。因此,老人一日三餐要保持規律、營養均衡,葷素、粗細合理搭配,注意色、香、味,以提高食欲,并適當增加以下三類營養素:
優質蛋白質是健康長壽的基礎,可適當多吃點大豆及其制品,再適量搭配鮮魚、瘦肉等;礦物質可以增強骨骼的鈣質,以避免發生骨質疏松癥等,因此,老年人要多吃奶和奶制品,也可搭配含鈣豐富的小蝦皮、海帶、芝麻醬、發菜等;維生素能調節新陳代謝,強身健體,可從各種新鮮綠葉蔬菜及水果中獲取。必要時,還可在醫生指導下對癥適當補充多種營養素制劑。
只要身體和天氣條件允許,老年人應盡可能走出家門,多到外面參加各種有益的集體文體活動,如上老年大學、跳廣場舞及加入學唱歌曲、越劇、京劇、黃梅戲等各種文藝興趣班,不僅平添生活樂趣,還有利于保持平穩開朗的心態及腦神經的反應性和靈敏度。
平時還要視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健身操、慢跑、散步等輕松柔軟的有氧運動,堅持不間斷地鍛煉,不可過量,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強大腦、肌肉、骨骼和心肺功能,提高各組織系統的協調性和改善平衡功能。
老人居家環境越簡單越好,家具擺設應相對固定;保持走道樓梯暢通,有障礙物應及時清除,以免絆倒;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臺階;浴室、廚房等容易濕滑的地面應保持干燥,最好是使用粗糙面的防滑地磚或貼上防滑墊(如果使用拼裝防滑塑膠墊,則應盡可能鋪滿整個地面,若散落不固定,反而更容易引起跌倒);樓梯及浴室的浴缸、淋浴房、馬桶邊應加裝扶手,讓老人上下樓梯或洗浴及大小便時在蹲站之間有個支撐;走廊、浴室應留盞夜燈,便于老人起夜使用;盡可能將老人臥房與主要活動空間安排在同一樓層,以減少老人爬樓梯帶來的風險。平時易摔老人,出門最好使用手杖,這樣多一個支撐點,對于防摔很有幫助。
老人家具要適宜,椅子、沙發、床等不宜太低、太軟。此外,要盡量選擇有扶手的家具。在久坐或躺姿起身站立時要緩慢,動作不可過快,以免引發體位性低血壓,導致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而眩暈。尤其是早上起床(包括平時久臥后起身)應做到“三個30 秒”:醒后先躺床上30 秒(能活動活動四肢及軀體則更好)、起身后雙腳落地再坐床邊30 秒,站起來后再在床前停30 秒,讓肌體對血壓、心率的調節能力有一個逐漸適應過程,然后再慢慢開步走動。
日常衣著需合身,衣褲不宜太長太寬或過于緊身,以便于穿著又利于四肢及軀體活動自如。鞋子鞋跟以1~2 厘米為宜,過高或平跟都不好,拖鞋要合腳,鞋底應防滑,鞋墊不能太厚,以免影響腳底感覺;且要定時檢查鞋子磨損狀況,及時給予調換,以利行走方便安全。
許多老人都患有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應按要求定期到醫院做檢查,以利于詳細掌握相關病情,并能及時發現其他異常并盡早對癥處理。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病的老人,一定要根據醫囑堅持按時規律用藥,千萬不能因病情好轉或波動而擅自停藥或加大用藥劑量,這樣往往會導致血壓、血糖突然增高或降低,既不利于病情穩定,又可因出現頭暈眼花、身體乏力而發生跌倒。
如安眠、鎮靜、過敏、止痛及治療感冒等常用藥物,會影響神志、視覺、步態及血壓的穩定,也不能隨意亂服,以免增加跌倒發生率。此外,還要定期檢查視力,選戴適合度數的眼鏡,如有青光眼和白內障等眼疾,應聽從醫生意見適時給予處理,以掃除這些易引發跌倒的視覺障礙。
一旦老人在無人發現情況下摔倒,應注意學會自我科學處理。千萬不能自行貿然勉強行動,否則容易造成二次損傷,反而會進一步加重傷情。正確的做法是:摔倒后應保持冷靜,不要急于亂動身體,待自己緩過神來后,在腦子清醒的情況下,再檢查一下四肢有無知覺;躺在地上稍微挪一挪胳膊和腿腳,如果沒有發現問題,然后分別借助腿和背部的力量平移,弓起腿翻身,側身用手跪立,再找一個支撐物站起,整個過程都需謹慎緩慢。若是身體哪個地方特別疼或受傷嚴重,不能自己起身,不要盲目亂動,應及時盡力呼叫求救(如能通過手機向家人、鄰居、朋友或120求救則更好),躺在原地等待家人或醫務人員的到來(如果是家屬發現老人跌倒了,也需按照該順序進行急救)。
此外,有條件的家庭,最好在老人居室內設置適當的呼救鈴,以便發生意外時急用。